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譯 王勃

    時間:2020-08-29 17:54:1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我要投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譯 王勃

      引導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詩人王勃的作品。此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此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堪稱送別詩中的不世經典!下面,小編為大家總結了相關的內容,讓大家置身于深厚的友情當中,感受友人之間難分難舍之情的熱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⑵,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詞句注釋】

      ⑴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

      ⑵城闕(què )輔三秦:城闕,即城樓,指唐代京師長安城。輔,護衛。三秦,指長安城附近的關中之地,即今陜西省潼關以西一帶。秦朝末年,項羽破秦,把關中分為三區,分別封給三個秦國的降將,所以稱三秦。這句是倒裝句,意思是京師長安三秦作保護。五津:指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這里泛指蜀川。輔三秦:一作“俯西秦”。

      ⑶風煙望五津:“風煙”兩字名詞用作狀語,表示行為的處所。全句意為江邊因遠望而顯得迷茫如啼眼,是說在風煙迷茫之中,遙望蜀州。

      ⑷君:對人的尊稱,相當于“您”。

      ⑸同:一作“俱”。宦(huàn)游:出外做官。

      ⑹海內:四海之內,即全國各地。古代人認為我國疆土四周環海,所以稱天下為四海之內。

      ⑺天涯:天邊,這里比喻極遠的地方。比鄰:并鄰,近鄰。

      ⑻無為:無須、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處告別。

      ⑼沾巾:淚水沾濕衣服和腰帶。意思是揮淚告別。

      【白話譯文】

      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五津。

      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

      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

      【創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長安的時候寫的。“少府”,是唐朝對縣尉的通稱。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送給他這首送別詩。

      【作品鑒賞】

      此詩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第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尾聯點出“送”的主題。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送別詩中的悲涼凄愴之氣,音調明快爽朗,語言清新高遠,內容獨樹碑石。此詩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體現出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闕”,是皇宮前面的望樓。“城闕”,指唐的帝都長安城。“三秦”,指長安附近關中一帶地方。秦末項羽曾把這一帶地方分為三國,所以后世稱它三秦之地。“輔”,輔佐,可以理解為護衛。“輔三秦”,意思是“以三秦為輔”。關中一帶的茫茫大野護衛著長安城,這一句說的是送別的地點。“風煙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從灌縣以下到犍為一段的岷江五個渡口。遠遠望去,但見四川一帶風塵煙靄蒼茫無際。這一句說的是杜少府要去的處所。因為朋友要從長安遠赴四川,這兩個地方在詩人的感情上自然發生了聯系。詩的開頭不說離別,只描畫出這兩個地方的形勢和風貌。送別的情意自在其中了。詩人身在長安,連三秦之地也難以一眼望盡,遠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無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視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從河源直看到東海。“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從三峽直看到長安。該詩運用夸張手法,開頭就展開壯闊的境界,一般送別詩只著眼于燕羽、楊枝,淚痕,酒盞不相同。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彼此離別的意味如何?為求官飄流在外的人,離鄉背井,已有一重別緒,彼此在客居中話別,又多了一重別緒;其中真有無限凄惻。開頭兩句調子高昂,屬對精嚴,韻味深沉,對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于當時律詩還沒有一套嚴格的規定,卻有其獨到的妙處。此詩形成了起伏、跌宕,使人感到矯夭變化,不可端睨。

      第五六兩句,境界又從狹小轉為宏大,情調從凄惻轉為豪邁。“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遠離分不開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現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恒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這兩句因此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

      結尾兩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兩行詩貫通起來是一句話,意思是:“在這即將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兒女一般揮淚告別啊!是對朋友的叮嚀,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緊接前兩句,于極高峻處忽然又落入舒緩,然后終止。拿樂曲做比方;樂曲的結尾,于最激越處戛然而止,有的卻要拖一個尾聲。

      【名家點評】

      《批點唐音》:讀《送盧主簿》并《白下驛》及此詩,乃知初唐所以盛,晚唐所以衰。

      《增訂評注唐詩正聲》:郭云:蒼然率然,多少感慨,說無為愁,我始欲愁。

      《唐詩廣選》:顧華玉曰:多少嘆息,不見愁語。胡元瑞曰:唐初五言律唯王勃《送薛華》及此詩,終篇不著景物而氣骨蒼然,實首啟盛、中妙境。

      《唐詩鏡》:此是高調,讀之不覺其高,以氣厚故。

      《唐詩歸》:此等作,取其氣完而不碎,真律成之始也。其工拙自不必論,然詩文有創有修,不可靠定此一派,不復求變也。

      《唐詩矩》:前后兩截格。前二句實,后六句悉虛,恐筆力不到則易疏弱,此體固不足多尚。

      《唐詩意》:慰安其情,開廣其急,可作正小雅。

      《唐詩三百首》:陳婉俊補注云:贈別不作悲酸語,魄力自異。

      《古唐詩合解》:此等詩氣格渾成,不以景物取妍,具初唐之風骨。

      《唐詩近體》:前四句言宦游中作別,后四句翻出達見,語意迥不猶人,灑脫超詣,初唐風格。

      《唐宋詩舉要》:吳北江曰:壯闊精整(首二句下)。又曰:憑空挺起,是大家筆力(“海內”二句下)。姚曰:用陳思《贈白馬王彪》詩意,實自渾轉。

      《詩境淺說》:一氣貫注,如娓娓清談,極行云流水之妙。大凡作律詩,忌支節橫斷,唐人律詩,無不氣脈流通。此詩尤顯。作七律亦然。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陳德公先生曰:通首質序,未免起率易之嫌。顧爾時開拓此境,聲情婉上,正是絕塵處。陳伯玉之近調,高達夫之先驅也。五六直作腐語,氣旺筆婉,不同學究。結強言耳,黯然之意,彌復神傷。[10]

      【作者簡介】

      王勃(649~676)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應舉及第,曾任虢州參軍。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驚而死。少時即顯露才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辭齊名,并稱“初唐四杰”。他和盧照鄰等皆企圖改變當時“爭構纖微,競為雕刻”的詩風(見楊炯《王子安集序》)。其詩偏于描寫個人生活,也有少數抒發政治感慨、隱寓對豪門世族不滿之作,風格較為清新,但有些詩篇流于華艷。其散文《滕王閣序》頗有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王子安集》。


     更多《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文章推薦閱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譯 王勃】相關文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翻譯-賞析02-20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1-0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09-2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09-28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06-1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06-12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譯賞析09-01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賞析09-28

    關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1-0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 | 熟女少妇中文字幕久久 | 九九热日本在线视频 | 免费A∨一区二区三区AV | 午夜电影网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