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賞析

    時間:2025-01-15 16:19:55 曉映 勸學 我要投稿

    《孫權勸學》賞析

      《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是北宋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創作的一篇記敘文,文題為后人所加。那么,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孫權勸學》賞析,供大家閱讀參考。

      《孫權勸學》賞析 1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注釋:

      1、初:當初,起初,這里是追述往事的習慣用詞。

      2、權:指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現在浙江富陽)人,黃龍元年(公元222年)稱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國號吳,不久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229年稱帝。

      3、謂:告訴,對……說,常與“曰”連用。

      4、呂蒙: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呂家崗)人。

      5、卿: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

      6、今:現在。

      7、當涂:當道;涂,道路

      8、掌事:當道,當權

      9、辭:推辭,推托。

      10、以:介詞,用。

      11、務:事務。

      12、孤:古時王侯的自稱。

      13、豈:難道。

      14、治經:研究儒家經典。治,研究,專攻。“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書。

      15、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16、邪[yé]:通“耶”,語氣詞。

      17、但:只,僅。

      18、當:應當。

      19、涉獵:粗略地閱讀。

      20、見往事:了解歷史。見,了解;往事,指歷史。

      21、耳:同“爾”,語氣詞,罷了。

      22、多務:事務多,雜事多。務,事務。

      23、孰若:與……相比如何;誰像(我)。孰:誰,哪個;若:比得上。

      24、益:好處。

      25、乃:于是,就。

      26、始:開始。

      27、就學:指從事學習。

      28、及:到了……的時候

      29、過:到。

      30、尋陽:縣名,現在湖北黃梅西南。

      31、與:和。

      32、論議:討論議事。

      33、大:非常,十分。

      34、驚:驚奇。

      35、者:用在時間詞后面,無翻譯。

      36、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謀略。

      37、非復:不再是。復:再。

      38、吳下阿蒙:指在吳下時的沒有才學的呂蒙。吳下,指吳縣,現在江蘇蘇州。阿蒙,指呂蒙,名字前加"阿",有親昵的意味。現指才識尚淺的人。

      39、士別三日: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三:幾天,這里指“少”(與常見的“多”的解釋不同)。

      40、即:就。

      41、更:重新。

      4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43、大兄:長兄,這里是對同輩年長者的尊稱。

      44、何:為什么。

      45、見事:認清事物。

      46、乎:啊。表感嘆語氣。

      47、遂:于是,就。

      48、拜:拜見。

      49、別:離開。

      50、為:成為

      51、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親昵的意思。

      翻譯: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當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我只是讓你粗略地瀏覽,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誰像我一樣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很多。”于是呂蒙開始學習。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議論天下大事。魯肅非常吃驚地說:“以你現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下(的老大粗)阿蒙了!”呂蒙說:“讀書人分別了幾天,就應重新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你為什么這么晚才明白這一道理呢!”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朋友后分別了。

      賞析:

      本文是根據先前的史書改寫的。因先前的史書已有較詳細的記載,而又無新的史料可以補充,所以本文是根據從略的原則對先前史書的有關記載進行改寫的。與《三國志·吳志·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的文字相比,本文僅區區118字,雖極簡略但剪裁精當,不僅保留了原文的精華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練的文筆突出了人物的風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寫之作。

      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故事,說明了人只要肯學習就會有長進,突出了學習重要性。本文可分兩層:先寫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后寫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

      本文記事簡練,全文只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斷,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緊接著就寫出結果,而不寫出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如何長進的。寫事情的結果,也不是直接寫呂蒙如何學而有成,而是通過魯肅與呂蒙的對話生動地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呂蒙的進步之大,孫權的循循善誘,魯肅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體,足顯作者的文筆功架之深厚。

      《孫權勸學》賞析 2

      《孫權勸學》原文

      作者:司馬光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孫權勸學》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傳授經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常讀書,(我)自認為(讀書對我)有很大的好處。”呂蒙于是就開始學習。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和有抱負的人分開一段時間后,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怎么認清事物這么晚啊!”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分別。

      《孫權勸學》賞析

      該文是根據先前的史書改寫的。因先前的史書已有較詳細的記載,而又無新的史料可以補充,所以文章是根據從略的原則對先前史書的有關記載進行改寫的。文章篇幅小,僅119字,雖極簡略但剪裁精當,不僅保留了原文的精華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練的文筆突出了人物的風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寫之作。

      該文以對話為主,其他內容均簡說或不說。如對呂蒙的學習情況,僅以“蒙乃始就學”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讀了哪些書,又如何用功則只字未提。后文中呂蒙二人的談話,只用一句“與蒙論議”來交代,兩人談論的是什么話題,呂蒙的哪些見解讓魯肅起敬的都略去不寫。詳略的安排極其精當。除對話外的其他語言也非常簡省而意賅。情節發展上,孫權的刻意勸學終使呂蒙就學,他就學后的淵博學識又使魯肅驚嘆,呂蒙又緊承其嘆發出“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語,上下文銜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該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孫權勸學,先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勸,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贊嘆,可見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以他眼中呂蒙變化之大竟然判若兩人,表現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長進。需要指出的是,魯肅不僅地位高于呂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這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確實非同一般。“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是呂蒙對魯肅贊嘆的巧妙接應。從呂蒙的答話中可見呂蒙頗為自得的神態,呂蒙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明自己才略長進之快之大。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魯肅、呂蒙的話則有調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調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故事,說明了人只要肯學習就會有長進,突出了學習重要性。

      讀書使呂蒙的言談大有智慧,所以魯肅的語氣重在驚嘆:“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呂蒙也僅說了一句話:“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話中既有對魯肅大驚小怪的不以為然,更有一種書中多閱歷,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敬羨之情。呂蒙讀書的功效是通過魯肅的與呂蒙的對話從側面展現出來的,他的驚嘆襯托出了呂蒙今非昔比的事實。而話中的“吳下阿蒙”又將呂蒙的過去與現在進行了一個縱向的對比,得出了“變”的結論,而呂蒙之“變”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呂蒙的謙虛好學,魯肅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體,足顯作者的文筆功架之深厚。

      《孫權勸學》賞析 3

      孫權勸學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條。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警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翻譯】

      起初,吳王孫權對大將呂蒙說道:“你現在身當要職掌握重權,不可不進一步去學習!”呂蒙以軍營中事務繁多為理由加以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鉆研經史典籍而成為學問淵博的學者嗎?只是應當廣泛地學習知識而不必去深鉆精通。你說要處理許多事務,哪一個比得上我處理的事務呢?我常常讀書,自己感到獲得了很大的收益。”呂蒙于是開始學習。

      等到東吳名將魯肅路過尋陽,與呂蒙研討論說天下大事,魯肅聽到呂蒙的見解后非常驚奇地說:“你如今的才干謀略,已不再是過去的東吳呂蒙可相比的了!”呂蒙說:“對于有志氣的人,分別了數日后,就應當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為什么看到事物的變化這么晚呢!”魯肅于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好友,然后告別而去。

      【文章道理】

      1)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

      2)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4)要善于聽取他人好的'建議或意見并去做。

      5)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廣泛涉獵就會學有所成。

      6) 不但自己要學好,還要催動附近的人也要學習,讓社會也一起進步。

      7) 做人不能太驕傲,要謙虛。

      8)勸人要講究策略。

      9)不能找借口輕言放棄。

      10)只要發奮學習,就能積學修業,學有所成。

      11)與《傷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人物形象】

      孫權作為江東的統治者,成熟穩重,對部下循循善誘 、耐心勸導,同時很關心下屬。有王者風范的呂蒙作為江東四大將之一,(周瑜 魯肅 呂蒙 陸遜)知錯能改,有著豪爽的軍人本性,謙虛好學,長進快。魯肅為人真誠,是孫權最器重的謀士,善交有才者,敬才愛才。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撰。294卷,有考異、目錄各30卷,約300多萬字。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初成戰國至秦二世八卷,名為《通志》,進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奉命設書局繼續編撰,至神宗元豐七年(1084)完成,歷時19年。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給君王,先輩的錯誤為借鑒,不再犯相同的錯誤,所以命名為《資治通鑒》。全書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傳狀、文集、譜錄等222種。幫助編撰者有劉攽、劉恕、范祖禹、司馬康等,各就所長,分段負責,先排比材料為“叢目”,再編成“長編”,然后由司馬光總其成,刪訂定稿。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略于經濟、文化。記載了從戰國時期到五代十國時期共1362年間的史事。 有“考異”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錄”以備查閱之用,為歷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較系統而完備的資料。注釋主要有宋末元初人胡三省的《資治通鑒音注》。清初嚴衍著《資治通鑒補正》,為《通鑒》拾遺補缺,刊正錯誤,也做了一些工作。 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詩事。

      賞析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出生于今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宋仁宗時中進士,英宗時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王安石施行變法,朝廷內外有許多人反對,司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變法以后,司馬光離開朝廷十五年,專心編纂《資治通鑒》,用功刻苦、勤奮。用他自己話說是:“日力不足,繼之以夜。”

      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閣待制兼侍講知諫院,他立志編撰《通志》,作為封建統治的借鑒。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戰國迄秦的八卷上進,英宗命設局續修。神宗時賜書名《資治通鑒》。王安石行新政,他的續編撰《通鑒》,至元豐七年(1084年)成書。他從發凡起例至刪削定稿,都親自動筆。元豐八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聽政,召他入京主國政,次年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傳郎,數月間盡廢新法,罷黜新黨。為相八個月病死,追封溫國公。遺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稽古錄》等,還有諸多名著被眾人所流傳。

      寫作特色

      本文注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于情趣。僅寥寥數語,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語氣、神態和心理。

      孫權勸學,先一語破的,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勸,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贊嘆,可見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以他眼中呂蒙變化之大竟然判若兩人,表現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長進。需要指出的是,魯肅不僅地位高于呂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這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確實非同一般。“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是呂蒙對魯肅贊嘆的巧妙接應。“三日”形容時間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驚奇、難以置信的樣子。并且,他還很愛才。從呂蒙的答話中可見他頗為自得的神態,他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明自己才略長進之快之大。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魯肅、呂蒙的話則有調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調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寫魯肅、呂蒙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兩人的真實性情和融洽關系,表明在孫權勸說下呂蒙“就學”的結果,從側面表現了呂蒙的學有所成,筆墨十分生動,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處。

      道理啟示

      (1)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3)要善于聽取他人好的建議或意見并去做。

      (4)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廣泛涉獵就會學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學好,還要催動附近的人也要學習,讓社會也一起進步。

      (6)勸人要講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聽從別人。

      (8)只要發奮學習,就能積學修業,學有所成。

      (9)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干。

      (10)一個人即使基礎差,但只要端正態度,刻苦努力,就能學到知識,并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辦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會成活并成長。

      通假字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邪:通“耶”,語氣詞。表反問語氣。

      卿今當涂掌事。

      當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當權。

      詞類活用

      1、蒙辭以軍中多務 辭:狀語后置,名詞作動詞。

      2、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之:主謂取獨。

      一詞多義

      以:

      蒙辭以軍中多務。(介詞,用)

      自以為大有所益。(認為)

      當:

      但當涉獵。(應當)

      當涂掌事。(如今)

      見:

      見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認清)

      古今異義

      (蒙辭以軍中多務)辭:

      古義:推辭。

      今義:告別,不接受,解雇。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孤:

      古義:古時候王侯的自稱,我。

      今義:獨自,孤獨。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治:

      古義:研究。

      今義:治理。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博士:

      古義: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今義:學位的最高一級

      (及魯肅過尋陽)及:

      古義:到了······的時候

      今義:以及。

      (及魯肅過尋陽)過:

      古義:到。

      今義:經過。

      (即更刮目相待)更:

      古義:重新。

      今義:更加。

      (但當涉獵)但:

      古義:只。

      今義:轉折連接詞,但是。

      (但當涉獵)涉獵:

      古義:粗略的閱讀

      今義:捕捉獵物,接觸,涉及

      (見往事耳)往事:

      古義:歷史。

      今義:過去的事。

      (自以為大有所益)大:

      古義:很。

      今義: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

      (蒙乃始就學)就:

      古義:從事。

      今義:順接連詞。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見:

      古義:認清。

      今義:看見。

      特殊句式

      倒裝句:

      蒙辭以軍中多務。

      即:蒙以軍中多務辭。(介詞結構后置)

      反問句: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嗎)!

      卿言多務,孰若孤?

      文章結構

      1、孫權勸學

      2、呂蒙治學

      3、魯肅贊學:非復吳下阿蒙,拜蒙母,結友而別

    【《孫權勸學》賞析】相關文章:

    孫權勸學賞析09-25

    孫權勸學賞析05-24

    孫權勸學翻譯及賞析10-23

    孫權勸學原文、賞析10-31

    《孫權勸學》原文及賞析07-05

    《孫權勸學》賞析練習09-12

    孫權勸學原文及賞析05-31

    孫權勸學原文及賞析10-28

    《孫權勸學》翻譯賞析07-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熟女少妇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天 | 亚洲性福利视频网站 | 亚洲超清中文字幕无 | 亚洲综合偷拍欧美一区 | 最新国产资源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