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竹溪逸民傳閱讀理解

    時間:2021-06-12 08:11:04 文言文 我要投稿

    文言文竹溪逸民傳閱讀理解

      竹溪逸民傳

    文言文竹溪逸民傳閱讀理解

      宋 濂

      竹溪逸民者,幼治經,長誦百家言,造文蔚茂,喜馳騁,聲聞燁燁,起薦紳間,意功名可以赤手致。忽抵掌于幾,曰:人生百歲,能幾旦暮?所難遂者,適意爾。他尚何恤哉?乃戴青霞冠,披白鹿裘,不復與塵世接。

      所居近大溪,篁竹翛翛然生。當明月高照,水光瀲滟,共月爭清輝,逸民輒腰短簫,乘小舫,蕩漾空明中,簫聲挾秋氣為豪,直入無際,婉轉若龍鳴深泓,絕可聽。簫已,逸民扣舷歌曰:吹玉簫兮弄明月,明月照兮頭成雪,頭成雪兮將奈何!白漚起兮沖素波!人見之,嘆曰:是誠世外人也。欲常見且不可得,況狎而近之乎!

      性嗜菊,種之滿園,顧視若孩嬰。黃花一開,獨引觴對酌,日入不倦。人讓其留物,怒曰:舉世無知我,知我惟此花爾,一息自怡,尚可謂滯于物耶?復愛梅。梅朵綠萼微吐,赤腳踏雪中,若溫,見輒凝視,移時目不瞬。且大言曰:知我者惟菊,菊已謝我去,幸汝梅繼之;汝梅脫又謝去,我當上白鶴山采五芝耳!白鶴山蓋溪上諸峰云。

      逸民年五十,益恬泊無所系,間私謂其友曰:吾于世味愈孤矣,將漁于山樵于水矣。其友疑其誕。逸民曰:樵于水志豈在薪漁于山志豈在魚是無所利也無所利樂矣子以予果滯于梅與菊耶?君子以其語近道,有類于古隱者。

      史官曰:昔者李白與孔巢父等六人隱居徂徠山,世仰之以為不可狎近,因號為竹溪六逸。寥寥七百年后而逸民亦以竹溪自名,若出一轍,豈聞風而興起歟?縱曰其地或殊,人之眾獨有異,高風絕塵,照映后先,其安有不同者歟?士之沉酣聲利而弗返者,盍亦知所自警歟!夫自范蔚宗著《后漢書》以隱逸登諸史傳,歷代取法而莫之廢者,其意又豈無所激歟?

      (選自《宋文憲公全集》,有刪改)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意功名可以赤手致 意:料想

      B.人讓其留物 讓:責備

      C.間私謂其友曰 間:有時

      D.其意又豈無所激歟 激:激動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乃戴青霞冠 至于鞭棰之間,乃欲引節,斯不亦遠乎

      B.簫聲挾秋氣為豪 然此可為智者道

      C.君子以其語近道 皆以美于徐公

      D.其安有不同者歟? 吾其還也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逸民從小研讀儒家經典,長大后學習諸子百家。某天忽然頓悟,覺得人生短暫,應該做最適合自己心意的`事,自此不再接近俗世。

      B.逸民視菊花、梅花為人生知己,對菊花、梅花的喜愛近乎癡狂,而時人并不真正理解他,甚至認為他沉溺于外物。

      C.到了知天命之年,逸民對塵俗更加淡泊,認為沒有功利色彩的人生是快樂的。君子認為他的觀點近于道,和古代的隱士相似。

      D.作者認為古代史學家之所以都把隱逸者寫入史傳,是因為士人沉迷于名利難以自拔,希望以此規勸世人歸隱山林。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樵 于 水 志 豈 在 薪 漁 于 山 志 豈 在 魚 是 無 所 利 也 無 所 利 樂 矣 子 以 予 果 滯 于 梅 與 菊 耶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7分)

      ⑴赤腳踏雪中,若溫,見輒凝視,移時目不瞬。(4分)

      ⑵吾于世味愈孤矣,將漁于山樵于水矣。(3分)

    【文言文竹溪逸民傳閱讀理解】相關文章:

    竹溪逸民傳的閱讀答案01-31

    竹溪逸民傳的閱讀答案【精選】03-25

    竹溪逸民傳宋濂文言文閱讀題06-15

    《竹溪逸民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12-11

    宋濂《竹溪逸民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7-16

    《竹溪逸民傳》古文練習題02-03

    文言文韓愈傳的閱讀理解11-20

    文言文《元史·歐陽玄傳》閱讀理解05-06

    文言文江公皋傳的閱讀理解05-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一区二区三不卡精品区免费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 | 亚州精品国产一线永久 | 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 | 听筒婷婷色色激情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