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閱讀答案
溫庭筠的《題盧處士山居》通過山居景色的描寫,反映主人公人品的高潔及作者對他的景慕之情。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題盧處士山居原文
溫庭筠
西溪問樵客,遙識主人家。
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隨雨暗,一徑入云斜。
日暮鳥飛散,滿山蕎麥花。
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閱讀答案一
(1) 二、三兩聯寫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現了山居景物怎樣的特點?(4分)
(2)) 這首詩表現了處士怎樣的生活情趣和詩人什么樣的感情?(4分)
參考答案
(1)兩聯遠近角度不同。二聯寫的是樹、石、泉、沙,為一路所見,是近景。三聯寫的是雨中的山峰、入云的山路,為遠望所見,是遠景。(扣住遠景、近景,得2分)兩聯展現了山居景象幽僻清靜、闊大深遠的特點。(2分)
(2)追求遠離塵世的古樸高潔的生活,表現作者對山居者的生活及人品無限景慕的感情。(扣住古樸、高潔得2分,扣住無限景慕得2分,共4分)
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閱讀答案二:
(1)試分析本詩的頷聯或頸聯,對景物描寫的特點作具體的分析。
(2)通過詩中的景物描寫,你可以看出“盧岵山居”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從中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3)請賞析頷聯 與頸聯在寫景上的差異。(3分)
(4)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這首詩采用什么手法寫景,表達了什么情感?請對此加以分析。(4分)
(5)試分析本詩的頷聯或頸聯景物描寫的特點。(3分)
(6)這首詩中,作者用什么手法,刻畫了盧岵怎樣的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5分)
參考答案:
(1)頷聯寫作者赴山居途中所見,是近景。蒼蒼古樹生長于石縫之中,仿佛與石連為一體;泉水湍急而清澈,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見。這兩句形象地描繪了山中特有的景物,表現了山居環境的古樸、清幽。 或:頸聯寫作者在山中看到的遠景。一場春雨悄然而至,眾多的山峰在雨中顯得幽暗;山中云霧彌漫,那通往山居的小路彎彎曲曲延伸到云霧深處。這兩句描繪了山居環境的高峻、幽深、奇特。
(2)“盧岵山居”地處高峻、偏僻的深山之中,風光優美,環境清幽,遠離塵世。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山居的傾慕之意,對山居主人的贊許之情。
(3)(3分)頷聯寫一路所見,是近景。意境高古、清幽(或“幽雅");頸聯寫入望的遠景。景象闊大、幽渺(或“幽深")。[要點:①近遠景之別,②意境(效果)之別。答對1點得2分,答對2點得 3分]
(4)(4分)這首詩采用側面烘托的手法(1分),通過對盧岵處士山居景色的描寫,反映盧蛄生活的古樸和人品的高潔,以及作者的景慕之情。(3分)(答對手法1分;答對“盧岵形象”、“作者感情”中1項得2分,答對2項得3分)
(5)頷聯寫作者赴山居途中所見,是近景。(1分)蒼蒼古樹生長于石縫之中,仿佛與石連為一體:泉水湍急而清澈,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見。(1分)這兩旬形象地描繪了山中特有的景物,表現了山居環境的古樸、清幽。(1分)或:頸聯寫作者在山中看到的遠景。(1分)一場春雨悄然而至,眾多的山峰在雨中顯得幽暗;山中云霧彌漫,那通往山居的小路彎彎曲曲延伸到云霧深處。(1分)這兩句描繪了山居環境的高峻、幽深、奇特。(1分)
補充說明:原詩“千風隨雨暗”應為“千峰隨雨暗”。如未更改,可將答案中的“山峰”改為“千風”之意亦可。答出風雨之中環境幽暗即可。
(6)襯托。(1分)對盧岵山居清幽景色的描寫,反映其生活的古樸,人品的高潔。(1分)
描寫滿山的養麥花,顯出一片潔白,與處士山居風光相映,使讀者對盧岵處士生活的古樸和人品的孤高有一個深刻的印象。(2分) 表達了作者對處士的景慕之情。(1分)
拓展閱讀: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賞析
《題盧處士山居》是唐代詩人溫庭筠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通過對盧岵處士山居景色的描寫,反映處士人品的高潔及作者的景慕之情。
這首詩沒有直接寫盧岵,也沒有直接寫作者的心情,而是只寫盧岵處士山居的景致。通過山居景色的描寫,反映其人品的高潔及作者的仰慕之情。
一、二兩句是說先向砍柴的人打聽盧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遠遠地認準方向走去。通過“問樵客”、“遙識”的寫法,暗示出盧岵山居的幽靜。作者不稱砍柴的人為樵子、樵夫,而稱之為“樵客”,意味著這個砍柴者并非俗人,這對于詩的氣氛也起著一定的渲染作用。
三、四兩句寫一路所見,是近景。古樹老根纏石,仿佛它天生是連著石頭長起來的。湍急清澈的泉水,把面上的浮土、樹葉沖走了,露出泉底的沙子來,更顯得水明沙凈。這兩句形象地描繪了幽僻山徑中特有的景致和色彩,而與此相應,作者用的是律詩中的拗句,“老”字和“清”字的平仄對拗,在音節上也增強了高古、清幽的氣氛。
五、六兩句寫入望的遠景。“千峰”言山峰之多,因在雨中顯得幽暗,看不清楚。“一徑入云斜”和“千峰隨雨暗”對照,見得那通往盧岵山居小路的高峻、幽深,曲曲彎彎一直通向煙云深處。這兩句改用協調的音節,一方面是為了增加變化,一方面也是和寫遠景的闊大相對應的。
七、八兩句又改用拗句的音節,仍是和通篇突出山居景物的特殊色彩相適應的。而寫景物的特殊色彩又是為了寫人,為了襯托古樸高潔的“處士”形象。“ 蕎麥”是瘠薄山地常種的作物,春間開小白花。在日照強烈的白天里,小白花不顯眼,等到日暮鳥散,才顯出滿山的蕎麥花一片潔白。蕎麥花既同描寫處士的山居風光相適應,同時,也說明處士的生活雖然孤傲高潔,也并非和人世完全隔絕;借此又點明了作者拜訪的季節——春天。
全詩的層次非常清楚, 景物寫得雖多而錯落有致 。更重要的是通過景物的特殊色彩,使讀者對盧岵處士生活的古樸和人品的孤傲高潔有一個深刻的印象。作者的這種比較特殊的表現手法,應該說是很成功的。
創作背景
在某一年春天,溫庭筠乘興訪求盧岵處士,等到日暮還沒有見到盧處士,因而在盧處士居所題寫此詩。其具體作年不詳。
賞析
首聯兩句通過“問樵客”、“遙識”的寫法,暗示出盧岵山居的幽僻。作者不稱砍柴的人為樵子、樵夫,而稱之為“樵客”,意味著這個砍柴者并不是俗人,這對于詩的氣氛也起著一定的渲染作用。詩從“西溪問樵客”開篇,頗類似賈島的“松下問童子”,用問答的方式開篇,是為了追求生動活潑的效果。這種問答形式使詩情頓生波瀾,起伏蕩漾,讀來輕松自然;若改用直接議論抒情,會有些板滯沉悶。詩人是古代的追隱一族,訪尋隱居深山的盧岵,特別渴望見到這位深山高士,暗示了他對山居生活的傾慕之意,對山居主人的贊許之情。
頷聯兩句寫一路所見,是近景。這兩句形象地描繪了幽僻山徑中特有的景物和色彩。而與此相應,作者用的是律詩中的拗句,“老”字和“清”字的平仄對拗,在音節上也加強了高古、清幽的氣氛。
頸聯兩句寫入望的遠景。“千峰”言山峰之多。“一徑入云斜”和“千峰隨雨暗”相對照。這兩句改用協調的音節,一方面是為了增加變化,一方面也是和寫遠景的闊大相適應的。
中間兩聯主要用了“古樹”、“急泉”、“千峰”、“暗雨”、“小徑”等意象,描寫了盧岵山居的景色。近看古木參天,巖石嶙峋,急湍甚箭,白沙歷歷;遠眺千峰林立,云暗雨密,小徑蜿蜒,斜入云煙。一幅高峻幽深甚至有些晦暗的畫面,寫出了處士盧岵遠離塵囂、深藏不露的特點。這兩聯不單單是寫景,還暗示了詩人一路尋找盧岵的蹤跡,從入山問樵客,目標明確,然后一路穿林涉泉,翻山越嶺,一直走到夕陽西下,鳥亦倦飛而知還,詩人卻還未尋到盧岵的居處,頗有疲倦欲返的無奈、焦慮。這兩聯也不單單是暗示了詩人尋找的蹤跡,更含蓄地表達了詩人一種追求的境界。眾山尋他千百度,苦苦求索而不得,焦慮萬分,為的是反襯結尾驀然回首,發現滿眼都是明艷的蕎麥花,表達了一種開悟的心理經驗,這種精神歷程有頗為廣泛的意義。
尾聯兩句又改用拗句的音節,仍是和通篇突出山居景物的特殊色彩相適應的。而寫景物的特殊色彩又是為了寫人,為了襯托古樸高潔的“處士”形象。“蕎麥”是瘠薄山地常種的作物,春間開小白花。在日照強烈的白天里,小白花不顯眼,等到日暮鳥散,才顯出滿山的蕎麥花一片潔白。蕎麥花既和描寫處士的山居風光相適應,同時,也說明處士的生活雖然孤高,也并非和人世完全隔絕;借此又點明了作者造訪的季節是春天。
如果從單純的寫景角度講,詩人如果一味寫幽靜則意境容易晦暗、陰冷,所以,結句“滿山蕎麥花”,使詩中景物于幽靜中又添了幾分明媚。古人也慣用“以景結情”的方法來收尾,但此詩結句不僅僅是寫景,更是詩人人生態度的一種象征。詩人為拜見處士而苦苦尋了一天,結果連處士的影子也沒有見到,按理說應當心情沮喪,乘興而來,掃興而去。然而詩人卻沒有沮喪,心情反而若滿山蕎麥花似的一片明朗,象征悟到人生真諦后,心地明朗,若蕎麥花一般生機勃勃。
這樣的精神歷程頗似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總結的“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然要經過的三種境界。如果沒有確定不移的人生目標,如果沒有九死不悔的苦苦尋找,詩人就不會有“滿山蕎麥花”的當下頓悟。詩人認識自我與認識處士是同時完成的,在堅持要認識山居處士的迷失中,歷經種種周折,承受種種磨練之后,豁然開悟,獲得一種精神自由,境界升華。隱士就是隱士,恬然自安,訪客難見也是正常。何況,人生也無所謂掃興不掃興,只要隨遇而安,到處都有好景色,到處都有好心情。在尋找處士的過程中,詩人發現了內心,也尋找到了自己精神的歸宿。
全詩的層次非常清楚,景物寫得雖多而錯落有致。更重要的是通過景物的特殊色彩,表現了盧岵處士生活的古樸和人品的孤高。作者的這種比較特殊的表現手法,應該說是很成功的。
作者簡介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溫八吟”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并稱“溫韋”。現存詩三百多首,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箋注》等。
【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09-15
《題盧處士山居》溫庭筠01-11
《題盧處士山居》 溫庭筠11-08
溫庭筠 《題盧處士山居》08-28
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賞析10-31
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譯文09-16
《處士盧岵山居》溫庭筠的唐詩鑒賞10-30
《望羅浮》《處士盧岵山居》的閱讀答案08-04
溫庭筠《處士盧岵山居》全詩翻譯賞析11-19
溫庭筠《早秋山居》閱讀答案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