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優(yōu)秀說課稿

    時間:2025-03-20 10:33:11 蘇軾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優(yōu)秀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優(yōu)秀說課稿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優(yōu)秀說課稿范文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優(yōu)秀說課稿范文1

      一、教材分析:

      第六單元所選的課文都是歷來傳送的名家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詠中秋最著名的作品。蘇軾通過行云流水般的語言營造了天上人間的清冷意境,寫出了心中的徘徊矛盾,而最終以樂觀曠達情緒作結。全詞蘊涵深邃的哲理趣味。

      二、 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分析:

      根據(jù)新課標提出的“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等要求,本課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1、 能有感情的朗讀詩詞,疏通大意,落實背誦要求。

      2、 理解蘇軾因政治失意、手足分離而心情抑郁惆悵,最終心胸開闊豁達的心理變化過程。

      3、 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感悟詩詞創(chuàng)設的完美意境。

      其中聯(lián)系蘇軾的生平經(jīng)歷,品味詞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意味,理解蘇軾曠達心胸為教學重點;理解詞中所表達的作者想回朝廷而又心懷恐懼的矛盾思想是教學難點。

      三、教學構思:新教材入選這首詩歌,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體會作者強烈的苦悶心情和豪放自信的性格特點,培養(yǎng)學生品讀詩歌意境,提高審美情趣。所以我把這節(jié)課定位于鑒賞誦讀課。設計了分層推進式誦讀——拓展積累式鑒賞的板塊教學模式,安排了賞月誦月——品月寫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四、 教法學法分析:

      新課標指出“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因此,在課堂上,我十分重視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以引起他們的切身感受,在體驗學習和探究學習中整體把握作品,從而達到提升個人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1、 多形式朗讀課文,培養(yǎng)語感。

      2、 交流討論法深入體會作者情感。

      3、 揣摩意境,將詞改寫成散文,提高寫作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力求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課文材料,還學生大量的課堂活動時間,體現(xiàn)新課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的理念,通過多層次誦讀、多角度比較、藝術性創(chuàng)編等課堂實踐活動來帶動教學流程步步推進,在讀、說、賞的層進訓練中落實教學目標。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步:賞月誦月——

      (一) 知識積累導入新課:“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而長大后,天上那一輪明月,卻寄托了人們太多的情感。請欣賞一組月亮的圖片,齊讀古人為我們描寫月亮的詩句。

      在老師娓娓道來的過程中,在學生齊聲朗讀的情境中,調動學生情緒,烘托課堂氣氛拓展知識積累,并為下面理解本詩的情感底蘊奠定了基礎。

      (二) 分層推進式誦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法,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熱情,在教學主體步驟的起始階段很好的烘托了教學氣氛。

      1、 朗讀:聽朗讀正音,亮開嗓門齊讀。

      2、 譯讀:分組對照課下注釋讀懂全詩,圈點出不懂的`地方全組討論,老師解疑。

      3、 品讀:以“月”為中心詞,從詞中挑選一些動詞放在“月”的前面組成一個短語,看看蘇軾對月都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問、歸、怨、共……)

      老師介紹蘇軾的生活經(jīng)歷,學生選擇詩句以老師的問題為開頭談談:“透過……詩句讀到了……”(讀到了蘇軾對月亮的向往、讀到了蘇軾天上人間的徘徊矛盾、讀到了蘇軾懷念兄弟的抑郁惆悵、讀到了蘇軾積極豁達的胸懷……)。

      4、 自讀:把自己假想成政治失意遠離親人的蘇軾,以人生獨白的方式朗讀。回答問題——用一組或幾組反義詞填空:《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是一曲——而不失——的音樂。(抑郁而不失曠達,惆悵而不失樂觀……)從而把握詩歌朗讀的感情變化應該是抑郁——曠達。

      5、 競讀:男女生比賽,自己說說朗讀效果、情感的處理

      6、 齊讀:女生齊讀上闋詩句,男生齊讀下闋詩句。

      7、 背誦:

      葉圣陶說過:“美讀得法,不但了解作者想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了,無論品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獲。”通過層層推進的朗讀吟誦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激活學生的情感共鳴,在吟讀中入情入境入心。

      第二步品月寫月——拓展積累式鑒賞:我設計了“聽——讀——說——找——寫”五個小環(huán)節(jié),漫步古代詠月詩篇中,通過比較閱讀老師搜集到的同類詩歌,讓學生做一下橫向的比較,從而感受到中國古典文學中月的永恒魅力。

      1、聽:老師朗讀這兩首詩歌,學生做標注。

      2、讀:自己朗讀,對照注釋讀懂全詩,圈點出不懂的地方分組討論,老師解疑。

      3、說:以“我欣賞————詩句,因為————”的句式談談自己的理解。

      4、找:對比三首詩歌,找出意境相通的詩句。

      5、寫:通過拓展賞析,讓男女生分別將本詞的上下闋改寫成寫景抒情的散文片段,交流朗讀。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優(yōu)秀說課稿范文2

      一、教材分析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選自初中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本單元教學重點是誦讀古代詩文,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本課的重點是訓練學生朗讀詩詞的能力,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在古代詩詞中的運用訓練學生合理、大膽、獨特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領會詩詞所表達的強烈的真摯的情感,培養(yǎng)積極、樂觀、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

      依據(jù):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基本理念、課程總目標以及第四學段(7-9年級)閱讀目標的相關內容闡述和初中語文第四冊教學參考書中對此課的教學重點提示。

      二、教法

      情景創(chuàng)設法、設疑導思法、討論法

      依據(jù):教育學、心理學理論中興趣學習觀、主體性學習觀以及啟發(fā)性學習原則。

      三、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

      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中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的學習方式。

      四、教學設想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訓練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和聯(lián)想、想象能力。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培養(yǎng)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依據(jù):根據(jù)語文課程的性質、特點和課程目標要求。

      (二)教學重難點

      訓練學生朗讀能力,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在古代詩詞中的運用訓練學生合理、大膽、獨特的聯(lián)想和想象;聯(lián)想和想象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依據(jù):根據(jù)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的原則以及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和人本主義學習觀。

      (三)課堂結構

      趣味導入、誦讀感知、;深入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延伸、熟讀背誦,合作配圖

      (四)教具

      收錄機、朗讀帶、多媒體(在有條件下)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優(yōu)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說課稿08-26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說課稿09-05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07-31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05-31

    蘇軾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11-05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10-11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01-20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11-04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優(yōu)秀說課稿范文3篇09-0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 日本精品第一视频在线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 | 在线观看免费的AV片 | 亚洲一区二区师生制服 | 亚洲精品无在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