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 教案

    時間:2024-07-26 06:23:48 勸學 我要投稿

    孫權勸學 教案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孫權勸學 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孫權勸學 教案6篇

    孫權勸學 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能了解有關《資治通鑒》的文學常識。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

      3、能在熟練朗讀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

      4、通過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5、能夠從文中得到有關人生方面的啟示。 投影展示的目標是對學生所定目標的.規范、補充和加深,這樣學生學起來才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投影設計之二 孫權勸學司馬光初權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此環節可訓練學生斷句和停頓之能力,且有助于熟練朗讀。

      投影設計之三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到用時方恨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知識就是力量。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展示相關名句可拓開學生思路,開闊視野,增大知識容量。

    孫權勸學 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

      1、知識目標:再讀課文,理清故事發展脈絡

      2、技能目標:合作探究文中語言,體會人物形象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習文中呂蒙刻苦學習的精神,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

      教學重點:

      1、合作探究文中語言,體會人物特點

      2、學習文中呂蒙刻苦學習的精神,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

      教學難點 :

      合作探究文中語言,體會人物特點。

      學情分析 :

      學生掌握文句的基礎上,深入探究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翻譯課文,課件。

      教學過程:

      結合學科特點,體現單元組教學環節,學習內容,時間預測,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自主學習設計,問題探究,單元組合作,同層競爭,人人參與,精講足練,聯系實際,點撥升華, 集體備課 個人備課

      一、導入新課,抽層檢測。(5分鐘)

      二、出示目標,自主學習。(8分鐘)

      三、共同探究,構建知識體系。

      (一)復習回顧:(3分鐘)(大屏幕出示重點)

      根據小組課前展示情況,用3分鐘復習上節課學習要點。

      (二)再讀課文,根據下列小問題,理清文章發展脈絡(5分鐘)

      a.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b.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c. 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后,有何舉動?

      學法指導:再細讀課文后完成。

      總結:文章圍繞學展開,出現的三個人物分別是:孫權 學--呂蒙 學—魯肅 學

      (三)細讀課文,合作探究(10分鐘)

      1、文章主要是通過什么方式來進行人物的表達的`?

      2、孫權的話表現了對呂蒙的什么態度?從文中找出,仔細分析

      3.呂蒙讀書后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通過誰的所見所語來寫?

      4.結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猜一猜呂蒙說這話時,是什么語氣和心情?

      5.通過上面的分析,你能總結一下人物形象嗎?

      (四)拓展延伸:(6分鐘)

      與方仲永的變化相比,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么樣的啟示?

      (五)、當堂檢測(5分鐘)

      (六)、作業設置:(3分鐘)

      必做:同步一、二、能力遷移一;

      選作:能力遷移:二

      小結: 學科知識構建與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 教案 篇3

      教學重點:

      揣摩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呂蒙與魯肅對話的含義。

      可通過朗讀來揣摩領會人物形象,讓學生進行討論來理解課文。

      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課文導入。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呂蒙有個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二、簡介作者作品。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三、學生齊讀課文。

      1.掌握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但當涉獵:只見往事:知道以為:認為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應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以:拿,用,介詞。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長兄怎樣知道這件事這么晚啊!何:怎么,為何。

      四、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辭十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目蒙學習的效果的?

      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的。

      4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后,有何舉動?

      結友。

      5.概括情節:勸學~就學一議論~結友。

      6思考:課文在情節的處理上有什么特點?

      理解:①詳寫“勸學”、“議論”,尤以“議論”為甚;“就學”、“結友’測一筆帶過。②正面寫“勸學”經過,通過“議論”之后用魯肅的驚嘆,從側面寫呂蒙學業的長進。③情節以人物對話為主。

      五、分析對話,體會人物形象。

      1.請一位同學朗讀孫權的話。

      思考討論:

      ①“不可不學!”寫出了怎樣的口氣?表現了怎樣的心理?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可置否,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表達了怎樣的心態?

      “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聯系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孫權勸學》教案設計》。

      ③“卿言多勞,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現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說明:這番勸言,表現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斑然可見。

      2.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蒙、肅對話,要求盡量讀難說話時的語氣語調。

      思考討論: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值不自禁地發出贊嘆。這句話從側面反映目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魯肅,“乎”表感嘆語氣,相當于“啊”。

      3.齊讀全文,思考:孫、蒙對話與蒙、肅對話在情調上有區別嗎?清說明。

      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系;蒙、肅皆為同僚,對話則有一種調侃的趣味蘊含其中。

      六、背誦課文。(可當堂檢查)

      七、說話訓練:

      談談你學了這篇課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語言表達要清楚,有條理。

      八、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一、二。

    孫權勸學 教案 篇4

      教學建議

      一、謀篇立意

      本文寫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的故事。可分兩層:先寫,呂蒙“乃始就學”;再寫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

      全文抓住和魯肅“與蒙論議”來寫,即先寫出事情的起因,緊接著就寫出結果,而不寫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怎樣長進的。寫事情的結果,也不是直接寫呂蒙怎樣學而有成,而是通過魯肅、呂蒙的對話生動地表現出來。寫,著重表現孫權的善勸,而完全略去呂蒙的對話,僅以“蒙辭以軍中多務”一句寫呂蒙的反應,并僅以“蒙乃始就學”一句寫呂蒙接受了勸說。寫魯肅“與蒙論議”,著重以二人的一問一答,來表現呂蒙才略長進之快之大,至于魯肅與呂蒙“結友”,這最后的一筆,是魯肅“與蒙論議”并為其才略所折服的余韻。

      二、以對話表現人物的寫法

      課文著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于情味。僅寥寥數語,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先一語破的,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善于勸說,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期望而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贊嘆,可見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以他眼中呂蒙的變化之大竟然判若兩人,表現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需要指出的是,魯肅不僅地位高于目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這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確實非同一般。“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是呂蒙對魯肅贊嘆的巧妙接應,可見呂蒙頗為自得的神態,他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現自己的才略長避之快之大。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魯肅、呂蒙兩人的話則有調侃意味,二者的情調不同。

      三、側面烘托及對比手法的運用

      課文除正面記言外,對呂蒙這一形象還運用了側面烘托及對比的手法。“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魯肅正是一個跳出廬山的旁觀者,呂蒙讀書的功效是通過他的話從側面展現出來的,他的驚嘆襯托出了呂蒙今非昔比的事實。而話中的“吳下阿蒙"又將呂蒙的過去與現在進行了一個縱向的對比,得出了"變"的結論,而呂蒙之"變"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四、精當的詳略安排

      文章材料取舍精當,詳略安排得當。課文以對話為主,其他內容均一帶而過,或簡說,或不說。如對呂蒙的學習情況,僅以"蒙乃始就學"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讀了哪些書,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呂蒙二人的談話,只用一句"與蒙論議"來交代,兩人談論的是什么話題,呂蒙的哪些見解讓魯肅起敬的都略去不寫。

      五、精煉的語言與緊湊的情節

      人物的語言簡潔而傳神,極富表現力,毫無冗繁之處。其中的"吳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簡意豐而流傳運用至今。除對話外的其他語言也非常簡省而意賅。情節發展上,孫權的刻意勸學終使呂蒙就學,他就學后的淵博學識又使魯肅驚嘆,呂蒙又緊承其嘆發出"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語,上下文銜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六、引導學生自讀的教學建議

      本文是課內自讀課文。篇幅短小,含意深刻。要讓學生借助注釋閱讀理解,有些生字生詞,由學生自查工具書解決。

      要引導學生根據本文以對話為主的特點,通過反復朗讀,體會課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并當堂背熟全文。魯肅、呂蒙的對話是本文的重點和難點,可抓住關鍵詞語“吳下阿蒙”“刮目相待”來理解二人對話的內容,并細心體會這段對話的情味。教學本課,可采用一些靈活的方式,如讓學生討論本文對自己有什么啟發,進行快速背誦競賽,用現代漢語復述課文,等等。

      教學設計示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開卷有益”這個成語是說讀書對人們大有益處。本文講了一個有關讀書的故事。三國時,孫權手下的名將呂蒙大字不識幾個。孫權勸他,你現在當權,不可以不讀書。呂蒙聽了孫權的勸告,開始學習,后來果然大有長進。

      二、作家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資治通鑒》,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來政治家,史學家。

      三、閱讀分析

      1.朗讀課文(老師范讀或聽錄音后,學生朗讀)

      2.請學生翻譯。(一人譯一句)

      3.課文注釋補充。

      謂……曰:對……說。掌事:掌管國家大事。但:只不過。多務:事情多。孰若:與……相比如何。遂:于是

      4.再次朗讀課文,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完成目標1)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2)“鄧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反問句,強調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經典,當專享經學傳授的學官,而是有別的目的。)

      (3)“卿言多務,孰若孤?”(反問句,否定呂蒙辭以多條的理由。要重讀強調。)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感嘆句,要選出驚訝不解的語氣。)

      (5)“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反問句,指責中帶有自豪的語氣。)

      5.提問:孫權如何以現身說法,勸呂蒙學習?

      討論并歸納:“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6.提問:呂蒙讀后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通過誰的所見所語來寫?

      討論并歸納:“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通過魯肅所見所語來寫。

      7.提問:為什么“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討論并歸納:因為情況是在不斷變化,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8.提問:請解釋“吳下阿蒙”并造句。(目標3)

      討論并歸納:“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例句)你還不知道嗎?小黃已貴為經理,可不再是吳下阿蒙了。

      9.提問:請解釋“刮目相待”并造句。(目標3)

      討論并歸納:“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

      (例句)聽了少管所的“現身說法”報告后,小明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你對他可要刮目相待。

      10.當場背誦全文。

      四、教師小結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五、布置作業

      1.課后練習一、二、三。

      2.背誦全文。

      3.寫寫這篇文章給你的啟示。

    孫權勸學 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2.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4.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3、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難點: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課時:1課時

      學類型:自讀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以一段小故事作引,帶出“吳下阿蒙”和“刮目相待”兩個成語,進而帶出兩個成語的出處——該段文字。吸引學生注意力,導入新課的同時也讓學生懂得兩個成語的運用。

      同學們,上課之前來作一個聽力小訓練,我來說一段話,要求是你們用心聽,并找出我這段話里的兩個成語。

      話說我初中的時候有個同學小劉,這人特別不愛學習,成天臟兮兮掛著兩條鼻涕,被同學戲稱為“鼻涕蟲”。鼻涕蟲是那種老師一提就搖頭嘆息,也沒有什么伙伴的人。在大家心目中他也就是混一初中文憑久完事的。畢業以后我們就再沒有見面。多年后工作了,有天初中同學搞了個小聚會。大家很久沒見面,個個都覺得特別新鮮興奮,大家聊得特別高興。這時候有人高喊:快看!我們一瞧,原來來了一輛亮銀色寶馬,車門一開,從車上下來一個穿著西裝,戴著眼鏡,特瀟灑一“款哥”。所有女同學都“哇”了一聲,紛紛議論這帥哥是誰呀,這時候一同學說了:“他就是當年那個‘鼻涕蟲’啊!人家上了高中以后就像變了個人似的,特刻苦努力,后來考上了一名牌大學。人家現在已非‘吳下阿蒙’,而是一上市公司的主管了!”所有人都把嘴巴張得大大的,因為實在沒辦法把鼻涕蟲跟眼前這個帥哥聯系起來。一同學不禁搖頭嘆了一句:“唉,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

      好,這段話就講到這里,同學們能不能找出我剛才這段話里的兩個成語呢?(如示)對了,這兩個成語出自我國一部著名的史學著作,大家知道是什么嗎?——《資治通鑒》

      2、簡介《資治通鑒》及作者司馬光資治通鑒,由司馬光支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三國到五代1362年的.歷史。

      司馬光,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二、整體感知

      1、聽配樂范讀,整體感知全文。

      2、對照注釋,自讀理清課文情節。(顯示問題,允許討論)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辭學——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目蒙學習的效果的?(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

      (4)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后,有何舉動?(大驚——結友)

      (板書)

      孫權勸學

      呂蒙辭學——就學

      魯肅大驚——結友

      3、請學生看板書,分角色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一組一個同學,由同學推選,一個復旁白部分,一個復述孫權的話,一個復述呂蒙的話,一個復述魯肅的話)

      4、小黑板顯示重要字詞,疏導理解。

      三、品味語言

      1、思考:課文以什么方式展開故事情節?(人物對話)

      2、請同學們和你的同桌分別扮演孫權與呂蒙,模擬人物的語氣進行對話,討論孫權究竟為什么要說這些話,該以什么神態、語氣說。

      3、請三個同學分別談談他們對三句話的理解,主要說說應該運用什么語調,語速,讀出什么情感來,以符合人物身份,能達到規勸目的,談完試讀。(板書顯示三句話)

      ①“不可不學!”寫出了怎樣的口氣?表現了怎樣的心理?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容推辭,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又可見關心、厚望。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表達了怎樣的心態?

      “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聯系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③“卿言多勞,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現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說明:這番勸言,表現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斑然可見。

      4、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5、孫權勸學,語重心長,循循善誘。呂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學,效果如何?(全班分成兩組同學分角色朗讀,看誰的語氣語調揣摩得更準。)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值不自禁地發出贊嘆。這句話從側面反映目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

      7、思考:孫、蒙對話與蒙、肅對話在情調上有區別嗎?

      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系;蒙、肅皆為同僚,對話有一種調侃的趣味蘊含其中。

      四、說話訓練

      談談你學了這篇課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語言表達要清楚,有條理。

      五、總結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六、擴展訓練

      1.在課堂練習本上解釋“吳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

      2.當堂交流評點。

      七、布置作業

      根據下面情境寫一段文字

      有一位同學,學習非常刻苦,成績也很優異,但她不愛體育鍛煉,身體狀況不好;身為同學的你為她感到著急。今天,你準備用你的語言藝術來規勸她。聯系你從《孫權勸學》中學到的規勸技巧,寫一段文字。(300字以上)

      八、板書設計

      不可不學(必要性)

      孫權:勸學涉獵、見往事(方法,目的)

      孤常讀書(現身說法)

      呂蒙:辭學——就學

      論議輕松調侃

      魯肅:大驚——結友

      教學建議:利用復述和分角色朗讀,充分調動學生自學理解課文。

      教學反思:

    孫權勸學 教案 篇6

      第一課時:學習目標:

      1熟讀全文

      2掌握詞語

      3、疏通文意

      一、導入:有個成語是說讀書對人們大有益處,它能夠概括本文的內容,試問是哪個成語?

      二、了解作者、作品: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陜州夏縣(現在屬山西省)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主持編纂了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撰。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

      三 了解主要人物: 孫權:字仲謀,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呂蒙:字子明,三國時孫權的大將。魯肅:字子敬,三國時孫權的謀士。

      四 查字典,弄清下列字讀音

      五 朗讀要求。朗讀文章可分為三步:第一步讀準字音,讀出句讀 第二步讀出句意,讀出節奏,讀出感情 第三步結合內容,自由朗讀,力爭表演 .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注意:斷句 讀音 語氣讀 1、權謂呂蒙曰2、卿今當涂掌事3、蒙辭以軍中多務4、自以為大有所益5、 蒙乃始就學6、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六 齊讀課文,在疑難字詞上做記號

      七 關鍵詞語: 當涂:當道,當權 豈 :難道

      邪 :相當于“耶”表反問語氣 “嗎” 但 :只

      見 :知道 涉獵:瀏覽群書,不作深入研究 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或謀略

      成語 吳下阿蒙: 特指原來不好讀書的呂蒙,后泛指缺少學識、文才的人,比喻才識尚淺。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八 關鍵語句

      1、蒙辭以軍中多務倒裝:蒙以軍中多務辭

      2、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我難道想讓你研究經書當博士嗎!”

      3、“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 士別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多么晚啊!”

      九 考考你:

      1、初,權謂呂蒙曰

      今當涂掌事

      蒙辭以軍中多務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但當涉獵

      見往事耳

      孰若孤

      自以為大有所益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古今義。

      a、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

      博士: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

      b、但當涉獵

      但: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

      c、見往事耳

      見: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

      d、既更刮目相待

      更: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

      3說說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所表示的語氣: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十 結合注釋,分組討論把課文譯成白話文

    【孫權勸學 教案】相關文章:

    《孫權勸學》教案10-28

    《孫權勸學》的教案08-18

    孫權勸學教案07-03

    孫權勸學教案08-15

    《孫權勸學》優秀教案07-15

    孫權勸學教學教案08-19

    孫權勸學教案范文08-03

    《孫權勸學》精品教案10-19

    關于孫權勸學教案08-14

    關于《孫權勸學》教案06-1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 专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AV |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精品中 | 婷婷色高清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中文综合 | 久久精品福利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