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教學案

    時間:2024-06-04 07:32:24 醉翁亭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醉翁亭記》教學案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作者瀏覽山水的樂趣及與民同樂的情懷
      2、“樂”為主線,前后呼應,嚴謹的結構
      3、散中有整、別具一格、錯落有致的句式
      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作者簡介
      1、在北宋時期,有這樣一文史學家,家有“藏書一萬卷,藏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吾老于其間,是為六一”,因此號為“六一居士”,它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還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大家猜猜這個人是誰?(歐陽修)
      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位“大家”,學習他的一篇代表性散文《醉翁亭記》,(板書課題)了解歐陽修的情懷
      2、作者、寫作背景補充介紹
      你還了解歐陽修的哪些方面的資料?你是從哪里了解的?本文的寫作背景是怎樣的?
      二、讀課文,學生字
      1、聽朗讀錄音要求:注意聽出語氣語調,把握停頓節奏,注意字詞的準確讀音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 ) 壑( ) 瑯琊( )( ) 輒( ) ( )( )
      肴( ) ( ) ( ) ( ) 射者中( )
      3、指名生范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感情
      三、結合書下注釋,學生互譯全文
      1、生看書下注釋,自譯
      2、生質疑,共譯
      四、小結全課,布置作業:課后完成“文言文積累卡”
      文言文積累卡
      編號: 冊 頁
    課題   作者   朝代  
    文體   文化常識   積累
    時間
     
    1通假字  
    2詞類活用  
    3古今異義  
    4一詞多義  
    5特殊句式  
    6重點語句
    積累、
     
                 
      第二課時
      目標:研讀課文
      一、檢查“文言文積累卡”
      二、研讀課文
      (一)研讀全文脈絡
      1、大家能不能從描寫、記敘的角度梳理課文脈絡?在紙上寫一寫,試一試,建議每一層中都含的“亭”
      (2)看看能不能都含有“樂”字呢?
      (3)還能不能都含有“醉”字呢?
      (4)看能不能都含有“醉翁”、“樂”呢?
      (5)咱們換個說法能不能從記敘的順序上突破一下?
      2、下面,老師還從影視拍攝的角度賞了課文,現在也讓你們欣賞一下
      課文的脈絡是:
      一個大遠景鏡頭———組空鏡頭——一個長鏡頭——一個全景鏡頭
      3、請大家各自選出一種說法,并根據它來協助自己背誦課文(學生大聲朗讀6—10分鐘)
      (二)研討每一段的內部層次
      下面我們研究每一段落的內部層次把它們清理出來,指導背誦就更有依據老師先說第一段,你們分組介紹第二、三、四段
      (1)師:第一段:山—水—亭—名—太守
      (亭的自然環境:環山——西南諸峰——瑯琊山——釀泉——醉翁亭)
      (2)第二段:
      (“山水之樂”具體化:山間朝暮變化之景——四季變化之景)
      (3)第三段:(扣住“樂”)
      (4)第四段:
      請大家根據以上線條再背誦課文(學生背讀8分鐘)
      三、小結全課,布置作業
      1、寫出文中含有“樂”的句子:
      2、請將上述“樂”進行分類:
      3、背誦全文
      第三課時
      目標:小結主旨,手法等當堂練習
      一、檢查第二課時課后作業(書面,口頭)
      二、探究主旨
      1、括全文主要內容及主旨
      本文通過對的描寫和對的敘述,表達了作者的情懷
      2、“樂”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作者被貶州,為什么還能“樂”得起來?你從中看到了哪些內涵
      3、語言賞
      (1)全文共用了個“也”,形成了一種長短參差、一唱三嘆的吟詠句調,極有特色
      (2)文中用了不少對句,整散結合,請舉出幾例
      示例:
      作用:節奏感強,抑揚頓挫,鏗鏘悅耳
      三、課堂練習
      (一)(2012·湖北恩施卷)比較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回答文后問題
      【A 段】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提攜,往來而不絕者,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者勝,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已而夕陽在山,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B段】莊子與惠子游于梁之上莊子曰:“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壘全矣!”莊子日:“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上也”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前者呼,后者應,提攜( ) (2)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
      (3) 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 ) (4)請循其本( )
      2.將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
      (2)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3.這兩個語段講的都是出游之樂【A段】主要寫的是 ;【B段】主要寫的是
      4.這兩個語段圍繞一個“樂”字,描繪了兩幅不同的圖景,你怎么看待這兩段文字中的 “樂”?
      (二)(2012·江蘇南通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題目
      歐陽修,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及冠,然有聲①得唐韓愈遺稿于廢書中,讀而心慕焉
      修始在州,號醉翁,晚更號六一居士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阱②在前,觸發之不顧放逐流離,至于再三,志氣自若也方貶夷陵時,無以自遣,因取舊案反覆觀之,見其枉直乖錯不可勝數,于是仰天嘆曰:“以荒遠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爾,遇事不敢忽也
      學者求見,所與言,未嘗及文章,惟談吏事,謂文章止于潤身,政事可以及物凡歷數郡,不見治跡,不求聲譽,寬簡③而不擾,故所至民便④之或問:“為政寬簡,而事不弛廢,何也?”曰:“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吾所謂寬者,不為苛急;簡者,不為碎耳”(節選自《宋史·歐陽修傳》)
      【注】①(yí)然有聲:人品超群而享有聲譽②機阱:陷阱③寬簡:寬松簡易④便:安逸、安適
      1.用斜線(∕)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共兩處)
      因 取 舊 案 反 覆 觀 之
      2.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1)讀書輒成誦( ) (2)晚更號六一居士( )
      (3)雖機阱②在前( ) (4)或問“為政寬簡,而事不弛廢,何也?”( )
      3.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
      得唐韓愈遺稿于廢書中,讀而心慕焉
      四、課后作文:命題作文:樂

    【《醉翁亭記》教學案】相關文章:

    《醉翁亭記》教學案例分析04-02

    《醉翁亭記》導學案(精選10篇)03-25

    中學生醉翁亭記導學案04-12

    《醉翁亭記》教學案參考答案04-20

    初二語文《醉翁亭記》教學案例06-13

    《醉翁亭記》導學案練習題及答案01-11

    初二下冊語文《醉翁亭記》導學案練習設計「匯總」04-01

    《圓明園的毀滅》導學案教學案06-14

    《觀潮》學案04-1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 | 视频一区手机视频 | 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 | 午夜福利视频入口 | 一本久中文视频播放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久女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