魯迅散文詩《雪》教案

    時間:2024-11-17 03:37:39 魯迅 我要投稿

    魯迅散文詩《雪》教案

      學習目標:

    魯迅散文詩《雪》教案

      1.知識與技巧

      (1)理解積累“讀一讀,寫一寫”中詞語,掌握其音、形、義。

      (2)了解散文詩的一般特點,能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通過誦讀感知內容,感受本文語言的清新美與含蘊美。

      (2)在比較中,體味兩幅雪景的不同,探究在不同雪景的描繪中寄寓作者的精神追求。

      (3)理解本文幾個含蘊深刻的語句,進而把握文章主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和感悟魯迅先生的審美情趣,玩強斗志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培養學生熱愛生活,拼搏進取的人生態度。

      重點難點:

      重點:誦讀全文,比較兩幅雪景的不同特點來體味蘊含其中的情感。

      難點:理解本文精練、優美、內蘊豐厚的語言。

      教學時數:二課時

      課前預習:

      1.通讀課文。

      2.搜集回顧魯迅先生生平。

      3.結合課文,借助工具書完成下列詞語。

      1.給下列加線字注音:

      ①磬口( )②塑羅漢( )③脂粉( )④灼灼( )⑤朔方( )⑥凜冽( )

      2.解釋下列詞語:

      ①博識 ②美艷 ③灼灼 ④蓬勃

      ⑤凜冽 ⑥天宇 ⑦精魂 ⑧升騰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提示學生背誦有關“雪”的古詩詞名句(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孤舟蓑苙翁,獨釣寒江雪”),教師簡評入課:“雪”,潔白的自然之物,是純潔與剛毅的象征,因而,它也成了古今中外名人競相吟詠的對象。今天我們來欣賞著名作家魯迅先生的散文詩《雪》。

      二、正課

      (一)文學常識了解

      學生根據課前預習簡介魯迅及其作品。教師適當補充。

      (二)文體知識簡介散文詩(借助多媒體字幕)

      散文詩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詩,它在抒情手法上相當隨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詩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內在的韻律,寬廣的抒情層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邏輯思維等,但它又畢竟是詩(只是一種形式特別的詩),較為短小,具有詩的文筆等。

      (三)初讀感知

      1.聽讀。聽詩朗誦是一種高雅的活動,而聽美好的散文詩更能讓人陶醉。請同學們閉上眼用心聽讀課文一遍,邊聽邊展現畫面,同時感受散文詩這種文體獨具特點(放朗讀錄音,或教師配樂朗讀一遍)。

      2.展示聽讀收獲。

      ①聽讀中感受到的畫面(生自由談)。

      明確:滋潤美艷生機盎然的江南雪,如粉如沙,蓬勃奮飛的朔方雪……

      ②聽讀中感受到的語言特點。

      明確:語言清麗流暢,撲實真切,灑脫靈活,又不失嚴謹……

      3.感讀。

      感讀是一種文字與心靈初撞的過程,需視之以目,感之以心,動之以情,發之于口,請同學們在剛才聽讀感悟的基礎上,直面課文,通過直觀的文字去查找學生初讀感知的畫面,同時注意預習時了解的字詞在文中的運用。

      (四)層次疏理內容

      1.根據聽讀和感讀到的畫面,給文章分層,并簡括層意。

      明確:全文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1~3)段,寫江南的雪,第二部分(4~6)段,寫朔方的雪。

      2.合作探究:同桌交流括兩幅圖的特點。

      明確:江南雪,滋潤美艷,生機盎然。朔方雪,如粉如沙,蓬勃奮飛。

      (五)美讀品味

      精力專注,走入散文詩的意境,體悟詩中良好的情韻,恰當運用朗讀技巧,用聲音加以傳達。這時,我們的心靈深處便會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

      提示朗讀要求:

      1.讀準字音,把握節奏。

      2.進入情境,讀出特點。

      學生自由地大聲動情朗誦。

      (六)展讀評價

      找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全文或某一段落)師生評價。

      評價參照:

      ①發音準確,節奏合理。

      ②讀出詩意,感情充沛。

      ③“江南雪”語調要溫潤,贊美的,充滿向往的。

      “朔方雪”要用孤獨不屈充滿戰斗性的語調。

      三、小結

      在這篇優美的散文詩中,作者為我們描繪了兩幅各具特點的圖景,江南雪的滋潤美艷,朔方雪的蓬勃奮飛,讓我們領略雪這一純潔自然之物的獨特風采,另外散文詩靈活的形式,優美的語言,也讓我們陶醉。所以同學們課下加強朗誦,將自己喜歡的段落摘抄下來,并有感情地背誦。

    第二課時

      一、文本探究

      (一)內容、語言

      1.作者怎樣描寫江南雪的?

      學生交流討論反饋。

      (1)文章開頭首先提到暖國的雨,然后對比著引出江南的雪。

      (2)接寫雪的質地、顏色。

      (3)虛實結合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機的雪野圖,襯托江南雪獨具的風格。

      (4)寫孩子們塑雪羅漢,將雪與孩子們的快樂聯系起來。

      語言:提示學生找出描寫孩子們塑雪羅漢的動作,與神情的詞語,談談怎樣體現快樂的。

      明確:呵、拍手、點頭、喜笑等。

      2.用自己的語言再一次括江南雪的特點。

      明確:江南雪,透露出盎然的生機,孕育著生命。

      3.作者又是怎樣描寫朔方雪的?感覺朔方的雪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學生交流討論反饋。)

      明確:作者用一個“但是”巧妙轉折,先交待朔方雪與江南雪的截然不同,然后用“永遠如粉、如砂,決不粘連”寫出塑方雪以孤獨不妥協的姿態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它在日之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

      在“凜冽的天宇下”,北方的雪然一個斗士,它“蓬勃地奮飛,彌漫于太空中”,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像是一個奔放的挑戰者。

      (二)情感和主旨

      1.作者對江南的雪,朔方的雪感情態度是什么樣的?

      學生討論交流反饋。

      明確:

      作者對滋潤美艷的南方雪,對充滿生機的南方雪景充滿懷念和喜愛之情,對如粉如砂,旋轉升騰的朔方雪,寄寓了深切的同情和熱情謳歌。

      2.作者為什么有這樣的情感,其寫作的目的是什么?

      (1)提供本文的背景材料(多媒體)

      《雪》寫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勢蓬勃發展,可謂是春暖花開之日,然而,北方還處于一片寒凍之中。面對黑暗的現實與酷冷的季節,魯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的態度去尋求“革新的破壞者”,去戰取理想的春天。他不僅以小說雜文進行戰斗,而且有了小感觸就寫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謂之《野草》。

      (2)生結合背景材料計論,回答問題歸納主旨。

      明確:滋潤美艷的南方雪,寄托魯迅對美好理想的熾熱追求,這旋轉飛騰的朔方的雪,則蘊藏了魯迅反抗冷酷的現實社會的斗爭品格,在這兩幅鮮明對立的圖景中,貫穿著一個共同的哲理:要用戰斗來創造一個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二、關鍵詞語的品味

      (研討課后練習二)學生結組交流,暢所欲言。

      明確:1.“冰冷的”“堅硬的”強調雪的不屈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是“燦爛的”是最值得贊賞的。

      2.“青春”“處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狀態,這里是江南的雪孕育著的生命,是與輕柔和緩的境界相聯系的。

      3.雨是雪的初始防段,雪是雨的升華,作者用肯定的語氣贊揚了朔方飛雪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時對它不幸的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作者贊頌朔方的雪是“雨的精魂”也就是說它仍然保持了雨的自由活潑的精神。

      三、遷移拓展

      1.江南的雪那平和恬靜的美讓作者欣喜,寄托他美好的理想和追求,而作者更由衷地贊美北方雪的孤獨與剛毅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在悲壯的戰斗中得到升華的精神。好,讓我們閉上眼來傾聽殷秀梅演唱的《我愛你塞北的雪》走進雪的世界,去領略它那獨特美韻。(放錄音)

      2.學了這篇文章,聽了這優美的歌曲,你對“雪”是否又有了更深層的認識,請拿出筆來寫一篇簡短的讀后感,字數不限可描寫,可議論,可抒情。(學生寫作,完成后交流評價)

      四、小結

      同學們,雪是雨的精魂,雪是春天的使者,雪象征著純潔,雪象征著剛毅,雪是奉獻者的化身,雪是挑戰冷酷的斗士。心靈的冬季有雪相伴,你的心田,定會純潔滋潤,你的心音定會鏗鏘悅耳,你的心房定會寬闊坦蕩。

     

    【魯迅散文詩《雪》教案】相關文章:

    魯迅散文詩雪的優秀教案09-23

    魯迅散文詩《雪》07-26

    關于魯迅雪的教案07-28

    魯迅《雪》課文教案10-08

    魯迅《雪》導學教案06-18

    雪魯迅教案設計11-01

    魯迅《雪》教案設計11-27

    《野草》魯迅的散文詩08-29

    給雪散文詩詞09-30

    魯迅《雪》原文06-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在线国产亚洲91 | 午夜福利92国语 | 亚洲黄金精品在线观看 | 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