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涼州詞》閱讀答案

    時間:2024-06-16 06:52:24 艷盈 王之渙 我要投稿

    王之渙《涼州詞》閱讀答案

      無論是在學(xué)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經(jīng)常跟閱讀答案打交道,閱讀答案可以有效幫助我們鞏固所學(xué)知識。大家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規(guī)范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王之渙《涼州詞》閱讀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王之渙《涼州詞》閱讀答案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1. 詩中的“春風”除了指自然現(xiàn)象之外,還指的是 。(1分)

      2. 下列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2分)

      A. 詩歌前兩句以遠川高山襯托“孤城”,描繪出邊地的雄闊蒼涼之景。

      B. “楊柳”是雙關(guān)語,既指音樂的曲調(diào),又指現(xiàn)實中的楊柳樹。

      C. 詩歌用“何須”二字,由邊地圖景描繪轉(zhuǎn)入情感抒發(fā)。

      D. 全詩極寫戍邊者不得還鄉(xiāng)的怨情,情緒消極悲切。

      【參考答案】

      1.某種溫暖關(guān)懷或某種人間春意春象。

      2.D

      【延伸閱讀】

      王之渙(688年-742年),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漢族,絳州(今山西新絳縣)人。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其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家喻戶曉。

      王之渙現(xiàn)存生平資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遷居至絳州(今山西新絳縣),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縣令李滌將三女兒許配給他。因被人誣謗,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滅裂黃綬。夾河數(shù)千里,籍其高風;在家十五年,食其舊德。雅談圭爵,酷嗜閑放。"。后復(fù)出擔任文安縣尉,在任內(nèi)期間去世。

      王之渙"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寫詩,多引為歌詞,常與王昌齡、高適等詩人互相唱和,名動一時。他尤善五言詩,以描寫邊塞風光為勝,是浪漫主義詩人。靳能《王之渙墓志銘》稱其詩"嘗或歌從軍,吟出塞,曒兮極關(guān)山明月之思,蕭兮得易水寒風之聲,傳乎樂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現(xiàn)存僅有六首絕句,其中三首邊塞詩。他的詩以《登鸛雀樓》、《涼州詞》為代表作。章太炎推《涼州詞》為"絕句之最":"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注釋】:

     、龠@是一首旨在寫涼州險僻,守邊艱苦的邊塞詩。②萬仞:一仞八尺,萬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③羌笛:西漢羌人所制的一種管樂器,有二孔。楊柳:指《折楊柳》曲,是一種哀怨的曲調(diào)。④玉門關(guān):關(guān)名,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翻譯】:

      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像與白云連在一起,

      玉門關(guān)孤零零地聳立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折楊柳》去埋怨春光遲遲呢,

      原來玉門關(guān)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賞析】:

      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xiāng)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xiāng)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diào),充分表現(xiàn)出盛唐詩人的豁達廣闊胸懷。

      首句“黃河遠上白云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去,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huán)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zhèn)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后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huán)境。

      在這種環(huán)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diào)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傲迸c“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备柚刑岬搅诵腥伺R去時折柳。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為流行。于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lián)系,F(xiàn)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diào)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于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diào)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diào)呢?要知道,玉門關(guān)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并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兩行,明代的楊慎認為其含有諷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詩話》中言:“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作者寫那里沒有春風,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華帝都的最高統(tǒng)治者不體恤民情,置遠出玉門關(guān)戍守邊境的士兵于不顧。中國古代詩歌向來有“興寄”的傳統(tǒng),更何況“詩無達詁”,我們認為讀者未嘗不可這樣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確有此意。具體這兩句的解釋:既然春風吹不到玉門關(guān)外,關(guān)外的楊柳自然不會吐葉,光 “怨”它又有何用?

    【王之渙《涼州詞》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王之渙《涼州詞》閱讀訓(xùn)練附答案04-10

    王之渙《涼州詞》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04-19

    涼州詞王之渙11-25

    《涼州詞》王之渙03-24

    《出塞(涼州詞)》王之渙04-14

    王之渙《涼州詞》賞析04-18

    涼州詞古詩王之渙11-17

    王之渙涼州詞的故事11-25

    王之渙的《涼州詞》賞析11-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 | 亚洲a级在线观看 | 久久这里国产综合精品 | 漂亮人妇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福利 | 亚洲成AV人影院在线观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