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柳梢青的閱讀答案及賞析

    時間:2024-09-29 08:03:18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古詩柳梢青的閱讀答案及賞析

      柳梢青

    古詩柳梢青的閱讀答案及賞析

      [宋]戴復古

      袖劍飛吟。洞庭青草②,秋水深深。萬頃波光,岳陽樓上,一快披襟。不須攜酒登臨。

      問有酒、何人共斟?變盡人間,君山③一點,自古如今。

      [注]①戴復古:南宋詩人,生活在南宋王朝偏安一隅,茍且求存的時代。②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③君山:山名,位于洞庭湖中。

      “袖劍飛吟”,據《唐才子傳》記載,呂洞賓嘗飲岳陽樓,醉后留詩曰:“朝游南浦暮蒼梧,袖里青蛇(指劍)膽氣粗。三入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

      (1)詞的上片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詞人形象?請簡析。(4分)

      (2)簡析“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表現了作者什么情感。(4分)

      參考答案

      (1)詞的上片借呂洞賓的典故以及洞庭湖的深邃、廣袤的景象,塑造了一個獨立樓頭,任風吹開衣襟的曠達、灑脫,豪情滿懷的詞人形象。

      (2)作者通過人間與君山一點,變盡與自古如今,形成了反差與強烈對比,并由此聯想到國家命運,表現了自己傷時憂國的情懷。

      二

      (1)詞的上片中作者產生“快”情的原因是什么?

      (2)詞中劃線的句子用了什么藝術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胙者袖劍豪游,登樓壯觀天地,不僅有清風助興,更由于碧深秋水、萬頃波光和壯闊景象的感染。

      (2)對比(或象征等)手法。“變”與“不變”對比。或君山是詩人的象征。遠眺君山,渺小一點,但如中流砥柱,歷經滄桑,永遠挺立。表達了作者收復中原的堅定志向、終生不渝的愛國情懷。

      注釋:

      ①袖劍飛吟:相傳呂洞賓三醉岳陽樓,留詩于壁上,曰:“朝游百越暮蒼梧,袖里青蛇膽氣粗。三入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青蛇”,指劍。“袖劍”即“袖里青蛇”之意。“飛吟”,即“朗吟飛過”之意。作者即以呂洞賓的行動自比。

      ②洞庭青草:青草湖是洞庭湖的一部分,二湖相通,總稱洞庭湖。

      ③一快披襟:宋玉《風賦》“楚襄王游于蘭臺之宮,宋玉、景差侍。有風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

      ④君山:在洞庭湖。

      賞析:

      戴復古一生潦倒,浪跡江湖,足跡所至,常有吟詠。他遠離官場,有相對自由的心靈和超脫的情懷,用不著蠅營狗茍,所以內心有更大空間容納祖國的奇山異水,又時刻不忘抗金復國大業。登臨之際,他的愛國豪情油然而生。這首登臨岳陽樓之作即是如此。

      “袖劍飛吟”,據《唐才子傳》記載,呂洞賓嘗飲岳陽樓,醉后留詩曰:“朝游南浦暮蒼梧,袖里青蛇(指劍)膽氣粗。三入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戴復古浪跡南北,兼有豪邁胸懷,與呂洞賓詩中所表現的氣質有相似之處。這里借用來抒發自己壯游洞庭的情懷,一開始就樹立了一個飄泊江湖的詞人形象,與那些淺斟低唱的形象大不相同。“洞庭青草,秋水深深”,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八百里洞庭以浩瀚汪洋著稱,這里作者只用“深深”二字,極凝練地概括出了它的特征。詞篇至此,氣象也更為開闊。此外,句中的“秋”字不單點明登樓時令,還以秋日多風和入秋百花凋零為下文“一快披襟”、“變盡人間”作鋪墊,同時又與作者的蒼涼胸懷相映襯。

      “萬頃波光”仍寫洞庭:“秋水深深”言其深邃,此句表其廣袤,兩相配合,極見情致。“岳陽樓上,一快披襟”,塑造出一個獨立樓頭、任風吹開衣襟的超曠、灑脫,豪情滿懷的詞人兼愛國者形象。“自然”,“一快披襟”的原因不僅是因為有風,更重要的還由于深深秋水和萬頃波光的感染。總起來看,上片詞風豪中帶逸,作者登樓的快意在這里得到了有力發揮。

      下片開始,詞人筆鋒陡轉,“快”意頓生波瀾:“不須攜酒登臨。問有酒、何人共斟”,不攜酒的原因是無人共斟,冷靜道來,中有無限孤寂感傷之情。

      此過片處實乃轉折之處,縱覽全詞,上片寫美景游情,下片抒興廢之嘆,兩片情感有異。但這兩句轉折得很自然,達到了“發起別意”的目的,算得上“才高者”的杰作。“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揭破主題。戴復古生活在南宋后期,其時收復北方領土已經無望,南方的偏安局面也在風雨飄搖之中。所以詞人面對“自古如今”巋然不動的“一點”君山,難免要想起備受踐踏的“偌大”中國。可是當時的統治者流連光景、或茍且度日,有誰能共飲作者之酒呢?

      由此可見上文的“不須攜酒”幾字包含著無限感慨,而這里的“變盡人間”實為振起全篇的關鍵:因為只有“人間”才是作者真正關切的地方,而正因為這個“變”字,作者也才由眼前美景聯想到國家命運,進而感物傷懷的。南宋詞人中有很多受到了辛棄疾的影響,戴復古在《望江南》詞中說:“歌辭體兒有稼軒風”,可見他也有意學稼軒。但他的學習不是模仿,他沒有稼軒參加抗金斗爭的真切體驗,但他長期身處下層,歷盡滄桑,抗金復國的要求因而特別強烈,這使得他在審美體驗上向稼軒靠攏,常常抒發今古茫茫的感慨,如本詞的“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但都是審美境界的自然展現,而不是生硬的模仿照搬。

      作者

      戴復古(1167—?) 南宋著名的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漢族。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其詩詞格調高朗,詩筆俊爽,清健輕捷,工整自然。“往往作豪放語,錦麗是其本色。

    【古詩柳梢青的閱讀答案及賞析】相關文章:

    《柳梢青》古詩譯文05-24

    《柳梢青》古詩鑒賞09-29

    柳梢青的精選詩句賞析11-06

    古詩閱讀答案及賞析08-31

    《梅花》古詩閱讀答案及賞析10-28

    古詩閱讀答案和賞析07-30

    柳梢青的詩詞08-29

    南安軍古詩閱讀答案附賞析11-01

    《江村》古詩考題閱讀答案及賞析10-24

    王之渙《宴詞》古詩閱讀答案及賞析11-0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 香蕉成年网站未满十八禁 | 五十路熟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香蕉视在线播放 | 伊人依成久久人综合网 | 最新国产亚洲亚洲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