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長》文言文翻譯

    時間:2022-04-12 14:19:21 文言文 我要投稿

    《拔苗助長》文言文翻譯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許多人都接觸過很多經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語言,而不是日常語言寫的文章。為了幫助更多人學習文言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拔苗助長》文言文翻譯,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拔苗助長》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

      ①,芒芒然

      ②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

      ③!予助苗長矣

      ④!”其子趨而往視之

      ⑤,苗則槁矣

      ⑥。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注釋:

      1、閔(mǐn):同“憫”,擔心,憂慮。長(zhǎng)——生長,成長,揠(yà)——拔。

      2、芒芒然:疲倦的樣子。

      3、病:精疲力盡,是引申義。

      4、予:我,第一人稱代詞。

      5、趨:快走。往……去,到……去。

      6、槁(gǎo):草木干枯。

      譯文:

      古時候宋國有個人,嫌禾苗長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點,回家還夸口說:“今天我幫助苗長了!”他兒子聽說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長的人實在很少啊。以為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就像拔苗助長的人,非但沒有好處,反而危害了它。

      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要符合事物發展規律,萬萬不能單憑自己的意愿,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揠苗助長》文言文原文

      宋人有閔

      (1)其苗之不長

      (2)而揠

      (3)之者,芒芒然

      (4)歸,謂

      (5)其人

      (6)曰:“今日病

      (7)矣!予

      (8)助苗長矣!”其子趨

      (9)而往

      (10)視之,苗則槁

      (11)矣。天下之

      (12)不助苗長者寡

      (13)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

      (14)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

      (15)無益

      (16),而又害之。

      字詞翻譯

      1、閔(mǐn)——同“憫”,擔心,憂慮。

      2、長(zhǎng)——生長,成長。

      3、揠(yà)——拔。

      4、芒芒然——露出疲憊但十分滿足的樣子。

      5、謂:對…說

      6、其人——他家里的人。

      7、病——疲勞,困苦,精疲力盡,文中是引申義

      8、予——我,第一人稱代詞.

      9、趨——快步走。

      10、往——去,到..去。

      11、槁(gǎo)——草木干枯,枯萎。

      12、之: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不譯

      13、寡:少

      14、耘苗:給苗鋤草

      15、非徒——非但。徒,只是。

      16、益:好處。

      《揠苗助長》文言文翻譯

      有個宋國人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兒子聽說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無論怎么做都對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揠苗助長的人,不但(對禾苗的成長)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揠苗助長》的啟示

      1、客觀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純靠良好的愿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與主觀愿望相反。"揠苗助長"這一寓言還告知一具體道理:"欲速則不達"。

      2、《揠苗助長》這則寓言,也可以試用在現在的教育上。“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如果將“孩童”視作“禾苗”,那么那些“不耘苗者”“揠苗者”又在哪里呢?

      揠苗助長閱讀答案

      1.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

      【答】寡:少

      2.以為無益而舍之者

      【答】舍:不去管

      3.匪徒無益

      【答】益:益處,好處。

      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字與其他三項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閔其苗之不長

      B.其子趨而往視之

      C.助之長者,揠苗者也

      D.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答】A 助詞 其它代詞

      5.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一廂情愿地去幫助莊稼生長的;就是這種拔苗助長的人,不僅沒有益處,反而害死了莊稼!

      詞語出處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后人由上述文獻中“助之長者,揠苗者也”提煉出成語“拔苗助長”。

      成語典故

      拔苗助長宋國有個人嫌他種的禾苗老是長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們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氣喘吁吁地回家,對他家里人說:“今天可真把我累壞啦!不過,我總算讓禾苗一下子就長高了!”他的兒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死了。天下人不犯這種拔苗助長錯誤的是很少的。認為養護莊稼沒有用處而不去管它們的,是只種莊稼不除草的懶漢;一廂情愿地去幫助莊稼生長的,就是這種拔苗助長的人,不僅沒有益處,反而害死了莊稼。

      成語寓意

      拔苗助長“拔苗助長”的寓言故事告訴人們,客觀事物的發展有它自身的生長規律,僅靠良好的愿望和熱情是不夠的,搞不好其效果適得其反。這則成語還告知人們一個具體的道理:“欲速則不達”,凡事要按照客觀規律循序漸進,穩扎穩打,不可主觀冒進,不能好高騖遠,靠幻想過日子。

      該成語嘲笑了那些不按客觀規律辦事,一味求快,反而把事情弄糟的人。它對人們的啟示是,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發展規律,要辦好一件事,就必須遵循它的自然規律,任何人都不能違背。

      比如很多家長因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風心切,不考慮自己孩子的具體條件,一味地施以不合實際的教育,致使孩子受苦的同時自己也多遭苦惱。家長們的良苦用心實為可貴,但一定要講方法和因材施教。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連動式;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含貶義。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運用示例

      唐·賈島《送令狐绹相公》:揠苗方滅裂,成器待陶鈞。

      宋·呂本中《紫微雜說》:非如世人強襲取之,揠苗助長,苦心極力,卒無所得也。

      現代·郭沫若《關于發展學術與文藝的問題》:命令主義就合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叫做“拔苗助長”,結果被拔起的苗不僅不能成長,反而枯槁了。

    【《拔苗助長》文言文翻譯】相關文章:

    拔苗助長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0-19

    拔苗助長文言文注釋賞析06-18

    文言文“公輸”翻譯01-20

    孟子文言文翻譯01-13

    曾子文言文翻譯01-13

    海瑞文言文翻譯01-01

    江郎才盡文言文翻譯03-17

    《唾面自干》文言文翻譯12-19

    黃庭堅文言文翻譯10-21

    曾子殺豬文言文翻譯03-1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2021一区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一 | 最新晚上碰碰精品视频 | 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