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望月懷遠》的閱讀答案

    時間:2024-06-04 06:38:52 張九齡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張九齡《望月懷遠》的閱讀答案

      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全詩情景交融,細膩入微,情真意永,感人至深。

    張九齡《望月懷遠》的閱讀答案

      1、簡析“月”的作用

      這是一首望月懷人詩,由望月而引起相思而徹夜難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見證。

      2、用一個詞概括“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的意境美,并分析這兩句用了什么藝術手法,有什么好處?

      雄渾闊大 手法:即景抒情,由望月而生懷遠之情;虛實結合,望月是實景,懷遠是設想遠在天涯的友人也對這輪明月在懷念自己,深化了懷遠的深情,也留下了聯想和想象的空間。

      3、詩歌開頭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詩人寫月亮不用“升”,卻用“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開頭也是“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里頭肯定有道理可說。請說說你的理解。

      答案:

      若用“升”字,明月共潮水而升,乃平時習見之景,淡而無味,只是把意思表達清楚而已;而用了“生”字,就別有情趣了。因為它滲入了詩人的主觀想象——那一輪明月好像是伴隨著潮水一起生長的,明月和潮水均擁有了生命和活力。所以,一個“生”字就把整句詩寫活了,詩歌的親和力、感染力也就隨之產生。

      4、首聯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請簡要分析?

      答案: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月光普照之下,無論遠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遠在天涯海角的親人,此時此刻也該和我望著同這天上的明月吧!自然渾成,意境雄渾壯闊。表達對友人的深深思念。

      5.首句“海上生明月”中的“生”,曾有人認為是“升”之誤。請就此談談你的看法,并進而簡析首聯的表達作用。

      答案:“生”不是誤用。恰恰妙在此處。一個“生”字,賦予海水與明月以鮮活的生命,也象征著詩人的情愫隨海潮與明月油然而生。“生”字既寫活了景物,又表達了情感的產生。首聯緊扣詩題,望海上明月升起,不由地想起遠在天涯的“情人”。意境雄渾闊大,感情深切,致思高遠,創造了一幅寧靜空靈、清新淡雅的畫面,為后面的描寫抒情作好了鋪墊,烘托了一個有情人的高大形象。

      解析:此題考查鑒賞表達技巧,實質上是體會“生”背后表達的詩人的情感,應注意聯系情感表達來析字答題。

      6.前人曾評論此詩“纏綿悱惻而不傷感”,我國的傳統詩教也講究“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細讀全詩,簡要分析此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此詩表達了主人公對遠方親人的深切思念和真摯期盼團圓的情感。首聯寫仰望明月,相思之情油然而生;頷聯寫相思無眠,竟埋怨長夜漫漫;頸聯寫夜不能寐,輾轉室外,不怕寒露沾衣;尾聯寫無法贈與親人滿手月光,想回去在夢中與親人相聚,全詩感情表達回環曲折,起伏有致,纏綿悱惻而不傷感,感情真摯深切,低沉而不絕望,讓人感到“佳期”一定會到來!正所謂“哀而不傷”。

      解析:此題考查鑒賞作品思想感情。答題時要注意聯系全詩,在解讀詩句的基礎上總結評價作者的思想感情。

      7、對下面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B)

      A.首聯前句寫景,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皎潔的明月;后句即景生情,寫詩人想起了遠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時此刻他也和“我”同望著一輪明月。前句寫“望月”,后句寫“懷遠”,緊扣詩題,絲毫不露痕跡。

      B頷聯直接抒發思念之情。“怨”, 因“思”生“怨”, “情人”相思之深、相思之極、因而埋怨“遠方的人”不常回家看看;“竟夕”, 通宵都在思念,極言相思之強烈。。

      C.頸聯通過動作和細節描寫傳達感情,具體描繪了詩人徹夜難眠的情形。滅燭”,吹滅燈燭,因為滿屋的月光,柔柔的、靜靜的,使人憐愛,催人聯想,逗起了相思之情;“披衣”,到庭院走走,時間一久,不覺露水打濕了衣裳,而相思之情更為濃重。

      D.尾聯。“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意思是月光雖美,可無法捧在手中送給遠方思念的人,還不如回屋睡覺,在夢里與思念的人團聚。寄希望于夢中,足見思念之切。

      答案:

      7、B“怨”, 因“思”生“怨”, “情人”相思之深、相思之極、因而埋怨“遠方的人”不常回家看看;應理解為:“怨”字,詩中指“怨”長夜漫漫,夜不能寐,

      1、 本詩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答:由題目“望月懷月”可見是借助月亮懷念遠人,表達思念之情。

      2、本詩的一個主要意象是“月”,詩人通過這個意象寄托了相思之情,古詩中還有很多類似的,請舉出這樣的例子。

      答:“隔千里兮共明月”—宋 謝莊《月賦》;“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杜甫《月夜》;“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白居易《望月有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千古名句,它好在哪里?

      答:“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一種海天渾融的氣象。“生”寫出明月從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不僅富有動感,而且點染了海和月的同生共命的纏綿。“天涯共此時”,由景入情,轉入“懷遠”。

      4、全詩是如何扣住“望”和“懷”來寫景抒情的?

      答:首聯,第一句望月,第二句引發懷遠之情。頷聯,望著這樣一個漫長的月夜,不禁心生其“怨”,因“怨”而更加懷遠。頸聯,“憐”由懷遠而生,因相思難眠,便離家來到月下。尾聯,望月而生遐思,“贈”月不成,還寢求夢,在夢里與遠人相會,傳達深切的思念之情。

      5、在古詩文中,人們除了用月亮來表達思念之情外,還用哪些形式來表達?

      答:觸景傷情: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什么事情讓我在吟詩時突然覺得很惆悵,原來鄉村的小橋樹木像極了我的家鄉)。感時生情:中秋望月;重陽登高;除夕;傷春悲秋;日暮思歸。托物傳情:月、雁、笛、柳。因夢寄情: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妙喻傳情:鄉愁。

      (1) 首聯用“生”描寫月亮,試簡要分析其好處。(3分)

      (2) 前人評述此詩,句句緊扣“望”“懷”寫景抒情。試以頸聯為例,作簡要分析。(3分)

      參考答案

      (1)(3分)“生”想象生動(1分);“生”使月亮有了無限的生命和活力(把景物寫活了)(1分);“生”字讓意境雄渾開闊(1分)。

      (2)(3分)五句以“憐光滿”而“滅燭”寫“望”月情景(1分);六句以月下露水深重打濕衣裳,交待因“懷”人而無法入睡的情景(1分);兩句都緊扣“望”“懷”寫了月下懷人之景與思念之重(1分)。

      【閱讀訓練】

      1.說說此詩是如何做到緊扣題目的?

      2.寫出第三句中的情人的三種含義: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3.此詩是如何處理景和情的關系的?

      4.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有詩句也寫海上明月,這兩句詩是“___________。”

      5.首句“海上生明月”一句為什么用“生”,而不用“升”?

      【參考答案】

      1.題目分為兩個內容:“望月”和“懷遠”。第一句扣“月”;第三句扣“望”;第五、六兩句扣“懷”;第七、八兩句扣“懷遠”。

      2.好友 戀人 美好的理想

      3.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4.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用“升”,僅表示月亮的動態,而用“生”,把大海和月亮擬人化,使月亮更加有活力,更加有生氣。

    【張九齡《望月懷遠》的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望月懷遠(張九齡)04-03

    望月懷遠張九齡05-31

    張九齡的望月懷遠的翻譯03-22

    張九齡《望月懷遠》 教案04-20

    張九齡《望月懷遠》 賞析08-18

    望月懷遠 張九齡教案03-22

    張九齡《望月懷遠》賞析10-07

    張九齡望月懷遠賞析11-24

    張九齡《望月懷遠》賞析01-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97 | 五月丁香六月婷在线综合 |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伦不卡 | 偷拍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