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jīng)名言名句

    時間:2024-09-08 13:36:32 易經(jīng) 我要投稿

    易經(jīng)名言名句大全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說的,寫的,歷史紀錄的,經(jīng)過實踐所得出的結(jié)論或建議,以及警世的比較有名的言語。你知道都有哪些類型的名言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易經(jīng)名言名句大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易經(jīng)名言名句大全

      易經(jīng)名言名句1

      1、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2、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3、君子以遏揚善,順天休命。

      4、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5、人之所助者,信也。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7、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8、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9、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11、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12、君子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

      1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14、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15、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16、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17、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

      18、謙謙君子,用涉大川。

      19、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也。

      20、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

      21、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

      22、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23、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24、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25、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26、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yè)。

      27、一陰一陽之謂道。

      28、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29、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30、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31、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32、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33、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

      34、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35、《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36、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38、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39、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40、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41、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

      42、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43、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

      44、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45、君子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

      46、天地閉,賢人隱。

      47、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

      48、君子以果行育德。

      49、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50、君子以作事謀始。

      易經(jīng)名言名句2

      1.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刑,高下之相盈,音聲之相和,先后之相隨,恒也。

      【譯文】有和無互相轉(zhuǎn)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xiàn),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后互相接隨——這是永恒的。

      2.不知常,妄作兇。

      【譯文】不認識事物的運動變化規(guī)律,盲目亂干、胡作非為,就會出現(xiàn)兇險。

      3.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譯文】因為大道廢棄了,才提倡(有了)“仁義”。聰明智慧(逐權(quán)奪利、投機取巧的心機)出現(xiàn)了,有了狡詐和虛偽。家庭六親之間不和睦了,才需要推崇孝慈。國家昏亂了,才出現(xiàn)貞節(jié)、忠誠之臣。

      4.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譯文】委曲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敝舊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貪多反而迷惑。

      5.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譯文】狂風刮不到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譯文】踮起腳尖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躍起大步想要快走,反而行走不快。

      7.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譯文】輕舉就會失去自身存在的根本,狂躁妄為就會失去主控的權(quán)能。

      8.物壯則老。

      【譯文】事物強壯了就趨于老化。

      9.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譯文】正因為他不自以為偉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偉大、完成它的偉大。

      10.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譯文】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chǔ)。

      11.固至譽無譽。

      【譯文】最高的榮譽無須贊美稱譽。

      12.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譯文】天下萬物產(chǎn)生于看得見的有形質(zhì),看得見的有形質(zhì)產(chǎn)生于看不見的無形質(zhì)。

      13.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譯文】萬物背陰而向陽,并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蕩交沖下而成新的和諧體。

      14.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譯文】天下最柔弱的東西,騰越穿行于最堅硬的東西中。

      1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譯文】最完滿的東西好似欠缺,但它的作用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似空虛,但它的作用不會窮盡。

      最正直的東西好似枉屈,最靈巧的東西好似笨拙,最卓越的辯才好似不善言辭。不停地動作可以戰(zhàn)勝寒冷,安靜能克服暑熱,清靜無為才能統(tǒng)治天下。

      16.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譯文】災禍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災禍藏伏在它的里面。誰能知道究竟是災禍呢還是幸福呢?它們并沒有確定的標準。正忽然轉(zhuǎn)變?yōu)樾暗模坪鋈晦D(zhuǎn)變?yōu)閻旱摹?/p>

      17.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譯文】以無為的態(tài)度去有所作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處理事物,以恬淡無味當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實現(xiàn)遠大要從細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難事,一定從簡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從微細的部分開端。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終不貪圖大貢獻,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輕易發(fā)出諾言的,必定很少能夠兌現(xiàn)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遭受很多困難。因此,有道的圣人總是看重困難,所以就終于沒有困難了。

      18.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譯文】局面安定時容易保持和維護,事變沒有出現(xiàn)跡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物細微時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發(fā)生以前就處理妥當;治理國政,要在禍亂沒有產(chǎn)生以前就早做準備。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19.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譯文】人們做事情,總是在快要成功時失敗,所以當事情快要完成的時候,也要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

      20.禍莫大于輕敵。

      【譯文】禍患再沒有比輕敵更大的了。

      21.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譯文】自然的規(guī)律是,不斗爭而善于取勝;不言語而善于應承;不召喚而自動到來,坦然而善于安排籌劃。自然的范圍,寬廣無邊,雖然寬疏但并不漏失。

      22.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譯文】所以堅強的東西屬于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于生長的一類。

      23.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譯文】自然的規(guī)律,是減少有余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供奉給有余的人。那么,誰能夠減少有余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

      易經(jīng)名言名句3

      1.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譯文】不恃己能、不居功。由于不居功,所以其功勞不會失去。

      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譯文】把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護了自己的性命。不正是因為他對自己的無私?反而可以更好地成就他自己。

      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譯文】上好的行為典范就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之爭,

      4.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最善的人的所作所為正因為不爭,所以沒有過時。

      5.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譯文】金玉滿堂,誰能守藏?富貴而驕橫,自埋禍殃。功成身退,是最應該奉行的行為準則。

      6.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

      【譯文】因此,圣人致力于基本的維生事務(wù),不耽樂于感官的享樂。

      7.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譯文】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恐,把寵辱這樣的大患看得和自身生命一樣重要。

      8.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譯文】正因為他不自滿,所以能去故更新。

      9.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譯文】保持純樸的本性,減少私心雜欲。

      10.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譯文】因為他不執(zhí)著于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把他作為對立面而與他爭。

      11.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譯文】所以,善人,可以作為不善人的師范;不善人,又可以作為善人的借鑒。

      12.知其雄,守其雌。

      【譯文】雖深知什么是雄強,卻安守于雌柔取態(tài)而處事。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譯文】了解別人叫做明智,能認識自己才是聰明。戰(zhàn)勝別人的叫做有力量,戰(zhàn)勝自己才是強者。知道滿

      足就是富有,堅持力行就是有志。

      14.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而之。

      【譯文】上士聽了傳道言談,勤勉行證;中士聽了傳道言談,似有所動,但終無所得;下士聽了傳道言談,

      大加嘲笑。

      15.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譯文】過分的愛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價;過于積斂財富,必定會遭致更為慘重的損失。

      16.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譯文】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貪得的欲望。知道到滿足的人,永遠是滿足的。

      17.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譯文】塞住欲念的孔穴,閉起欲念的門徑,終身都不會有煩擾之事。如果打開欲念的孔穴,就會增添紛

      雜的事,終身都不可救治。

      18.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

      【譯文】善于建立自身道德的人不會動搖,善于秉持自身道德的人不會喪失信心。

      19.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譯文】道德涵養(yǎng)渾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嬰孩。

      2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譯文】聰明的智者不多說話,只有總想表現(xiàn)自己、欲示己能的人,才夸夸其談,而這種人才是“不知”之人。

      21.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譯文】我有三件法寶執(zhí)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儉嗇;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22.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譯文】善于帶兵打仗的將帥,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輕易被激怒;善于勝敵的人,不與敵人正面沖突;善于用人的人,對人表示謙下。

      23.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譯文】知道自己還有所不知,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沒有缺點,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正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所以,他沒有缺點。

      24.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譯文】因此,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己表現(xiàn);有自愛之心也不自顯高貴。

      25.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譯文】因此,圣人做成了什么并不執(zhí)為仗恃,成就了什么并不居功自矜,他不愿意使自己顯得過分突出。

      26.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譯文】自然規(guī)律對任何人都沒有偏愛,永遠幫助有德的善人。

      2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譯文】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guī)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圣人的行為準則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別人爭奪。

      易經(jīng)名言名句4

      1.為無為,則無不治。

      【譯文】以“無為”的方式治理政事,就沒有不天下太平的。

      2.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譯文】天地無所謂仁愛之心,把萬物都當作"芻狗"來看待;圣人也不執(zhí)求仁愛之心,把百姓也當作"芻狗

      "來看待。

      3.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譯文】政令越是繁多,越是行不通、失敗的越快,不如持守虛靜。

      4.悠兮,其貴言。

      【譯文】最好的'統(tǒng)治者是悠閑的,他很少發(fā)號施令。

      5.希言自然。

      【譯文】少發(fā)圣言號令擾民,就可以任運自然。

      6.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故無失。

      【譯文】因此圣人不妄為,所以不會失敗;不妄執(zhí),所以不會被拋棄。

      7.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譯文】治理天下就要立制度而定名分,名分既已有了,就要知道適可而止,知道適可而止就可以避免危險。

      8.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譯文】想要收束它,必須暫且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須暫且增強它;想要廢黜它,必須暫且興舉它;想要執(zhí)取它,必須暫且給予它。

      9.治大國,若烹小鮮。

      【譯文】治理大國,好像煎烹小魚那樣,不要經(jīng)常翻弄。

      10.大國者下流也,天下之交也。

      【譯文】大國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樣,使天下百川河流交匯在這里。

      11.是以圣人欲上民,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以其身后之。

      【譯文】因此,圣人要領(lǐng)導人民,必須用言辭對人民表示謙下,要想領(lǐng)導人民,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后面。

      12.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譯文】因為他不與人民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13.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譯文】當人民不畏懼統(tǒng)治者的威壓時,那么,可怕的禍亂就要到來了。

      1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譯文】人民不畏懼死亡,為什么用死來嚇唬他們呢?

      易經(jīng)名言名句5

      1、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支配言行,言行決定命運。

      2、男孩子長大了,就想離開家,女孩子長大了,就想建個家。

      3、放縱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禍害,論談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不知自己的過失是最大的愚癡

      4、在不知足的人那里,幸福也會變成痛苦。

      5、步入社會,第一件事就要學會吃虧。

      6、忍是成功之母,怒是失敗之源。

      7、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

      8、有人群的地方,要看住自己的嘴,自己獨處的時候,要看住自己的心。

      9、善良的人,就不曉得怨恨人,:沒有私心的.人,也不懂得發(fā)脾氣。

      10、不應該占的便宜而硬要去占,這是虧本:能占的便宜而不去占,這是存款。

      11、善念是人們一切安樂的因緣。

      12、要懂得收心,不要讓心隨著外境跑,否則不但累,而且也很危險。

      13、因為你不是金錢,所以你就沒有必要去討好每個人的喜歡。

      14、知錯改錯。就是自己在救自己。

      15、痛苦和不幸在等待著那些失去了良心而不知道著急的人。

      16、不要輕易的給人下定結(jié)論,因為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性。

      17、我們常常會原諒那些使我們討厭的人,卻不能原諒那些討厭我們的人。

      18、女人的嫉妒大多與容貌、衣著和財產(chǎn)有關(guān):男人的嫉妒大多與才能有關(guān)、力量和職位有關(guān)。

      19、固執(zhí)就是愚蠢,愚蠢會敗壞一切事情。

      20、人最喜歡相信的,是自己,最容易欺騙的,也是自己。

      21、你能舍棄一切,你就是一切的主人,你不能舍棄一切,那么你就是一切的奴隸。

      22、隨順自己的煩惱,就是任由命運對自己的宰割。

      23、自己折磨比任何外來的傷害都要痛苦,因為它一分一秒也不肯停歇。

      24、幫助了別人還有求回報的念頭,那就如同實景交易,毫無美德可言。

      25、夫妻之爭,永遠沒有勝利者,永遠是兩敗俱傷。

      27、心無所貪,何必奉承,心無邪念,何必恐懼。

      28、貪欲就像洪水猛獸,會使你原本聰明的頭腦變得昏庸,原本善良的心腸變得兇殘,原本患難與共的朋友變成敵人,甚至兄弟反目,父子為仇,最后會把你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會壞掉。

      29、有些人屢屢上當受騙,不是他不知道那是陷阱,而是應為他忍受不了那占便宜的驅(qū)使和誘惑。

      30、欺凌弱者,是件很丟人的事。

      31、痛苦產(chǎn)生于執(zhí)著,執(zhí)著產(chǎn)長生于不平等,不平等產(chǎn)生于分別。所以,人只要還有是非好壞高下的分別心,痛苦就不會停止。

      32、遇事能忍,便是占了個大便宜。

      33、惡念不生,禍殃自然就會遠離。

      34、吹捧也能殺人,而且還能讓死者至死不覺。

      35、逝去的愛情都是假的,所以應該歌唱,而不是哭泣。

      36、當你心中升起煩惱的時候,首先受到傷害的是你自己。

      37、當你嫉妒甚或仇視別人的時候,你已經(jīng)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對方了。

      38、能夠認識自己的缺點,叫做覺悟,能夠改正自己的缺點,叫做智慧。

      易經(jīng)名言名句6

      1、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觀刈麥》

      2、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輕肥》

      3、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買花》

      4、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上陽白發(fā)老人》

      5、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賣炭翁》

      6、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暋R寡?/p>

      7、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長恨歌

      8、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琵琶行

      9、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10、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賦得古原草送別

      11、忽憶古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jīng)鲋荨M钍蛔響浽?/p>

      12、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望驛站

      13、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春夜

      14、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舟中讀元九詩

      15、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放言五首其三

      16、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大林寺桃花

      17、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南浦別

      18、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夜箏

      19、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暮江吟

      20、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錢塘湖春行

      21、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杭州春望

      22、閑征雅令窮經(jīng)史,醉聽清吟勝管弦。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后期

      23、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春燕啄春泥。錢塘湖春行

      易經(jīng)名言名句7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象》

      2、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而無咎矣。《乾·文言》

      3、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各從其類也。《乾·文言》

      4、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相》

      5、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坤·文言》

      6、君子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坤·文言》

      7、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蒙·彖》

      8、君子以果行育德。《蒙·象》

      9、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否·象》

      10、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謙·彖》

      11、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謙·象》

      12、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蠱·上九》

      13、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大畜·象》

      14、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大過·象》

      15、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家人·象》

      16、君子以反身修德。《蹇·象》

      17、見險而能止,智矣哉。《蹇·彖》

      18、君子以懲忿窒欲。《損·象》

      19、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益·象》

      20、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升·象》

      21、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困·彖》

      22、君子以恐懼修省。《震·象》

      23、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彖》

      24、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艮·象》

      25、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豐·彖》

      26、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既濟·象》

      27、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系辭上》

      28、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系辭上》

      29、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系辭上》

      30、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與於此。《系辭上》

      31、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yè)。《系辭上》

      32.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系辭上》

      33.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yè)。《系辭上》

      34.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yè),以斷天下之疑。《系辭上》

      35.探賾索隱,鉤深致遠。《系辭上》

      36.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寶曰位。《系辭下》

      37.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系辭下》

      38.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系辭下》

      39.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系辭下》

      40.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以惡小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最大而不可解。《系辭下》

      41.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42.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shù)往者順,知來者逆。《易經(jīng)·說卦傳》

      43.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易經(jīng)·說卦傳》

    【易經(jīng)名言名句】相關(guān)文章:

    易經(jīng)名句名言110句09-14

    曾仕強易經(jīng)名言大全05-31

    易經(jīng)中的名言警句02-17

    《易經(jīng)》經(jīng)典名言警句170句06-25

    易經(jīng)的奧秘:易經(jīng)與家庭04-03

    易經(jīng)的智慧之《易經(jīng)》與命運04-05

    易經(jīng)入門02-22

    易經(jīng)的歷史11-25

    易經(jīng)介紹02-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欧美永久中文字幕视频 |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二区三区蜜月 | 在线人成视频播放午夜福利 | 亚洲色婷婷久久久综合日本 | 亚洲自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