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時間:2021-06-11 10:05:56 文言文 我要投稿

    七年級下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匯總

      七年級下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匯總

      一、《傷仲永》

    七年級下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匯總

      1.出處:選自《臨川先生文集》

      2.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也被稱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3.內容理解:告訴我們學習和教育對于人才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

      4.字詞句:

      A.字音:環謁〔ye〕 泯〔min〕然 稱〔chen〕 夫〔fu〕

      B. 詞義:

      ⑴.通假字:

      ①.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 扳通攀,牽、引。 ②.賢于材人遠矣: 材通才,才能。

      ③.未嘗識書具: 嘗同曾,曾經。

      ⑵.古今異義:

      ①.是:古義此,與自組合意為自從,eg:自是指物作詩立就;今為判斷詞。

      ②.或:古義不定代詞,有的,eg:或以錢幣乞之;今義為或許。

      ③.文理:古義是文采和道理,eg:其文理皆有可觀者;今表示文章內容或語句方面的條理。

      ⑶.一詞多義:

      ①.自:a.自己,eg:并自為其名;b.從,eg: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②.聞:a.聽說,eg:余聞之也久;b.名聲,eg:不能稱前時之聞。

      ③.其:a.這,eg:其詩以養父母;b.他的,eg:稍稍賓客其父。

      ④.并:a.連詞,并且,eg:并自為其名;b.副詞,全,都,eg: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⑤.名:a.名詞,名字,eg:并自為其名;b.動詞,說出,eg:不能名其一處也。

      ⑥.賓客:a.動詞,以賓客之禮相待,eg:稍稍賓客其父;b.名詞,客人,eg: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

      ⑦.就:a.動詞,完成,eg:自是指物作詩立就;b.動詞,從事,做,eg:蒙乃始就學。

      ⑧.然:a.代詞,這樣,eg:父利其然也;b.形容詞詞尾,的樣子,eg:泯然眾人矣。

      ⑨.于:a.介詞,此,eg:賢于材人遠也;b.介詞,在,eg:與廳事之東北角。

      ⑩.為:a.動詞,作為,eg:其讀以養父母,收族為意;b.動詞,成為,eg:卒之為眾人。

      ⑩.夫:a.指示代詞,那些,eg:今夫不受之天;b.名詞,丈夫,eg:夫起大呼。

      ⑷.詞語活用:

      ①.忽啼求之(啼,哭著,動詞作狀語。) ②.父異焉(異,奇怪,形容詞作動詞。)

      ③.賓客其父(賓客,名詞作動詞。以賓客之禮相待。) ④.父利其然(利,作動詞。)

      ⑤.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日,每天,作狀語;環謁,四處拜訪。)

      ⑸.重點詞語翻譯:

      ①.世隸耕(隸,屬于。) ②. 不至:沒有達到(要求)。 ③.稱前時之聞(稱,相當。) ④.通悟:通達聰慧。 ⑤.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系,;收,聚、團結。 ⑥.彼其:他。 ⑦.泯然:完全。

      ⑧.賢于材人:勝過有才能的人;賢,超過;材人,有才能的人。

      C.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①.判斷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務農。

      ②.省略句:a.不使學。(即不使之學,省略賓語) 不讓方仲永學習。

      b.令作詩。(即令其做詩,省略賓語) 我叫方仲永作詩。

      c.還自揚州。(省略主語我) (我)從揚州回鄉。

      d.受之天。(之后省略于) 先天得到的。

      ③.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同鄉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用錢幣求仲永題詩。

      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與邑人,不使學:(他的)父親以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縣里的人,不讓他學習。

      ⑤.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⑥.其詩以養其父母,收族為意: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

      ⑦.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從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詩,他立即寫成。

      ⑧.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叫他做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跟以前聽說的相當了。

      ⑨.今夫不受之天,故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那么,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難道之成為普通人就完了嗎?

      二、《木蘭詩》

      1.出處:又叫《木蘭辭》,這是南北朝時北方名歌中的一首 敘事詩 ,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首詩后經文人加工潤色,被歷代傳誦,與《孔雀東南飛》合稱為我國詩歌史上的雙璧,二者異曲同工,互相輝映,對后代的文學藝術產生過不小的影響。

      2.字詞句:

      A.字音:機杼〔zhu〕 鞍韉〔an jiang〕 轡〔pei〕頭 鳴濺濺〔jian〕 金柝〔tuo〕 阿姊〔zi〕 霍霍〔huo〕 可汗〔ke han〕 貼:軍帖〔tie〕;貼〔tie〕黃花;字帖〔tie〕

      B.詞義:

      ⑴.通假字:

      ①.對鏡帖花黃:帖通貼,粘,粘貼。 ②.出門看火伴:火通伙。

      ⑵.古今異義:

      ①.爺:古義指父親,eg:卷卷有爺名;今指爺爺,即父親的父親。

      ②.走:古義為跑,雙兔傍地走;今義行走。

      ③.但:古義為只,副詞,eg: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今常用作轉折連詞。

      ④.郭:古義為外城,eg:出郭相扶將;今僅用作姓氏。

      ⑶.一詞多義:

      市:a.集市,eg:東市買鞍馬;b.買,eg:愿為市鞍馬。(名詞作動詞。我愿意為此去買鞍馬。)

      買:a.買(東西), eg:東市買駿馬;b.雇,租,eg:欲買舟而下。

      ⑷.詞語活用:

      ①.何疑問代詞作動詞,是什么。問女何所思。

      ②.策名詞作動詞,登記。策勛十二轉

      ③.騎動詞作名詞,戰馬。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⑷.重點詞語翻譯:

      ①.旦:早晨。 ②.濺濺:流水聲。 ③. 胡騎:胡人的戰馬。

      ④.強,有余。 ⑤.不用:不愿做。 ⑥. 扶將:扶持。

      ⑦.賞賜百千強:賞賜很多財物。

      C.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①.省略句:愿為市鞍馬。(愿為此市鞍馬,此指代父從軍這件事。)

      愿意為此去買鞍馬。

      ②. 倒裝句:問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裝。賓語前置。)

      問一聲閨女想的是什么?

      ③.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木蘭)不遠萬里奔赴戰場,跨越關山嶺(疾行)如飛。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 寒冷的月光照射著鎧甲。將軍(身經)百戰出生入死,壯士(轉戰)多年(凱旋而)歸來。

      ④.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對著窗戶,梳理著烏云般(美麗)的頭發,對著鏡子(在前額)貼上花黃。

      三、《孫權勸學》

      1.出處:選自《資治通鑒》

      2.作者:北宋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字君實,世稱涑水先生。

      3.字詞句:

      A.詞義:

      ⑴.古今異義:

      ①.但,古義為只,eg:但當涉獵;今為轉折連詞。 ②.治,古義為研究,eg: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今為治理。 ③.博士,古義為官職,eg: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今為學位。

      ⑵.一詞多義:

      ①.以:a.用,eg:以軍中多務;b.與為譯為認為,eg:自以為大有所益。

      ②.當:a.掌管,eg:當除掌事;b.應當,eg:但當涉獵。

      ③.見:a.知道,eg:見往事耳(了解歷史罷了。);b.認清,識別,eg: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動詞,看見,見漁人,乃大驚。

      ④.若:a.動詞,比得上,eg:孰若孤;b.介詞,好象,eg:仿佛若有光。

      ⑤.之:a.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eg:大兄何見事之晚乎?b.助詞,的,eg:于廳事之東北角。

      ⑶.重點詞語翻譯:

      ①.當涂:當道,當權。 ②.辭:推托。 ③.及魯肅過尋陽:及,到了的時候。

      ④.才略:政治或軍事方面的才干和謀略。 ⑤.涉獵:粗略地閱讀。

      ⑥.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⑥.更:更新。

      ⑶.成語

      ①.吳下阿蒙:比喻學識尚淺。 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C.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①.倒裝句: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何見事應見事何,疑問句賓語前置。)

      老兄你為什么看事情的變化這么晚呢?

      ②.省略句:肅遂拜蒙母。(拜后省略介詞于。)

      魯肅于是拜見了呂蒙的母親。

      ③.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我難道是想讓你鉆研經史典籍而成為博士嗎?

      ④.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只不過應當廣泛地學習知識,懂得過去的教訓罷了。

      D.備注:本文以對話為主,語言形象,使人感受到人物說話是的口吻、神態和心理。詳略得當。

      四、《口技》

      1.出處:節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2.作者:林嗣環,字鐵崖,明末清初人。

      3.字詞句:

      A.字音:少頃〔qing〕 囈〔yi〕語 齁〔hou〕 曳〔ye〕屋 許許〔hu〕聲

      B.詞義:

      ⑴.通假字:滿坐寂然:坐通座,座位,這里指座位上的人,即賓客;全場靜悄悄的。

      ⑵.古今異義:

      ①.但:古義為只,eg: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今表轉折連詞。

      ②.聞:古義為聽,eg:微聞有鼠作作索索;今義用鼻子嗅。

      ③.股:古義為大腿,eg:兩股戰戰;今為屁股。

      ④.走: 古義為跑, eg:兩股戰戰, 幾欲先走;今為步行。

      ⑤.雖:古義為即使,表假設連詞。eg:雖人有百手;今義雖然,標轉折連詞。

      ⑶.一詞多義:

      ①.乳:a.動詞,喂奶,eg:婦撫兒乳;b.名詞,乳頭,eg:兒含乳啼。

      ②.絕:a.副詞,極,eg:以為妙絕;b.動詞,盡、消失,eg:群響畢(全,都)絕。

      ③.妙:a.名詞,妙處,eg:眾妙畢備;b.形容詞,美妙,奇妙,eg:以為妙絕。

      ④.指:a.名詞,指頭,eg:手有百指;b.動詞,指出,指明,eg:不能指其一端。

      ⑤.作:a.擬聲詞,eg:有鼠作作索索;b.開始,文中是發出聲音,eg:百千其作。

      ⑥.間: a.動詞,夾雜,中eg:間有里拉崩倒之聲;b.動詞,間斷,eg:遂與外人見隔。

      ⑦.是:介a.詞,這,eg:當是時;b.判斷動詞,eg:問今是何世。

      ⑷.詞語活用: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詞作動詞,擅長;京城中有個擅長口技藝術的人。)

      ②.不能名其一處(名,名詞作動詞,說出;不能夠說出其中的一個地方。)

      ③.會賓客大宴(宴,名詞作動詞,舉行宴會;會,適逢;正碰上有家人大擺宴席請客。)

      ⑸.重點詞語翻譯:

      ①.少頃:一會兒。 ②.既而:不久,緊接著。 ③.是時:的時候。

      ④.未幾:不久。 ⑤.一時:同時。 ⑥.囈語:說夢話。

      ⑦.絮絮:連續不斷地說話。 ⑧.中間〔jian〕:其中夾雜著。

      ⑨.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少,稍微;舒,伸展、松弛。

      ⑩.稍稍:漸漸。 ⑩.傾側:翻倒傾斜。 ⑩.齁:打鼾。

      C.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①.倒裝句:會賓客大宴。(應為會大宴賓客,賓語前置。)

      正碰上由家人大擺宴席請客。

      ②.凡所應有,無所不有:應有盡有。文中形容聲音之雜。

      ③.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在這時候,客人們沒有一個不驚慌變色離開座位,個個捋起袖子,露出胳膊,兩條腿直發抖,幾乎都想搶先逃走。

      五、《短文兩篇》《夸父逐日》、《兩小兒辯日》

      1.出處:《山海經》;《列子》

      2.作者:第二篇選自作者是戰國時鄭國人列御寇。

      3.文學影響:《山海經》是我國古代地理著作,共18篇,內容包括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及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藥物、祭祀等,并保存了不少遠古神話傳說。《夸父逐日》是我國最早的神話之一。

      4.字詞句:

      A.詞義:

      ⑴.通假字:知通智,eg:孰為汝多知乎?

      ⑵.古今異義:

      ①.湯:古義熱水,eg:日中如探湯;今常用于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②.汝: 古義為代詞你,eg:孰為汝多知乎?今為姓氏。

      ③.去:古義為離,eg:我以日始出時出人近。今為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

      ⑶.一詞多義:

      ①.為:a.動詞,是,eg:此不為遠者;b.動詞,說,eg:孰為汝多知乎?c.作,eg:化為鄧林;d.認為,eg:孰為汝多知乎?

      ②.其:a.介詞,那,eg:問其故;b.介詞,它,eg:及其日中;c.介詞,他的或他們的,eg:棄其杖。

      ⑷.詞語活用:

      ①.孔子東游(東,名詞作狀語,到東方。)

      孔子到東方游歷。

      ②.而日中時遠也(遠,形容詞作動詞,離人遠的。)

      正午時離人遠。

      C.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①.倒裝句:孰為汝多知乎?(應孰為汝知多乎,謂語前置,起強調作用。)

      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②.省略句:未至,道渴而死。(未至前省略了夸父)

      夸父還沒有趕到太湖,就在半路渴死了。

      日中如探湯。(應日中如于之探于湯省略介詞和賓語;)

      正午時像(把手)伸(向 )熱水。

      ③.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

      譯:夸父和太陽賽跑,他一直追趕到太陽落山的地方;這時,他口渴想要喝水;他就到黃河、渭水去喝;

      黃河與渭水的水都不夠夸父喝,于是,他又到北邊大湖去喝。 (逐走:競跑,賽跑)

      ④.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去人)遠也。 (以:認為。 去:距離。)

      譯: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距離人們要近一些,而到了中午的時候,就要距離人們遠一些。

      ⑤.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譯:太陽剛出來的時候,人們感覺非常的清涼;到了中午,就好像伸熱水一樣燙人;這難道不是因為近一點炎熱而遠一些清涼嗎?

    【七年級下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相關文章:

    文言文語文知識點01-07

    中考的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6-13

    語文文言文的知識點總結04-01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06-12

    初中語文知識點:文言文04-03

    中考語文文言文中的知識點04-03

    高考語文知識點文言文部分04-03

    中考語文知識點:文言文詞語04-02

    高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4-0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试看 | 亚洲第一人成网站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精选三级欧美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 日韩呦呦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亚洲日韩一级在线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