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

    時間:2020-08-25 13:42:45 魚我所欲也 我要投稿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

      一、導入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

      1、作者作品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稱。他生活在兼并戰爭激烈的戰國中期,政治上主張“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學基礎上,提出了“仁政”學說,主張行“仁政”以統一天下。其言論和行動的記載,保留在《孟子》一書中。

      《孟子》,其文氣勢充沛,邏輯嚴密;既滔滔雄辯,又從容不迫;尤長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與語言,說明復雜的道理。對后世散文家韓愈、柳宗元、蘇軾等影響很大。

      二、研習1、2段。

      1、朗讀課文。注意不讀錯音,讀好句子的節奏和重音,要讀得流暢,朗朗上口,讀出語言氣勢和感情。

      2、讓學生結合注釋,以同桌合作,譯第一段。

      老師抄寫重點詞語:

      所欲 得兼 舍生 取義 甚于 故 不為 茍得 所惡 患 如使 得生者 何不用 使 何不為 由是 則生 是故 非獨 是心 勿喪耳

      呼爾 與之 蹴爾 不屑

      3、提問學生譯文句,師生一起來糾錯。

      4、問題探究:

      ① 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② 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③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④ “所惡有甚于死者”“所惡”可以指哪些事情?

      ⑤ 文中體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哪句?

      ⑥ 第2段的故事中,那乞丐為什么不接受別人的施舍?

      5、討論并歸納

      ① 舍生而取義者也(舍生取義)

      ② 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如果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舍棄魚而選取熊掌;// 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舍棄生命選取正義。//這里運用了類比推理,魚喻生,熊掌喻義,義高于生,所以順理成章地提出了“舍生而取義者也”的觀點。

      ③ 這里的“所欲”應指正義的事業,如為人民謀解放,為了四化建設,為了別人的安危等。所以“所欲有甚至生者”,指“義”而言;“茍得”,茍且得生之意。

      ④ 這里的“所惡”指“不義”而言,即指不正義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變革命,貪腐賄賂,濫用權利,殺人放火等。

      ⑤ 非獨賢者有是心,人皆有之。

      ⑥ 因為他覺得施舍者的行為有辱他的人格。

      6、教師小結:

      第一層,以魚和熊掌為喻,提出舍生取義的觀點。

      第二層,分人所以能舍生取義的'原因。從生、死的角度提出為了正義絕不能貪生怕死,這是從正面論證本章主旨。

      第三層:從反面論證了“義”的價值和作用。 如果生命高于一切,那就會不顧“義”,什么事都做得出來。而實際上有些人就不求生避患,這就足以說明義是高于生的。

      第四層,總結,指出“義”的境界是人人都有的,賢者不失。 實際上是號召向他們學習,堅守義的操守。

      第二段舉例證明“義重于生”的道理。

      三、作業布置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薦】《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12-17

    【精】《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12-17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推薦】12-16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熱門】12-16

    【熱】《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12-16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精選12-16

    【推薦】《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12-04

    課文《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12-20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15篇)10-24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15篇10-2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综合国产欧美一区 | 亚洲中文AⅤ一二三区 | 亚洲综合一区三区 | 曰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aⅴ 日韩福利在线看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最新国产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