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文言文句式:倒裝句

    時間:2022-12-08 11:24:56 文言文 我要投稿

    中考語文文言文句式:倒裝句

      上學的時候,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駢儷對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那么問題來了,你還記得曾經背過的文言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考語文文言文句式:倒裝句,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考語文文言文句式:倒裝句

      倒裝句

      現代漢語中的倒裝句是為了適應修辭表達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裝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譯時有時要作適當的調整。古漢語中的倒裝句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主謂倒裝

      例:

      甚矣,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

      (二)賓語前置

      例:

      何陋之有(有何陋)——《陋室銘》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所思何)——《木蘭詩》

      何苦(何)而不平——《愚公移山》

      會賓客大宴(大宴賓客)——《口技》

      菊之愛(菊),陶后鮮有人——《愛蓮說》

      蓮之愛(蓮),同與者何人——《愛蓮說》

      牡丹之愛(牡丹),宜乎眾矣——《愛蓮說》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之)——《送東陽馬生序》

      微斯人,吾誰與(誰)歸——《岳陽樓記》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之)也——《滿井游記》

      時人莫之許(之)——《隆中對》

      宋何罪之有(何罪)——《公輸》

      萬鐘于我何加(何)焉——《魚我所欲也》

      何以(何)戰——《曹劌論戰》

      中考語文文言文的倒裝句詳解

      一、主謂倒裝

      主謂倒裝也叫謂語前置或主語后置。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后,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謂語前置,表強調的`意味,可譯為“你太不聰明了”。

      二、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放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后,有如下幾種情況:

      1、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

      ① 介賓倒裝:

      例: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裝,可譯為“為什么”。

      例:微斯人,吾誰與歸?

      “吾誰與歸”是“吾與誰歸”的倒裝,可譯為“我和誰同道呢?”。

      ② 謂賓倒裝

      例:何有于我哉?

      “何有”是“有何”的倒裝。古漢語中,疑問代詞做賓語時,一般放在謂語的前面。可譯為“有哪一樣”。

      例: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有什么簡陋呢?”“何”,疑問代詞, “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2、 文言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

      例:僵臥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裝,可譯為“不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詞,在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3、 用“之”或“是”把賓語提于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

      例: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蓮之愛”即“愛蓮”的倒裝,可譯為“喜愛蓮花”。“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例: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有什么簡陋呢”。“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4、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表示強調。

      例:是以謂之“文”也。

      “是以”是“以是”的倒裝,可譯為“因此”。“是”是指示代詞,指代前面的原因。

      5、其他,表示強調。

      例: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關山度”是“度關山”的倒裝。可譯為“跨過一道道關,越過一道道山”。

      三、定語后置

      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定語所表現的內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

      1、 “中心詞+后置定語+者”。

      例: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荷擔者三夫”是“三夫荷擔者”的倒裝,定語“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詞“荷擔者”,可譯為“三個能挑擔子的成年男子”。

      例: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翼然臨于泉上”是“翼然臨于泉上亭”的倒裝,定語后置,可譯為“一座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2、“中心詞+之+后置定語+者”。

      例: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花之隱逸者”是“隱逸之花”的倒裝。可譯為“具有隱逸氣質的花”。

      3、 數量詞做定語后置。

      例:嘗貽余核舟一。

      “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裝,定語“一”后置,可譯為“一個核舟”。

      四、介賓結構后置

      1、 用介詞 “于” 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譯作補語外,大都數都要移到動詞前做狀語。

      例:何有于我哉?

      全句為“于我有何哉”的倒裝句,介賓結構“于我”后置。譯為“在我身上有哪一樣呢”。

      例:告之于帝。

      是“于帝告之”的倒裝,介賓結構“于帝”后置,譯為“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

      例: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

      全句為“于南陽躬耕,于亂世茍全性命”的倒裝,介賓結構“于南陽、于亂世”后置,可譯為“親自在南陽耕種,在亂世中茍且保全性命”。

      2、 介詞 “以” 組成的介賓短語后置,在今譯時,一般都前置做狀語。

      例:屠懼,投以骨。

      全句為“以骨投之”的倒裝,介賓結構“以骨”后置。譯為“把骨頭扔給它”。

      例: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裝,介賓結構“以尉首”后置,可譯為“用將尉的頭來祭祀”。

      例: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裝,介賓結構“以文”后置,可譯為“用文字來記述”。

      例: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是“以討賊興復之效托臣”的倒裝,介賓結構“以討賊興復之效”后置。

    【中考語文文言文句式:倒裝句】相關文章:

    中考語文文言文句式倒裝句06-13

    文言文中特殊的倒裝句式06-12

    文言文倒裝句句式06-14

    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裝句03-21

    高中語文文言文倒裝句式整理06-12

    高中語文文言文常見倒裝句句式06-12

    文言文倒裝句常見句式解析12-25

    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裝句詳解10-10

    中考語文文言文倒裝句09-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首页AV免费观看在线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 | 久久悠悠色综合视频 | 一本久久免费视频 | 天天国产精品污视频 |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密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