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勸學》高考語文要求背誦內容

    時間:2024-10-10 12:08:37 勸學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荀子《勸學》高考語文要求背誦內容

      對于荀子的《勸學》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那么其高考語文要求背誦內容是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荀子《勸學》高考語文要求背誦內容,歡迎閱讀。

    荀子《勸學》高考語文要求背誦內容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出處

      《勸學》是戰國時期思想家、文學家荀子創作的一篇論說文,是《荀子》一書的首篇。這篇文章分別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論說了有關學習的問題,較為系統地體現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闡明學習的重要性,第二段說明正確的學習態度,第三段論述學習的內容和途徑,第四段闡述學習的最終歸宿。文章語言精練,設喻貼切,說理深入,結構嚴謹,代表了先秦論說文成熟階段的水平。

      作者簡介

      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西漢時為避漢宣帝劉詢諱,又稱孫卿,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戰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縣)人,先秦儒家后期的代表人物。曾兩次到當時齊國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東臨淄)游學,擔任過列大夫的祭酒(學宮領袖)。還到過秦國,拜見了秦昭王。后來到楚國,任蘭陵(今屬山東)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其學說常被后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說”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與其弟子撰有《荀子》一書。

    【荀子《勸學》高考語文要求背誦內容】相關文章:

    勸學(荀子)的主要內容10-12

    勸學 荀子07-03

    《勸學》荀子09-15

    荀子勸學07-05

    荀子的《勸學》10-23

    荀子《勸學》翻譯10-29

    荀子勸學原文10-24

    荀子勸學的朗誦05-11

    荀子勸學教案10-16

    荀子《勸學》全文06-0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天天精品资源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夫妇交换乱叫 | 台湾AV国片精品福利 |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 在线亚洲专区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