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中心經典學習第十九天

    時間:2024-10-30 09:26:51 心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學術中心經典學習第十九天

      《黃帝內經》第七天

    學術中心經典學習第十九天

      【原文】8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注釋】

      1.中央生濕:長夏六月,土潤褥暑,大雨時行,陽上薄陰,故生濕。

      2.溫生土:土,指五行的土氣。在天之濕氣,化生在地的土氣。張介賓注:“濕潤則土氣王而萬物生。”

      3.土生甘:《尚書·洪范》:“土愛稼稿,稼稿作甘。”鄭玄注云:“甘味生于百谷,是土之所生,故甘為土之味。”王冰注:“凡物之味甘者,皆土氣之所生也。”

      4.甘生脾:甘味養脾,故甘生脾。

      5.脾生肉:吳蓖注:“脾之精氣養肉。”

      6.肉生肺:肉,指脾。肉生肺,即脾生肺,是五臟之氣自相資生。

      7.脾主口:《靈樞·脈度》篇說:“脾氣通于口,脾和則口能知五谷矣。”故口為脾竅而脾主口。

      8.其在天為濕:陰陽五行變化,在天之六氣為濕氣。

      9.在地為土:陰陽五行變化,在地之五行則為土氣。張琦注:“濕者土之氣,土者濕之質。”

      10.在體為肉:體之有肉,猶地之有土,故張介賓說:“肉屬眾體之土”。

      11.在藏為脾:脾屬五行之土,故在臟為脾。

      12.在色為黃:黃為土之色。王冰注:“象土之色。”

      13.在音為宮:宮,五音之一。王冰注:“宮謂土音,大而和也。”

      14.在聲為歌:張志聰注:“脾志思,思而得之,則發聲為歌。”

      15.在變動為哆:哆,呢逆。吳良注:“脾氣作逆,名曰哆。”

      16.思傷脾,怒勝思:張介賓注:“脾土為思,過則傷脾。怒為肝木之志,故勝脾土之思,怒則不思,是其征也。”

      17.濕傷肉,風勝濕:王冰注:“脾主肉而惡濕,故濕勝則肉傷。風為木氣,故勝土濕。”

      18.甘傷肉,酸勝甘:肉,《素問·天元紀大論》作“脾”。甘味太過則自傷。酸為木之味,木勝克土,故勝土之甘。

    【學術中心經典學習第十九天】相關文章:

    《九天神眼》閱讀答案05-07

    內經的學術價值07-01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六 十住品第十五08-16

    《黃帝內經》的學術價值01-04

    伊索寓言第十卷全集09-28

    《張愛玲傳》第十二章《流言》09-14

    易經白話版第十卦《履卦》08-26

    通用學術英語課文翻譯資料06-28

    西游記第十七主要內容09-17

    沈從文《邊城》的中心賞析06-0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a | 亚洲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网 |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 亚洲精品揄拍自拍第一页 | 亚州中文精品有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