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教案優秀

    時間:2024-09-07 07:16:11 沁園春 我要投稿

    沁園春長沙教案優秀

      以《沁園春長沙》詞為依托,拓展比較,充分領略、感受毛澤東詩詞境界壯闊,氣魄宏大,樂觀豪邁的風格和偉人的胸襟氣度。以下是“沁園春長沙教案優秀”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沁園春長沙教案優秀

      教學目標

      1、品味詩的語言及意境。

      2、感受作者青年時代的偉大抱負和革命情懷。

      3、品味詩詞,理解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

      教學重點

      1、 從意象的角度了解關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學的描寫。

      2、 通過朗讀訓練,賞析詩句的表現力。

      3、 領會浪遏飛舟的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

      1、通過品味意象,感悟詞中闊大的意境。

      2、領會詩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博大胸襟和慷慨豪情。

      教學方法

      1、 語言品讀法。通過朗讀、品讀、誦讀,體會詞中意象,把握詞作情感

      2、 比較法。如對《沁園春 雪》《沁園春 長沙》的比較。

      課時安排 2課時

      設計基本理念

      詩詞教學重在賞悟,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感悟意境,體悟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人化、優化和活化為導向,實施師生平等、和諧,共同發展的民主教育,充分運用問答、討論、朗讀等各種師生、生生互動方式,建立起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相互鼓勵、共同參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談起中國詩歌,人們總是喜歡把詩經楚辭漢賦相提,唐詩宋詞元曲并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20世紀的中國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獨領一代風騷的人——他就是偉人毛澤東。他是領袖,他為人民謀幸福,他是共和國的締造者;他更是詩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槍聲,寫詩,二萬五千里是最長的一行。梅花瑞雪,戰地黃花,如血殘陽,神采飛揚,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是今朝的風流人物。毛澤東用古典詩詞形式寫現代精神。他的詩詞,記錄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歷程,反映了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現實生活,是一部中國革命的英雄史詩。讓我們追尋偉人的足跡,再回長沙,走進領袖的寬闊胸懷,走進詩人的崇高心靈。今天我們要學習欣賞的是《沁園春 長沙》 。(板書課題)

      初中時我們學習了同一詞牌的《沁園春 雪》,請大家一起來背誦。“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如果說《沁園春 雪》是通過描繪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和對歷史風云人物的評論來表現革命領袖高屋建瓴的宏大的政治氣魄的,那么這首《沁園春長沙》又是怎樣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呢?

      二、背景介紹:

      這首詞的題目是《長沙》。長沙是毛澤東早年生活學習和從事革命活動的方。1925年,是北伐戰爭開始的前一年,全國各地工農活動風起云涌,如火如荼。1925年1月,黨的“四大”在上海召開。大會指出,中國民族革命,必須有無產階級參加,并取得領導地位,才能取得勝利。1925年10月,毛澤東從韶山前往廣州主持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途經長沙,重游橘子洲頭,面對絢麗的秋景,回憶往昔的歲月,寫下了這首詞。

      (評:對而今的年輕一代,對現時的出戶機會很少的學生,有必要簡要地交代這首詞的寫作背景,展示橘子洲頭的畫面。)

      三、誦讀課文,熟悉內容,整體感知

      1、集體朗讀《沁園春 長沙》

      2、初讀這首詞給你一種什么感受?請談一談。

      ——豪邁奔放、氣勢磅礴、慷慨激昂——————

      3、哪位同學愿意把這首詞來給大家朗讀一遍。

      四、領悟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1、上闋導讀

      思考:上闋主要寫什么? ———寫景

      ① 第一個整句:

      寒秋時節,(詩人)獨自一人卓然而立(于)橘子洲頭,(望)著湘江水滾滾向北流去。

      提問:這個整句的作用有哪些?———點明季節、交待環境、引出作者、鋪墊下文。

      ② 找出上闋的文眼,(上闋又哪個字統領)由這個關鍵字,作者寫到哪些景物?

      ———“看”字統領、借景抒情

      明確:山、林、江、舸、鷹、魚:萬類。

      ③ 作者是如何寫景的,體會到怎樣的意境?

      千山萬壑一片紅紅的顏色,一層層經霜的樹林,葉子紅似二月的花朵;秋天的江水碧綠清澈,成百條大船爭著在江上行駛;仰望雄鷹正展翅向萬里長空搏擊,俯看水底,魚兒自由自在隨意游動。在這大好的秋天里,天上飛的,水里游的,各得其樂,一派生機,看誰比誰更自由自在。

      “看”領起以下7句,描繪的景物有山、林、江、舸、鷹、魚以至世間萬物,靜景動景相結合;描寫的方位有山上,江中,天空,水底;看的角度有遠望,近觀,仰視,俯視;數量之多,色彩之濃,類別之起,動作之勁,競爭之烈。

      ④通過以上描寫說說作者筆下的秋天給人的感受?

      ——詩人通過看到的紅葉、綠水、藍天、白帆、雄鷹、游魚,將寒秋寫的生機盎然、多姿多彩、蓬勃向上。充滿強烈的動感、強勁的力度、濃烈的色彩,體現了巍峨、博大、壯闊的崇高美表現出了詩人寬廣的胸襟。

      ⑤我們學過的描寫秋景的詩詞和作家很多,試舉例說說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戰國楚宋玉《九辯》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悲” 宋、蘇軾

      “自古多情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 宋、柳永 《雨霖林》

      “雁過也,正傷心,確實舊時相識。黃花滿地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宋、李清照 《聲聲慢》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 唐、杜甫 《登高》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元、馬致遠《秋思》

      “清、靜、悲涼” 現代作家 郁達夫《古都的秋》

      歷代的詩人、作家、一接觸“秋”字,總是要發一通悲秋的感嘆;在他們筆下,“悲”和“秋”永遠難于分開。而前人以“秋”為題材的詩章詞作,則更借凄清、蕭殺、衰落的秋色狀景托怨情、興別恨,毛澤東的這首詞卻脫盡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掃衰頹蕭瑟之氣,把秋寫得無比可愛,“不似春光,而又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以壯闊絢麗的詩境、昂揚振奮的豪情,喚起人們為理想而奮斗的英雄氣慨和高尚情操,獨步詩壇。讀了以后給人以很大的鼓舞。

      ⑥思考:作者將寒秋嚴霜下的萬物寫的如此生機勃勃、奮發自強的深意是什么?

      ——“萬類霜天競自由”要生存、要發展就要競爭。為下面三句抒情打基礎。

      ⑦接下來我們再看“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三句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找同學解釋一下“悵”、“寥廓”、“誰主沉浮”三個字詞是什么意思?

      ——設問

      “悵”:原意是失意,這里用來表達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緒。 “寥廓”:指宇宙的遼闊無邊;

      “誰主沉浮”:誰主宰國家的命運、掌握民族的前途。

      ⑧那位同學能說出這三句的大意:

      _____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萬端思緒!這大自然的盛衰榮枯,這廣闊無垠的大地,由誰來主宰,這國家、民族的命運究竟誰來掌握?誰才是主宰國家民族興衰的真正主人呢?

      ⑨小結:

      前面作者主筆寫景,這里筆鋒一轉,提出一個巨大而嚴肅的社會問題。

      誰來主宰你的沉浮榮衰、掌握民族的前途、主宰國家的前途。 這一非同尋常的發問是詩人由自然景觀聯想到人類社會與政治風云后發自內心的感慨。自然界中的萬物尚且不畏寒冷而“競自由”,顯示自己的生命力,何況我們有思想有靈魂的人們呢?表現了作者博大的胸懷、高遠的抱負和凌云之志,升華了思想、拓寬了意境。

    【沁園春長沙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沁園春長沙優秀教案08-24

    《沁園春長沙》優秀教案06-06

    《沁園春長沙》教案08-15

    《沁園春·長沙》 教案06-06

    沁園春 長沙教案10-11

    沁園春 長沙教案06-26

    《沁園春長沙》優秀教案設計06-25

    《沁園春·長沙》優秀教案(精選13篇)06-02

    優秀《沁園春·長沙》賞析09-22

    沁園春·長沙07-2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污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 | 日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亚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日韩 | 亚洲成Av在线网站 | 亚洲变态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