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掩耳盜鈴》翻譯及道理分析

    時間:2021-07-12 19:32:59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文言文《掩耳盜鈴》翻譯及道理分析

      導語: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大家是否能夠正確理解到掩耳盜鈴這個成語呢?今天小編為各位同學分享的正是關于掩耳盜鈴這個成語的知識,不妨來看看學習一下吧!

    文言文《掩耳盜鈴》翻譯及道理分析

      掩耳盜鈴:原為盜鐘掩耳,為一中國成語,偷鐘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比喻自己欺騙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呂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則寓言故事,原文為盜鐘,后來鐘演變成為鈴,掩耳盜鐘反而不常用了。近義詞: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原文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10)鐘②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③;以錘④毀之,鐘況然⑤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⑥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7)矣!

      ——選自《呂氏春秋·自知》

      注釋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晉國的貴族,被其他四家貴族聯合打敗后,逃在齊國。

      亡,逃亡。

      (2)鐘:古代的打擊樂器。

      (3)則:但是

      (4)負:用背馱東西。

      (5)錘(chuí):槌子或棒子。

      (6)況(huàng)然:形容鐘聲。

      (7)遽(jù):立刻。

      (8)悖(bèi):荒謬。 (8)惡(e):害怕。

      譯文

      范氏逃亡的時候,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想要背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后再背。誰知,剛砸了一下,那口鐘就“咣”地發出了很大的響聲。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鐘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只耳朵緊緊捂住繼續敲。害怕別人聽到鐘的聲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為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荒謬了。

      寓意

      鐘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總是要響的。凡是要客觀存在的東西,都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有的人對不喜歡的客觀存在,采取不承認的態度,以為如此,客觀就不存在了,這和“掩耳盜鈴”一樣,都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唯我論的表現。

    【文言文《掩耳盜鈴》翻譯及道理分析】相關文章:

    文言文《掩耳盜鈴》翻譯及道理分析大全06-13

    文言文《掩耳盜鈴》翻譯及分析09-20

    文言文《曾子殺彘》翻譯及道理分析07-20

    《殺駝破甕》文言文翻譯及道理分析06-14

    杯弓蛇影文言文翻譯及道理03-04

    文言文《掩耳盜鈴》翻譯04-06

    《掩耳盜鈴》文言文翻譯11-16

    掩耳盜鈴文言文翻譯02-23

    有關掩耳盜鈴文言文翻譯04-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 | 五月婷婷亞洲綜合色色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婷婷99re6国产在线 | 亚洲综合一区欧美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