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高恭之傳閱讀答案
北史·高恭之傳
高恭之,字道穆,自云遼東人也。以字行于世,學涉經史,所交皆名流俊士。幼孤,李兄如父。每謂人曰:“人生厲心立行,貴于見知,當使夕脫羊裘,朝佩珠玉。若時不我知,便須退跡江海,自求其志。“御史中尉元匡高選御史,道穆奏記求用于匡,匡遂引為御史。正光中,出使相州。前刺史李世哲,即尚書令李崇之予,多有非法,逼買人宅,廣興屋宇,皆置鴟尾,又于馬埒堠上為木人執節。道穆繩糾,悉毀去之,并表發其贓貨。后屬兄高謙之被害,情不自安,遂托身于孝莊。孝莊時為侍中,深相保護。及即位,賜爵龍城侯,除太尉長史,領中書舍人。及元顥逼武牢,或勸帝赴關西者,帝以問道穆,道穆言關中殘荒,請車駕北度,循河東下,帝然之。其夜到河內郡北,帝命道穆燭下作詔書,布告遠近,于是四方知乘輿所在。尋除御史中尉,選用御史,皆當世名輩,李希宗、宋世良等三十人。于時用錢稍薄,道穆表曰:“百姓之業,錢貨為本,救弊改鑄,王政所先。自頃以來,私鑄薄濫,官司糾繩,掛網非一。以臣測之,必當錢貨永通,公私獲允。”后遂用楊侃計,鑄永安五銖錢。仆射尒朱世隆當朝權盛因內見衣冠失儀道穆便即彈糾帝姊壽陽公主行犯清路執赤棒卒呵之不止道穆令卒棒破其車公主深恨,泣以訴帝。帝日:“高中尉清直人,彼所行者公事,豈可私恨責之也?”尋敕監儀注。又詔:“秘書圖籍及典書緗素,多致零落。可令道穆總集帳目,并牒儒學之士,編比次第。”
(節選自《北史高恭之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仆射尒朱世隆當朝權盛/因內見/衣冠失儀/道穆便即彈糾/帝姊壽陽公主行犯/清路執赤棒卒/呵之不止/道穆令卒棒破其車/
B.仆射尒朱世隆當朝權盛因內/見衣冠失儀/道穆便即彈糾/帝姊壽陽公主行犯/清路執赤棒卒/呵之不止/道穆令卒棒破其車/
C.仆射尒朱世隆當朝權盛因內/見衣冠失儀/道穆便即彈糾/帝姊壽陽公主行犯清路/執赤棒卒呵之不止/道穆令卒棒破其車/
D.仆射尒朱世隆當朝權盛/因內見/衣冠失儀/道穆便即彈糾/帝姊壽陽公主行犯清路/執赤棒卒呵之不止/道穆令卒棒破其車/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鰥寡孤獨,有特定指代,鰥寡,指失去配偶的人,孤獨,指幼年喪父。
B.御史,官職名,春秋戰國時期掌文書或記事,秦開始成為有監察性質的.官職。
C.鴟尾,即鴟吻,是中國古代建筑屋脊正脊兩端的一種裝飾性的物件設計。
D.乘輿,指天子和諸侯所乘坐的車子,也指皇帝用的器物,文中代指皇帝。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高恭之結交名士,懷有遠大志向。他學識淵博,廣涉經史典籍,結交俊杰;他認為人應做到達則顯身揚名,窮則各尋其志,曾毛遂自薦做御史。
B.高恭之為官盡責,不畏權勢豪門。他出使相州時,前刺史李世哲做了許多違法亂紀的事,高恭之不顧李世哲父親的尚書令身份,仍依法對其進行了嚴懲。
C.高恭之任人唯賢,注重利國利民。擔任御史中尉時,他所選用的御史都為當時的知名人士;看到社會鑄錢弊端,提出具體措施并被采納,最終于公于私均獲公平。
D.高恭之盡忠輔上,深受皇帝信任。當元顥逼近武牢,他請求皇帝北行,得到同意;皇帝沒因壽陽公主怨恨告狀而處罰他,堅信他執行公務,正直為人。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道穆繩糾,悉毀去之,并表發其贓貨。
(2)可令道穆總集帳目,并牒儒學之士,編比次第。
答案:
10.D11.A12.C
【北史·高恭之傳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北史·蘇綽傳》閱讀答案12-16
《蘇東坡北歸》閱讀答案04-01
李商隱夜雨寄北閱讀答案01-20
《新五代史雜傳·和凝》閱讀答案06-24
《北史·皮豹子傳》古詩文原文和翻譯10-30
元稹《高荷》閱讀答案11-12
高荷 元稹閱讀答案10-17
柳宗元傳節選閱讀答案01-21
《水滸傳》閱讀答案10-29
《蘇武傳》閱讀及答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