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教學設計參考

    時間:2024-08-13 18:26:24 題西林壁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題西林壁》教學設計參考

      引言:《題西林壁》不僅寫出了詩人觀景的所見所聞,更重要的是還寫了從觀察事物中得到的啟示。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題西林壁》教學設計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題西林壁》教學設計參考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題西林壁》古詩。

      3、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4、體會觀察的地點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樣。

      教學重點:

      1、借助以前學過的讀詩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

      2、引導學生把握好朗讀的節奏,掌握抑揚頓挫。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思想,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學準備:學生收集有關蘇軾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我們的祖國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由古至今,許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贊頌祖國大好河山的佳作,你們都積累了那些有關這方面的古詩呢?

      師:著名的北宋詩人蘇軾在觀賞了廬山后,寫下至今仍為人們稱頌的詩篇——《題西林壁》。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這首古詩(板書詩題)

      二、初學感知

      師:請同學們自讀古詩,把不認識的自勾出來。,

      指名讀。正音

      再來讀一遍,注意停頓。

      三、理解感悟

      師:這首古詩,同學們都讀熟了,但是你們知道它的含義嗎?今天,我們就要用學過的方法,來學習這首古詩。你們還記得我們學習古詩的步驟嗎?

      師生共同概括:

      (一)、解詩題,知作者

      說一說這首詩題目的意思嗎?

      說說關于蘇軾的了解

      (二)、抓字眼,明詩意

      指名讀古詩。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師:誰來說說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師:廬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蘇軾的眼中會呈現出這么多種形態呢?

      師:你們真是愛思考的好孩子。對,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現在就面對著廬山……

      完成填空:從左向右看,廬山是_________;從上往下看,廬山是____________;從遠處看廬山,像_____________;從近處看廬山,像____________;從高處(山頂)看廬山,像____________;從低處(山腳)看廬山,像___________。

      師:作者瀏覽了廬山,不只是看,而是細心觀察廬山的特點: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還用心去思考,你從哪看出來的

      不識廬山真(重讀)面目:“我”沒有認清廬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緣身在此山中:只因為我站在廬山中

      想象一下,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呢?

      (三)、多誦讀,悟詩情

      師:作者為什么要描寫廬山?

      師:作者從多個角度,細致地觀察了廬山,簡潔而生動地描繪了廬山的奇特景象,可見他對廬山的奇麗景色流連忘返。表達了他對廬山那贊美之情。你能不能用優美的語調把你對廬山的情感朗讀出來?

      生:用各種方法誦讀古詩提供背景音樂:

      師:剛才同學們非常有感情地朗讀了《題西林壁》。但有一個地方卻很難讓人理解:蘇軾為什么說自己“不識廬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經說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了嗎?

      師:學習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收獲?從中悟出了一個什么道理?

      師:總結,對于比較復雜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觀地、冷靜地進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現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確認識這個事物。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板書)。所以我們要想對事情有一個全面地了解,就要多聽一聽其他人的意見。

      四、升華與拓展

      1、觀看成語故事片《盲人摸象》。

      2、說說觀后的感受。

      3、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說明這個道理。

      五、想象成詩人,多種形式背誦古詩。

      附錄:《題西林壁》改編

      金秋時節,秋高氣爽,天氣晴朗,夏姑娘悄悄地退到幕后,秋姑娘粉墨登場,蘇軾帶著他的老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妹妹蘇小妹一起去廬山游玩

      廬山的空氣真是太新鮮了,蘇軾深吸一下,真像進了天然氧吧一樣。蘇軾舉目四望,周圍的山嶺一座挨著一座,像一只只綿羊,又像一條條青綠色的蛟龍,它們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半山腰輕輕地籠著一層薄霧,一座座山就像一位位仙女披著面紗在舞動……廬山真是名不虛傳!(對山的觀察很細致,動靜結合的描寫形式,讓讀者也切身感受到廬山的美。)

      蘇軾一邊牽著老父親,一邊喊弟弟妹妹跟緊了。他們沿著蜿蜒的小路,緩緩前行。路旁許多參天的古木挺立著——銀杏樹拿著小扇子,楓樹在搖擺著自己的身子,好像在展現它那優美的身材,展示它如火般的熱情……(過渡句運用恰當,自然引出詩人在路上欣賞到的美景

      沿著山峰前行,突然奇跡出現了——廬山的山嶺改成了山峰的模樣!山峰有的高聳入云,直插云霄;有的像一把利劍……那里怪石嶙峋,千姿百態。蘇軾拿出毛筆,揮筆在西林寺的墻壁上寫下了一首詩: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從此以后,《題西林壁》這首詩引來了成千上萬的游客。人們慕名而來,想親眼目睹廬山的神秘面目是否和蘇軾寫的一模一樣。

    【《題西林壁》教學設計參考】相關文章:

    題西林壁教學設計05-08

    《題西林壁》教學設計06-07

    《題西林壁》經典教學設計08-03

    題西林壁教學設計09-18

    《題西林壁》教學設計08-13

    《題西林壁》教學設計06-19

    題西林壁的教學設計08-07

    《題西林壁》參考教學案例09-23

    【熱】《題西林壁》教學設計06-30

    (必備)題西林壁教學設計07-0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在线看所有AV的网站 | 夜夜精品一区国产 | 欧美理论一级在线免费看 |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区高清 |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