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滁州西澗的詩情

    時間:2024-09-14 18:08:39 韋應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韋應物滁州西澗的詩情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韋應物滁州西澗的詩情,歡迎閱讀參考!

      滁州西澗——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滁州:在今安徽滁縣以西。

      西澗:在滁縣城西,俗名稱上馬河,在滁州縣城西。據歐陽修說,西澗無水,大約在宋時即已淤塞。

      憐:愛憐。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黃鸝:即黃鶯。

      深樹:樹叢深處。

      野渡:荒僻的渡口。

      令人憐愛的空谷幽草默默地生長在澗邊,歡快的黃鸝在幽深的山林中婉轉啼鳴。春潮伴著暮雨急急地涌來,只有孤獨的小船橫在荒漠的渡口。

      韋應物(737-約789),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人。唐玄宗時,曾在宮廷中任“三衛郎”,后任滁州、江州、蘇州等地刺史。作品有《韋蘇州集》。

      這首詩是作者在任滁州刺史任上所寫,即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是一首山水詩的名篇,也是韋應物的代表作之一。寫的是詩人暮春郊游之所見所感。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寫的是春光明媚的晴天白日所見所感。勝春時節,群芳已過,詩人閑行至澗,但見芳草萋萋,甚是鐘愛,因而才有“獨憐幽草”。“幽草”雖然不及嫵媚嬌艷鮮花,但它那既不甘寂寞,又不趨時悅人的品格,恰恰贏得了詩人的喜愛。“獨憐”一詞,感情色彩濃郁,是詩人別有會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閑適恬淡的心境。古之賢人常以花草自喻,宋代理學家周敦頤“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之說,當與“獨憐幽草”異曲同工。如果說“獨憐幽草澗邊生”寫的是靜景,那么“上有黃鸝深樹鳴”則寫的動景。樹叢深處鶯啼婉囀,顯然是在說明那一天是個春光明媚的日子,是個響晴天兒。另外,草是“幽”的,“黃鸝”是在“深樹”婉轉啼鳴,一靜一動,一幽一鳴,寫出了詩人隨緣自適、怡然自得的開朗和豁達。

      藝術“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集中筆墨寫荒津野渡傍晚陰雨是的景色。在這里,作品筆鋒一轉,與上文構成了鮮明的對比。上文是澗邊“幽草”茂盛,“深樹”“黃鸝”啼鳴,好一派明媚春光;而此處無人的“野渡”原本小舟“自橫”,卻又偏偏趕上“晚來”“春潮帶雨”,給人的感受可想而知。不過詩人要表現的情懷并非悲涼和傷感,細細品味,不難看出“春潮帶雨晚來急”從某種程度上卻又滲透著某種希望與寄托,“野渡無人舟自橫”之“自橫”也有自愛,自賞意蘊

      這首在結構安排上對比鮮明,別具匠心,在感情表達方面也不乏獨到之處。前兩句“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環境鮮明、歡快而又幽深、寧靜;“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又構成典型環境,與下文形成因果關系;“急”與“自”兩字互為照應,準確地表達出詩人內心的情感意識,把描寫客觀景物和抒發內心感受抒情巧妙地融為一體,含蓄而又明了。

    【韋應物滁州西澗的詩情】相關文章:

    韋應物滁州西澗07-13

    韋應物的滁州西澗07-31

    滁州西澗韋應物譯文06-22

    韋應物滁州西澗的鑒賞07-11

    韋應物滁州西澗的意思08-22

    韋應物滁州西澗的賞析06-24

    滁州西澗韋應物賞析07-29

    韋應物滁州西澗譯文10-19

    韋應物《滁州西澗》教案10-10

    滁州西澗 韋應物全文拼音11-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特级婬片女子高清视频国产 | 日本最新免费的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肉片AV网站免费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另类一区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精品 | 玩弄丰满少妇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