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文言文各地試題分類詳解

    時間:2021-06-13 12:29:43 文言文 我要投稿

    中考語文文言文各地試題分類詳解

      1.齊齊哈爾市(09黑龍江省) 三 閱讀理解及分析。(第11——27題,共35分)

    中考語文文言文各地試題分類詳解

      (一)閱讀《三峽》,(回答11——14題,共10分)

      ①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②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③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2分)

      闕 襄

      12.翻譯下列語句。(4分)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13.總結三峽的景物特點,給下面的對聯補出上聯。(2分)

      ,天高地厚華夏情。

      14.下面是《小石潭記》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較,在寫水方面有什么異同?(2分)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閱讀《三峽》,回答11——14題。(共10分)

      11.闕: 通“缺” 襄 :上

      評分標準:(2分)每詞解釋各1分,“闕”多答“缺口”,“襄”多答“漫上”不扣分。

      12.(1)即使是騎著快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評分標準:(4分)每句2分,重點詞“雖”“奔”“自非”“亭午”“夜分”,其中答對兩個得1分。

      13.示例:山險水急三峽景 ;山峻水清三峽美等。

      評分標準:(2分)寬對即可得分,要在對聯中體現三峽的特點。

      14.相同點:都從側面寫水。

      不同點:《三峽》寫出水勢大,水流急的特點;《小石潭記》寫出水清澈透明的特點。

      評分標準:(2分)相同點得1分,不同點得1分。

      2.綏化市(09黑龍江省)

      (一)閱讀酈道元的《三峽》,回答11——14題。(共11分)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2分)

      闕 襄

      12、翻譯下列語句。(4分)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譯文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譯文

      13、總結三峽的景物特點,給下面的對聯補出上聯。(2分)

      ,天高地厚華夏情。

      14、下面是《小石潭記》選段,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較,在寫水方面有什么異同?(3分)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一)閱讀酈道元的《三峽》,回答11——14題。(共11分)

      11、闕:通“缺” 襄:上

      12(1)即使是騎著駿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13、示例:山險水急三峽景; 山峻水清三峽美等。

      14、相同點:都從側面描寫水

      不同點:《三峽》寫出水勢大,水流急的特點;《小石潭記》寫出水清澈透明的特點。

      3. 五、文言文閱讀(共15分)

      (一)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至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選自酈道元《三峽》)

      (三)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選自吳均《與朱元思書》)

      12、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

      (1)略無闕處 (2)雖乘奔御風

      (3)負勢競上 (4)望峰息心

      13、寫列加點詞的意思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B.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C.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D.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15、比較兩篇短文的異同。(3分)

      (1)兩文都寫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連綿、高峻和水的 、 等共同特征。

      (2)兩文都寫了猿鳴,但寫作目的不同,《三峽》通過猿鳴烘托環境的 ,《與朱元思書》則通過猿鳴表現了環境的生機勃勃。

      12、(1)“闕”通“”缺,空缺;(2)即使;(3)憑借或依靠;(4)平息或停止

      13、A

      14、(1)到了夏天,江水暴漲,漫上兩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水路都被阻斷了。(評分:“襄”“沿溯”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譯錯誤酌情扣分)

      (2)那些辦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評分:“經綸”“反”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譯錯誤酌情扣分)

      15、(1)湍急、清澈;(2)凄涼或悲哀或凄清。(每空一分,意思對即得分)

    【中考語文文言文各地試題分類詳解】相關文章:

    中考語文文言文各地試題分類《小石潭記》詳解06-07

    文言文各地試題分類詳解:《送東陽馬生序》中考語文05-29

    中考語文文言文各地試題分類詳解之《陋室銘》06-14

    《愛蓮說》文言文試題分類詳解06-13

    語文文言文中考試題分類詳解:《曹劌論戰》06-13

    文言文中考試題分類詳解:《曹劌論戰》06-12

    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水調歌頭》詳解12-06

    中考語文文言文試題及答案03-30

    中考語文文言文的倒裝句詳解06-1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成年少妇丰满网 | 亚洲综合精品久久玖玖玖 | 亚洲电影手机在线五月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 | 香港三日本三级三级少妇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