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其二王昌齡鑒賞

    時間:2024-07-01 09:12:13 王昌齡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從軍行其二王昌齡鑒賞

      《從軍行》兼有詩情畫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紅旗,雪的白,旗的紅,山的靜,旗的動,展示出一幅壯美的風雪行軍圖。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從軍行其二王昌齡注解,歡迎參考閱讀!

      《從軍行其二》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翻譯】

      軍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聲,不管怎樣翻新,每每聽到《關山月》的曲調時,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xiāng)的憂傷之情。紛雜的樂舞與思鄉(xiāng)的愁緒交織在一起,欲理還亂,無盡無休。此時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著長城。

      【鑒賞】

      此從軍行其二只抓住邊塞軍旅生活的一個片斷,透過軍中飲宴一個鏡頭,跌宕起伏地表現出當時邊塞軍士生活的枯燥乏味和思想的苦悶無聊,也使征戍者的深沉、復雜的感情躍然活現。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令人陶醉的千古絕唱,然而在久戍邊關的軍士眼中,又是使人厭倦而單調的景象。天天都是那連綿不斷的亂山、長城,白天與“大漠”、“落日”為伴,晚上又是“寒光照鐵衣”的荒野。即使軍中作樂,通宵盡歡,樂聲嘹亮,也難以消除軍士們積郁內心的惆悵。

      “琵琶起舞換新聲”。琵琶不斷奏出新的曲調,隨著旋律的變化,人們翩翩起舞。琵琶是富于邊地色彩的樂器,而軍中作樂,離不開胡琴、羌笛和琵琶的伴奏,這些樂器,對戍邊者來說,帶有異域的情調和征戰(zhàn)的音律,易喚起戰(zhàn)士們強烈的感觸。既然是“換新聲”,應該給人以新的感受,帶來新的歡樂吧?然而“總是關山舊別情”。“總是”二字,轉折得有力,巧妙。此句的“舊”與上句的“新”二字相承應,意味無窮。“新聲”與“舊別情”互相影射,形成從軍行其二意的波折,造成抑揚頓挫的音情,尤顯出“意調的酸楚”,邊愁的深重。征戍者離鄉(xiāng)背井,因此,“別情”

      是軍中最普遍、最深沉的感情。盡管曲調花樣翻新,而喚起的“總是”人們的離愁別緒呵!《樂府古題要解》云:“《關山月》,傷離也。”句中“關山”二字,雙關《關山月》曲調,含意頗深。

      “撩亂邊愁聽不盡”。盡管撩起了紛亂的邊愁,卻總也聽不盡。這是從軍行其二中又一次波瀾,又一次音情的抑揚。“ 聽不盡”三字,含蓄有致,感情復雜,意味深長,只要邊患未除,就依然彈下去,聽下去,所以“邊愁”既是思歸的哀愁,又何嘗不含有更多的意味呢?

      “高高秋月照長城”既是寫景,又是抒情。從軍行其二人輕輕宕開一筆,“景中含情,更慘”, 以景結情。仿佛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后,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你會生出什么感想。

      創(chuàng)作背景 

      盛唐國力強盛,君主銳意進取、衛(wèi)邊拓土,人們都渴望在這個時代嶄露頭角、有所作為。武將把一腔熱血灑向沙場建功立業(yè),詩人則為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壯的豪情譜寫了一曲曲雄渾磅礴、瑰麗壯美的詩篇。《從軍行七首》就是王昌齡采用樂府古題寫的此類邊塞詩,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

      作者簡介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而立之年,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從軍行其二王昌齡鑒賞】相關文章:

    王昌齡《從軍行》其二10-12

    從軍行王昌齡鑒賞11-24

    從軍行王昌齡其二情感07-20

    王昌齡從軍行其二的翻譯07-23

    王昌齡《從軍行》其二翻譯07-28

    從軍行其二王昌齡翻譯09-13

    王昌齡《從軍行》詩詞鑒賞03-29

    從軍行王昌齡其二意思09-22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二)》賞析07-10

    《從軍行(其五)》王昌齡唐詩鑒賞10-0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性爱区久久 |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高清 | 日本久久久久午夜免费 | 亚洲精品电影05在线观看 | 午夜男女爽爽刺激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