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寓言教學教案優秀

    時間:2025-03-04 07:15:29 寓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人生寓言教學教案優秀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生寓言教學教案優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生寓言教學教案優秀

    人生寓言教學教案優秀1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寓言的含義。

      2、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3、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二、教學重點

      1、理解寓言含義。

      2、學習精美的表達。

      三、課前準備

      ①查字典、詞典,掃除字詞障礙。

      ②預習課文內容。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白兔和月亮》:

      1、介紹寓言。

      2、解讀寓意。

      3、引導學生自相對照,把握人生態度。

      一、導入

      1、人們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與失將會伴隨我們今生今世。有俗語說:“有得必有失。”其實,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隨遇而安,得失不驚,心寬體胖,處世瀟灑;癡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亂心迷,生身受累。我們應當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鏡子。(出示課題)

      2、介紹寓言:

      寓言: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

      二、整體感知

      1、朗讀

      2、疏通文意,感受語言。

      3、感知內容

      A、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設計目的:掌握課文內容。要求學生完整地復述課文。

      B、白兔賞月的心態前后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設計目的:了解身份的改變對于心態的影響。第一問,要求學生用課文中的相關詞語回答。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為什么會患得患失?

      設計目的: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這則寓言給了我們一個什么啟示?

      設計目的:理解寓意。

      以上問題難度不大,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略加點撥,學生可以自己完成。

      4、感知語言

      這則寓言的語言很精美,你認為哪個詞語你最有感觸,認為用的最好?請找出來,并談出自己感受。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品味、賞析。

      例如,“慧心”“風韻”“閑適”“繃”等用詞很精當。對稱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

      除讓學生分析上述詞語的妙用之外,還可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其他有關的'詞句再作分析,并讓學生試著仿寫。

      三、研讀欣賞

      1、找出故事情節中的兩次轉折。

      把握結構。

      2、白兔最終要求諸王之神撤銷決定說明了什么?

      讓學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3、這則寓言提到了人類有什么含義?

      寓言的諷刺意義。

      四、拓展、體驗

      1、擁有財產就一定患得患失嗎?而一無所有才心安理得嗎?

      2、我們應從白兔身上學到什么?

      3、你是否有過患得患失的現象?原因是什么?

      4、我們應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度?

      五、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相關作業。

      ②預習《落難的王子》。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教學《落難的王子》:

      1、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

      2、與《白兔與月亮》比較閱讀。

      二、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給大家講過,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把握好生活中的得與失。不僅如此,我還要告訴大家,“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難、挫折甚至災難打交道。對此,我們要做好充分心理準備。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難的王子》,它可能給我們帶來足夠的警示。

      三、整體感知

      1、朗讀、默讀課文。仔細推敲課文所表現的中心思想,認真揣摩故事情節與中心的關系。

      2、本文也很具典型性,有普遍的現實意義。組織學生就以下問題展開討論。由于學生閱歷有限,有些問題沒有直接體驗,教師要很好地引導,還應從現實生活中找到實例,加以印證。

      A、這篇寓言說了個什么故事?

      要求學生熟練地復述課文。

      B、這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可指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相關句子。

      C、“我”在情節的發展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線索人物。王子落難全過程的見證人。

      D、“天哪,太可怕了,這件事落在我頭上,我可受不了!”這句話在課文反復出現過三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有什么意義?

      提示:這句話表現了一個旁觀者對不幸者的嘆息。第一次是王子對天災人禍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對王子落難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對“我”遭受厄運而言。這是嘆息者未經磨難的一種虛妄的假設。(其實未必如此,假如災難真的落到了人們的頭上,誰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課文中反復出現三次,揭示了它在現實中的普遍性。

      四、問題研究

      學生討論,教師備案引導:

      1、王子落難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揭示中心。

      提示:開始很脆弱,后來堅強起來。原因:一是他經歷了厄運,二是他沒有被厄運所嚇倒,挺了過來。

      2、王子是怎樣落難的?作者這樣編排情節有何用意?

      讓學生理解作者設置這樣的極端情節的典型意義。

      3、“我”是王子落難全過程的見證人,然而,厄運也落到的“我”的頭上,這一情節說明了什么?

      提示: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訴讀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災難可能不期而至,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與其擔驚受怕,不如勇敢面對。

      4、文章結尾給人怎樣的啟示?

      提示:王子落難的故事還會不斷發生,而旁觀者的嘆息也將無限循環地延續下去。只有經歷厄運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的頭上,誰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厄運能使人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

      5、只有落難后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定律嗎?

      這個問題要啟發學生辯證地來談,談透徹,讓學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觀的教育。

      五、與《白兔和月亮》比較閱讀。

      教師引導學生辨析:兩篇課文在表現主題、安排情節、表現手法、語言運用等方面,有什么異同。訓練學生的賞析能力。學生可自由評說,教師不加任何框框,適當點撥。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將問題歸結到以下幾點。

      1、在主題上,兩篇寓言都是寫人生態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寫人在獲利之后的心境;《落難的王子》寫人在受難后的狀態。

      2、在情節上,都表現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寫“好事”可以變為壞事;《落難的王子》寫“壞事”可以變好事。(“好”與“壞”都是相對的,決定于當事者的思想觀念。)

      3、在表現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見大地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濃些,而《落難的王子》寫得更像是事實。

      4、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以敘事為主(這是敘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敘事的基礎上,多有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且多議論;《落難的王子》則重在敘事。

      以上內容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可根據情況處理。

      六、拓展、體驗、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禍,可能不期而至,對此我們應怎樣面對?

      2、從自己的經歷中舉出實例,說說你是怎樣面對困難,使自己堅強起來的。

      3、實際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畢竟不多。我們應當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

      七、全課小結

      我們學習了兩篇寓言故事,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告訴我們,應當怎樣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在這里我要告訴你們:不計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計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還要告訴你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愿同學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人格;藐視困難,直面人生。

      八、作業

      1、完成“狀元成才路”。

      2、作文訓練:《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長》

      教學反思:

      本課內容基本完成。由學生熟悉感興趣的介紹導入,學生的興趣很濃,對文本的理解也比較透徹。但是對寓言故事的深入理解,由于時間比較緊張,顯得倉促。應該多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才能更好完成教學目標。

    人生寓言教學教案優秀2

      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寓言的寓意,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感受優美的語言,模仿文章美的表達。

      學習重點:

      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

      學習文章中精美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龜兔賽跑----《伊索寓言》----寓言的特征----人生寓言的定義----引出今天學習的課文

      同學們,相信你們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老師想叫一位同學來復述一下。(同學回答)嗯,這位同學復述得不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驕傲使人落后,虛心使人進步,做事情要踏踏實實的,這樣才能夠成功。那同學們知道這個故事出自哪部作品集嗎?對了,就是《伊索寓言》,很多同學利用國慶的時間讀過伊索寓言,那么根據自己的閱讀,對寓言這種文學體裁的特點掌握了多少呢?我來提問一位同學。(同學回答)

      寓言是一種用比喻性的故事來說明道理的`文學作品,大多是篇幅短小,情節簡單,含有諷刺意義和教育意義的故事。我們今天要共同學習的課文第八課也是寓言,但叫做人生寓言,是指有人生哲理的寓言,那這兩個故事究竟給我們以怎樣的人生啟示呢?現在就進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

      二、作者簡介

      周國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隨感集《人與永恒》,詩集《憂傷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離》,自傳《歲月與性情》等。

      我們大學里學生喜歡的作家及其作品有規律性,就有一種女生喜歡讀周國平,男生喜歡讀王小波的說法,我也挺喜歡讀周國平的作品,最起碼在剛上大學的時候,喜歡他用散文的筆調寫他的哲學思考,喜歡他用哲學思考來貫穿他的文學寫作。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這兩篇作品吧。

      三、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第35頁,把《白兔和月亮》跟《落難的王子》兩篇文章朗讀一遍。

      2、迅速地回顧一下昨天給詞語注音和解釋的作業,然后合上課本,給黑板上的這些詞語注音(同學回答),老師強調幾個難點詞語的解釋(風韻、正色、歸屬、險象迭生等),最后讓同學們使用這些詞語來講述這兩個故事。

    【人生寓言教學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人生寓言》教案[優秀]10-13

    《人生寓言》教學教案09-22

    《寓言》教學教案優秀02-24

    人生寓言教學教案10-16

    人生寓言教學教案02-14

    《人生寓言》教案設計優秀03-10

    人生寓言教學設計優秀10-28

    《人生寓言》的教案03-25

    《人生寓言》教案08-2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欧美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 制服丝袜在线观看亚洲不卡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一区二区 | 婷婷国产天堂久久综合五月 |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视频 | 五十六十老熟女中文字幕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