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常見的古今異義詞

    時間:2022-07-27 11:04:14 文言文 我要投稿

    文言文中常見的古今異義詞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語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五四運動”以前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言文中常見的古今異義詞相關內容。

    文言文中常見的古今異義詞

      文言文中常見的古今異義詞1

      1.行李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古義:出使的人。

      2.夫人今義:尊稱一般人的妻子。古義:那人。

      3.爪牙今義:比喻壞人的黨羽。古義:獸類的腳爪和牙齒。

      4.大夫今義:醫生。古義:官職名。

      5.地方今義:指某一區域,空間的一部分,部位。古義:土地方圓。

      6.養生今義:保養身體。古義:供養活著的人。

      7.山東今義:山東省。古義: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

      8.婚姻今義:結婚的事,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系。古義:兒女親家,有婚姻關系的親戚。

      9.從事今義:投身到(事業中去)。古義:官名,泛指一般屬官。

      10.以為今義:認為。古義:把……當作。

      11.非常今義:十分,極。古義:不平凡,意外的變故。

      12.逢迎今義:說話和做事故意迎合別人的心意(含貶義),古義:迎接。

      13.上路今義:走上路程,動身。古義:高高的道路。

      14.學者今義: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義:求學的人。

      15.所以今義: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古義:用來……的,……的憑借;……的原因。

      16.從而今義: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古義:跟從并且。

      17.小學今義:學校教育的初級階段。古義:小的方面進行學習。

      18.不必今義: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古義:不一定。

      19.經營今義:籌劃并管理(企業等),古義:搜集、保存的金玉珠寶等物。

      20.顏色今義:顏料或燃料。古義:容貌。

      文言文中常見的古今異義詞2

      1.愛人: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古義;愛百姓。今義:丈夫或妻子。)

      2.把握:其為物身輕宜藏,在于把握(古義:手掌內。今義:抓住成功的可靠性)

      3.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古義:地位低,見識淺。今義:言行不道德。)

      4.暴露:將士暴露數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古義:在野外征戰。今義:顯露出來。)

      5.便宜:數上書言便宜事(古義:對國家有利的。今義:略。)

      6.不必:弟子不必不如師(古義:不一定;今義:用不著,不需要。)

      7.不避: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今義:不亞于、不次于。今義:不躲開)

      8.不起:諸府五辟,詔十至,堅臥不起(古義:不出來做官。今義:略。)

      9.不可:時有請立劉氏七廟者,太后問輔臣……魯宗道不可(古義:不同意,不認可。今義:不可以。)

      10.不過:不過數仞而下(古義:不超過。今義:轉折連詞)

      11.北面:何不按兵柬甲,北面下事之(古義:面向北,投降。今義:方位名詞之一。)

      12.城市: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古義:城市里做買賣。今義:略。)

      13成立:至于成立(古義:成家立業。今義:略)

      14.處分:處分適兄意,進止敢自專(古義:安排處理。今義:處罰。)

      15.初一:初一交戰,操軍不利(古義:剛一。今義:衣歷每月的第一天。)

      16.從容: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古義:言語、行動得體。今義:不慌不忙。)

      17.從事:遣一從事以一少牢告廟(古義:下屬官職之一。今義:略。)

      18.從而:吾從而師之(古義:跟隨(他)并且……。今義:表因果的連詞。)

      19.聰明:耳目聰明,四肢堅固(古義:聽力好、視力好。今義:略。)

      20.操持:臥起操持節旄盡落(古義:拿著。今義:料理籌劃)

      21.動搖:而齒牙動搖(古義:松動。今義:態度不堅定)

      22.獨立: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古義:與眾不同。今義:不依賴他人。)

      23.地方:今齊地方千里(古義:土地方圓。今義:略。)

      24.怠慢:怠慢忘身,災禍乃作(古義:松懈、輕忽。今義:冷淡不熱情)

      25.反復: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古義:恢復。今義:略。)

      26.放心:孟子論“求放心”,而并稱曰“學問之道”(古義:放縱散漫的心。今義:略。)

      27.逢迎: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古義:迎接。今義:言行故意迎合別人的心意。)

      28.分布:(陸)遜乃益施牙幢,分布角鼓(古義:到處布置。今義:散布在一定區域內。)

      29.夫人: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義:那個人。今義:男子的配偶。)

      30.非常: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古義:意外的情況。今義:很,極。)

      31.放心:孟子論“求放心”,而并稱曰“學問之道”(古義:放縱散漫的心。今義:略。)

      32.扶老:策父老以流憩(古義:拐杖。今義:扶著老人)

      33.風流:千古風流人物(古義:杰出的人才。今義:生活放蕩)

      34.感激:三顧至于草廬之中……由是感激(古義:感動奮發。今義:略。)

      35.港口: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古義:河的支流相交匯的地方。今義:供大船停泊的地方)36.告訴:則告訴不許(古義:申訴。今義:讓別人知道。)

      37.故事: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古義:先例,舊例。今義:真實或虛構的事情。)

      38.更衣:權起更衣,肅追于宇下(古義:上廁所。今義:換衣服。)

      39.詭辯:而設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古義:謊言。今義:略。)

      40.豪杰: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古義:有聲望有地位的人。今義:才能出眾的人。)

      41.何苦: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古義:擔心什么。今義:用反司語氣表示不信得。)

      42.河南、河北:將軍戰河南,臣戰河北(古義:黃河以南、以北地區。今義:行政:省份之一。)

      文言文中常見的古今異義詞3

      【卒中往往語】

      古義:處處

      今義:常常

      【楚人憐之】

      古義:愛戴

      今義:憐惜,憐愛

      【夜篝火】

      古義:用竹籠罩著火

      今義:泛指在空曠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燒的'火堆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義: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數的約數

      今義:表整數的約數,十六或十七

      【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

      古義:是動詞“會”與“計”的連用意為聚會商議

      今義:(kuài jì)指管理財務的人員

      【借第令毋斬】

      古義:即使,假設,表假設關系的連詞

      今義:常用以為憑借,假托義

      【今亡亦死】

      古義:逃亡

      今義:死

      文言文中常見的古今異義詞4

      1、行李

      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今:行裝。

      2、師徒

      古:軍隊士兵,如“寡君之師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師傅與徒弟。

      3、左右

      古:動詞,調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詞,表示大約,不確定。

      4、宣言

      古:揚言,如“(廉頗)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今:宣告,聲明。

      5、致死

      古:效死命,如“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今:導致死亡。

      6、丈夫

      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

      古:進駐,如“余何面目以視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

      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今:國家機關的管理工作。

      9、地方

      古:土地方圓,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區域。

      10、東面

      古:臉朝東,如“東面而視”;今:東邊。

      11、面目

      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

      古:到了,達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到……結局,如“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到……時候,如“至于今,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

      古專家、學者,內行的人,如“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今:對財物不計較,言談舉止自然。

      14、以致

      古:兩個詞,而招致,有動詞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今:用在下半句話的開頭,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結果,多指不好的結果。

      15、非常

      古:意外的變故,如“以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不尋常,作形容詞,如“非常之謀難于猝發”;今:程度副詞。

      16、細說

      古:小人的讒言,如“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今:詳細說明。

      17、足下

      古:對人的尊稱,如“再拜奉大將軍足下”;今:腳下面。

      18、幼稚

      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無儲粟”;今:形容頭腦簡單或缺乏經驗。

      19、人事

      古:做官,如“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離合、境遇、存亡等情況。

      20、扶老

      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攙扶老人。

      文言文中常見的古今異義詞5

      美人:今義:美貌女子;古義:歌伎、宮妃。例如: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頗藺相如列傳》)

      左右:今義:①大致范圍(方位詞)。②控制(動詞)。古義:侍衛人員。例如:王顧左右而言他。(《孟子》)

      結束:今義:事情做完一個過程的完結。古義:整裝。例如:婉貞于是率諸少年結束而出。(《馮婉貞》)

      大風:今義:大的風;古義:麻瘋病。例如:可以已大風。(《捕蛇者說》)

      前進:今義:向前行進,思想進步;古義:前,走上前去;走,奉獻。例如: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弟兄:今義:①同輩之間。②舊時軍隊稱士兵。古義:有時單指兄。例如: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孔雀東南飛》)

      感激:今義:深深的感謝;古義:感,感動;激,奮激。例如: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出師表》)

      初一:今義:農歷每月的第一天;古義:剛剛開始。例如:初一交戰,操軍不利。(《赤壁之戰》)

      即使:今義:表假設性讓步連詞;古義:即,就,讓,叫。例如: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嫗投之河中。 《西門豹治鄴》

      至于:今義:表示另提一事的連詞;古義:終于達到某種程度。例如: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六國論》)

      行為:今義:舉動;古義:行,品行;為,做。例如: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五人墓碑記》)

      地方:今義:①泛指空間的一部分。②民間。③地區。古義:①當地的事。例如:在外監司牧宇,亦皆含鄙成風,不以地方為意。(《方臘起義》)②土地方圓。例如:江東雖小,地方千里。(《項羽本紀》)③大地的形狀是方的。例如:天圓地方。(《淮南子·天文訓》)

      致意:今義:表示問候;古義:抒發心情。如: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屈原列傳》)

      有意:今義:故意,居心;古義:①愿意。例如: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文收責于薛乎?(《馮諼客孟嘗君》) ②有某種打算。例如:將軍豈有意乎?(《隆中對》)

      故事:今義:真實的或虛構的有人物有情節的事情;古義:先例、舊事。例如: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六國論》)

      文言文中常見的古今異義詞6

      1.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古:跑。今:行下次。

      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古:只有,只要。今:轉折連詞。

      3.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古:經常。今:平常,一般。

      4.少時,—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齡《狼》) 古:離開。今:到某—地方稱“去”(古稱“往”)。

      5.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出處同上) 古:大腿。今:屁股。

      6.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出處同上) 古:多少。今:語文中的一門學科。

      7.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陶淵明《桃花源記》) 古:鮮艷美麗。今:食物新鮮,味道好。

      8.復前行,欲窮其林。(出處同上) 古:極,盡。今:資財缺乏(古時用“貧”)

      9.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出處同上) 古:交錯相通。今:交通運輸。

      10.問所從來。(出處同上) 古:從哪里來。今:從過去到現在。

      1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出處同上)(1)妻子,古:妻子兒女。今:男子的配偶。(2)絕境,古:與世隔絕的地方。今:沒有出路的境地。

      12.無論魏晉。(出處同上) 古:不要說,更不必說。今:連詞,表無條件關系。

      13.便扶向路。(出處同上) 古:沿著,順著。今:扶持。

      14.詣太守,說如此。(出處同上) 古:像這樣。今:這樣。

      15.欣然規往。(出處同上) 古:計劃。今:規則,成例。

      16.愿為市鞍馬。(《木蘭詩》) 古:買。今:集市。

      17.木蘭不用尚書郎。(出處同上) 古:不愿作。今:沒有必要。

      18.當戶理紅妝。(出處同上) 古:窗戶。今:門

      19.坐我西閣床。(出處同上) 古:坐具。今:臥具。

      20.出入無完裙。(杜甫《石壕吏》) 古:衣服。今:裙子。

      21.天明登前途。(出處同上) 古:前面的路。今:將來的光景。

      22.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古:這樣。今:量詞。

      23.會賓客大宴。(林嗣環《口技》) 古:適逢,正趕上。今:會見。

      24.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出處同上) 古:在這時。今:因此。

      2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魏學 《核舟記》) 古:特別手巧。今:新奇而巧妙。

      26.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彭端淑《為學》) 古:雇船。今:買船。

      27.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出處同上) 古:及,到。今:過了。

      28.邑人奇這,稍稍賓客其父。(王安石《傷仲永》) 古:漸漸。今:稍微。

      29.孟嘗君特雞狗盜之雄耳。(王安石《讀〈孟嘗君傳〉》) 古:只不過。今:特殊,超出一般。

    【文言文中常見的古今異義詞】相關文章:

    高考文言文中常見的古今異義詞對比04-13

    文言文中的古今異義03-19

    文言文常見古今異義詞05-18

    高考語文文言文中常見的古今異義詞列舉05-17

    常見文言文古今異義詞整理05-17

    中考文言文常見古今異義詞05-17

    高考文言文常見古今異義詞06-17

    高中文言文常見古今異義詞03-17

    有關文言文常見的古今異義詞總結05-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 日韩一级大片一中字幕 | 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 亚洲步兵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 | 伊人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