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李苦文言文翻譯

    時間:2021-07-11 20:50:53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道旁李苦文言文翻譯

      導語:對于文言文的翻譯,各位需要多多練習。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道旁李苦文言文翻譯,供各位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道旁李苦文言文翻譯

      道旁李苦文言文翻譯

      原文

      王戎七歲,嘗①與諸②小兒游③。看道邊李樹多子④折枝⑤,諸兒競⑥走⑦取之⑧,唯⑨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⑩。

      翻譯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和許多小朋友一起玩耍,看見路邊上李樹結了很多李子,把樹枝都壓彎了。很多小朋友都爭著跑過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沒有,別人問他(為什么),他說:“樹長在路邊卻有很多李子,那一定是苦的(李子)。”摘下來(一嘗),才相信的確是這樣的。

      注釋

      ⑴嘗:曾經。

      ⑵諸:眾,各。

      ⑶游:游玩,玩耍⑷子:指果實。

      ⑸折枝:把樹枝壓彎了。折,彎曲。

      ⑹競:爭逐,爭著。⑺走:跑。

      ⑻之,它,這里指李子。

      ⑼唯:只,僅。

      ⑽信然:確實這樣。⑾.曰:說。

      《隋書·李士謙傳》文言文翻譯

      原文:

      李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人也。博覽群籍,兼善天文術數,齊吏部尚書辛術召署員外郎,趙郡王睿舉德行,皆稱疾不就,隋有天下,畢志不仕。自以少孤,未嘗飲酒食肉,至于親賓來萃,輒陳樽俎,對之危坐,終日不倦。李氏宗黨豪盛,嘗集士謙所,盛饌盈前,而先為設黍,謂群從曰:“孔子稱黍為五谷之長,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違乎?”少長肅然,退而相謂曰:“既見君子,方覺吾徒之不德也。”

      家富于財,躬處節儉,每以振施為務。州里有喪事不辦者,輒奔走赴之,隨乏供給。有兄弟分財不均,至相鬩訟,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令與多者相埒。兄弟愧懼,更相推讓,卒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謙牽置涼處飼之,過于本主。望見盜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童嘗執盜粟者,士謙慰諭之曰:“窮困所致,義無相責。”遽令放之。其奴嘗與鄉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斃于手下。震惶懼請罪,士謙謂之曰:“卿本無殺心,何為相謝!然可遠去,無為吏之所拘。”性寬厚,皆此類也。

      其后出粟數千石,以貸鄉人,值年谷不登,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士謙曰:“吾家余粟,本圖賑贍,豈求利哉!”于是悉召債家,為設酒食,對之燔契,曰:“債了矣,幸勿為念也。”各令罷去。明年大熟,債家爭來償謙,謙拒之,一無所受。他年又大饑,多有死者,士謙罄竭家資,為之糜粥,賴以全活者千萬計。至春,又出糧種,分給貧乏。趙郡農民德之。

      開皇八年,終于家,時年六十六。趙郡士女聞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參軍死乎!”會葬者萬余人。鄉人李景伯等以士謙道著丘園,條其行狀,詣尚書省請先生之謚,事寢不行,遂相與樹碑于墓。

      (節選自《隋書·李士謙傳》,有刪改)

      譯文:

      李士謙字子約,是趙郡平棘人。博覽群書,同時擅長天文術數,齊吏部尚書辛術召他做員外郎,趙郡王睿推舉他為品行高尚的人,他都稱病不去。隋朝建立后,終生不做官。因為父親早死,不曾喝過酒吃過肉,(然而)等到親朋來聚,就擺上盛酒食的器具,對著他們端正的坐著,一整天都不感到疲倦。李士謙家族人多,曾經來到李士謙的住處,面前滿是豐盛的飲食,(士謙)卻先擺上黍米,對眾堂兄弟說:“孔子說黍排在五谷中第一位,荀子也說先吃黍稷,古人崇尚的,難道可以違背嗎?”無論年幼的還是年長的都很恭敬,回去后互相說:“見到君子后,才覺得我們這些人道德不高啊。”

      (李士謙)家里富裕,但自己處處都很節儉,每每以幫助別人為責任。州里有死了人而家里又無法安葬的,士謙總是趕快奔赴那兒,按照喪事的需要供給錢財。有兄弟間財產分配不均,以至互相爭吵告狀的,士謙聽說之后拿出自己的錢財給了那個少的,使他的財產和分得多的相等。兄弟兩人很慚愧,互相推讓,最終都成為善人。有個人的牛毀壞了他的田地,他牽到涼快的地方喂著,比牛的主人照顧得還好。看見有人偷割他的禾黍,卻默默地避開。他的家童曾抓住一個偷粟的,士謙安慰這人說:“這是貧窮所致,不應該責備。”就讓放了他。他的仆人曾和同鄉人董震因喝醉酒比力氣,董震掐住仆人的咽喉掐死了。董震很害怕,向士謙請罪,士謙安慰他說:“你本來沒有殺人之心,何必請罪呢!但是可以遠遠地離開,不要被官吏捉住。”士謙性情寬厚,類似的'情況很多。

      這以后他拿出自家的數千石糧食,借給同鄉人。趕上這年谷物不熟,債家沒有用來償還的,都來向李士謙道歉。李士謙說:“我家多余的糧食,本來就是想用來救濟別人的,難道是為了圖利嗎?”于是把向他借債的人全部召集在一起,為他們擺下豐盛的酒席,當著他們的面燒毀了所有契約,說“你們的債全勾銷了,希望不要再為此掛念了。”讓借債的人各自回去。第二年,大豐收,欠債的人都爭相來向他還債,李士謙拒絕了,一點都沒有接受。有一年又遇上饑荒、很多人都死了,李士謙又拿出他家所有的錢,買來米做成粥供給那些受饑餓的人,依靠他而生存下來的人數以萬計。到了春天,他又拿出糧食種子,分給那些貧困的人家。趙郡的農民非常感激他。

      開皇八年,士謙死在家中,當時六十六歲。趙郡的男男女女聽說了,無不流著淚說:“我們這些人不死,反而讓李參軍死了!”參加葬禮的有一萬多人,同鄉人李景伯等認為士謙善行品性在鄉村山野聞名,分條記下他的行為、事跡,到尚書省請求給他一個“先生”的謚號事情后來被擱置不提,于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樹了碑。

    【道旁李苦文言文翻譯】相關文章:

    道邊李苦文言文翻譯04-04

    道旁苦李的成語故事12-05

    王戎不取道旁李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12-02

    李將軍文言文翻譯11-02

    李廙文言文翻譯04-12

    李寄文言文翻譯04-11

    李勣煮粥文言文翻譯11-07

    李星沅文言文翻譯04-11

    李氏之友文言文翻譯02-2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成α人片在线观看 | 久久丝袜国产精品视频 | 五月天久久国产你懂的 | 中文字幕免费无遮挡无删减 | 人人做人人爱在碰一区三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