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理解:愚公移山與蜀之鄙有二僧

    時間:2021-06-11 15:13:29 文言文 我要投稿

    文言文閱讀理解:愚公移山與蜀之鄙有二僧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題。

    文言文閱讀理解:愚公移山與蜀之鄙有二僧

      [甲]愚公移山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陽,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缽④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釋]①鄙:邊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縣東的海上。③瓶:水瓶。④缽;和尚用來盛飯食的器皿。⑤顧:難道,反而。

      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4分)

      ①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箕畚: ②汝之不惠 惠:

      ③帝感其誠 感: ④越明年 越: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懼其不已也/其真無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誨/輟耕之壟上

      11.翻譯下面句子。(3分)

      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2.對[甲]文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愚公之妻獻疑,智叟笑而止之,這可看出兩人都堅決反對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見愚公移山受到眾人擁護。

      C.文章運用了對比和襯托的寫作手法來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過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

      13.甲乙兩文告訴我們一個共同的道理是什么?兩文的.結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分)

      [答案]

      9.①用箕畚 ②通慧,聰明 ③被感動 ④到、及

      10.D(A.人稱代詞,他/表反問,可譯為難道 B.連詞,表轉折/連詞,表承接 C.把/因為 D.都是去、往的意思。)

      11.從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的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漢陰隴斷譯錯一處扣1分,扣完3分為止。)

      12.A(愚公之妻只是有疑,而不是堅決反對。)

      13.①人要立志,并付諸行動。(1分)②甲文以神話結尾,(1分)乙文以議論結尾。(1分)

    【文言文閱讀理解:愚公移山與蜀之鄙有二僧】相關文章:

    文言文《蜀之鄙有二僧》閱讀理解附答案12-01

    蜀之鄙有二僧的鄙的意思10-01

    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比較閱讀及答案03-24

    《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比較閱讀答案02-17

    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比較閱讀練習及答案11-25

    《愚公移山》《蜀鄙二僧》閱讀答案02-22

    《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比較閱讀答案2篇01-31

    蜀之鄙有二僧原文譯文05-06

    蜀之鄙有二僧的鄙是什么意思10-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无遮挡国产精品网站 | 中日韩亚洲国产综合 | 亚洲自产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小说区中文字幕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性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