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除夜

    時間:2024-07-04 16:08:21 文天祥 我要投稿

    文天祥除夜

    文天祥除夜1

      原文: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文天祥詩詞《除夜》鑒賞:

      此詩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過的最后一個除夕夜。這一首詩,詩句沖淡、平和,沒有“天地有正氣”的豪邁,沒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現出大英雄欲與家人共聚一堂歡飲屠蘇酒過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一絲寂寞、悲愴的情緒。恰恰是在丹心如鐵男兒這一柔情的'剎那,反襯出勃勃鋼鐵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實性,這種因親情牽扯萌發的“脆弱”,更讓我們深刻體味了偉大的人性和錚錚男兒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詩,沒有雕琢之語,沒有瑣碎之句,更無高昂的口號式詠嘆。可是,我們仍舊感到心靈的一種強烈震撼。無論時光怎樣改變,無論民族構成如何增容擴大,無論道德是非觀念幾經嬗變,文天祥,作為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作為忠孝節義人格的偉大圖騰,萬年不朽,顛撲不滅,仍會是在日后無數個世代激勵一輩又一輩人的道德典范。

      《除夜》詩人文天祥簡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末期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19歲時獲廬陵鄉校考試第一名,理宗寶祐四年(1256年)中選吉州貢士。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初名云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后,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中狀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

      二十歲考取進士第一,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德祐元年(1275年)聞元兵東下,在贛州組織義軍,入衛臨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出使元軍議和,被扣留。后于鎮江脫險,流亡至通州(今江蘇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與張世杰、陸秀夫等堅持抗元。1278年被俘,后來被押送到大都(今北京),在監獄關了三年。元軍屢次勸他投降,都被他堅決拒絕了。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就義,時年四十七。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最終失敗。1276年奉詔入福州,任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往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籌餉以繼續抗元戰爭。秋,元軍攻入福建,端宗被擁逃海上,在廣東一帶乘船漂泊。1279年被俘,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與陸秀夫、張世杰被稱為“宋末三杰”。

    文天祥除夜2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5~16題。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注】①作于公元1281年除夕,文天祥因兵敗已被扣押三年。

      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兩首作品都作于除夕之夜,兩自詩歌的語言都是質樸易懂。文詩情感充沛,動人心魄;高詩精煉含蓄,慷慨悲壯。

      B、文詩抒發詩人除夕夜孤寂寥落的心情。詩人已接受“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事實,與“留取丹心照汗青”所抒慷慨之情不同。

      C、屠蘇:酒名,除夕夜喝屠蘇酒寓意吉祥長壽。“未央”意為/“未盡/“,詩人此刻深陷,囹圄獨過除夕,對與家人團圓已不抱期望。

      D、“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與杜甫的*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一樣,用了對寫法把深摯的情思抒發的更為婉曲含蓄。

      16、這兩首詩抒發的情感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

      15、A(高詩的情感并不會慷慨悲壯,高適用語質樸淺近而寓意深微悠遠。)

      16、(1)相同之處:這兩首詩歌都表達了詩人中除夕之夜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文詩中詩人除夕守夜,通宵未眠,深陷牢房已有三年之久,在除夕夜中表達了對家人的無限思念,想與家人共聚一同歡飲屠蘇酒的團圓愿望。高詩則通過對寫法(側面虛寫的手法),不直接寫自己思念故鄉,而是寫故鄉親人中除夕夜思念千里之外的“我”,更能體現出高適中除夕合家團圓的時刻對故鄉親人的無限思念之情。

      (2)不同之處:①文詩中,詩人悲而不屈,仍有為國捐軀的豪邁之情。文天祥感慨之前遭遇種種挫折,歷盡各種艱險,還時刻關心著祖國安危,愿意為國捐軀,而此刻自己又被敵人扣押,深感復國無望,挽救祖國已無能為力。

      ②高詩中,詩人中除夕之夜孤身一人中旅館無法入睡,體味到的是生命的'孤苦。高適將“霜驗“的生命體驗至于“明朝又一年”這一時間流逝的臨界點,將生命有限的無奈與故鄉干里的空間阻隔對應,含蓄地表達了生命新舊交替的哲理。

      (以上三點每點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文天祥除夜】相關文章:

    除夜宋代文天祥賞析01-29

    文天祥簡介_文天祥的詩10-19

    除夜閱讀答案01-28

    除夜閱讀答案10-14

    《除夜作》詩意賞析05-06

    浣溪沙庚申除夜賞析06-13

    《浣溪沙·庚申除夜》鑒賞05-20

    描寫冬天的古詩:《除夜》10-27

    古詩白居易寫的除夜10-13

    文天祥介紹04-1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太爽少妇免费视频 | 亚洲第一区久久丁香 | 亚洲人成网站综合 | 在线不卡AV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