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文言文中的那些第一人稱

    時間:2022-03-31 16:44:30 文言文 我要投稿

    盤點文言文中的那些第一人稱

      上學期間,大家都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語言,而不是日常語言寫的文章。為了幫助更多人學習文言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盤點文言文中的那些第一人稱,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盤點文言文中的那些第一人稱

      一、第一人稱代詞,主要有我、吾、予、余、朕。

      1、我:用于第一人稱,譯作我、我們

      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列子湯問兩小兒辯日》)

      2、吾:可譯作我、我們

      例: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論語為政》)

      3、予:可譯作我、我的

      例: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沈括《夢溪筆談活板》);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陽樓記》)

      4、余:可譯作我

      例:余聞之也久。(王安石《傷仲永》);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袁宏道《西湖游記二則》)

      5、朕:用于第一人稱,我、我的。(秦始皇以后成為皇帝專用的自稱)

      例:朕皇考曰伯庸。(屈原《離騷》)

      二、謙稱代替第一人稱,主要有愚、臣、仆、鄙人、不才、某、小人(一般人自稱),寡人、不穀、孤(君主自稱),妾(女子自稱)。但謙稱是名詞,而不是代詞。

      1、愚:可譯作我

      例:愚以為匈奴不可擊也。(司馬遷《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2、臣:可譯作我

      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諸葛亮《出師表》);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

      3、仆:可譯作我

      例:仆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柳宗元《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劉義慶《世說新語》)

      4、鄙人:可譯作我

      例:且鄙人雖愚,獨不知狼乎?(馬中錫《中山狼傳》)

      5、不才:可譯作我

      例:至以上下相爭,才德稱位語不才,則不才有深感焉。(宋臣《報劉一太書》)

      6、某:可譯作我

      例: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相助上以抗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7、小人:古時男子對地位高于自己者或平輩自稱的謙辭,亦稱小可、小子

      例:小人實不才。(左丘明《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8、寡人:諸侯王的謙稱,可譯作我

      例:桓侯曰:寡人無疾。(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戰國策唐睢不辱使命》)

      9、:不穀:古代君王自稱的謙詞,可譯作我

      例: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左丘明《左傳僖公四年》)

      10、孤:古代王侯對自己的謙稱,可譯作我

      例: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認為大有所益。(司馬光《資治通鑒孫權勸學》)

      11、妾:古代婦女對自己的謙稱,可譯作我

      例:妻曰: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范曄《后漢書樂羊子妻》)

      另外自稱其名,也是一種謙稱,例: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論語季氏》)句子中的丘是孔子的名,這是孔子自己的一種謙稱。

      拓展

      (一)代詞

      代詞包括:指示代詞、人稱代詞、疑問代詞。

      (二)人稱代詞

      用來代替人或事物名稱的代詞叫人稱代詞。人稱代詞有指代說話人一方的(第一人稱),有指代聽話人一方的(第二人稱),有指代第三者的(第三人稱)。

      1.第一人稱

      “吾、我、余(予)”表示第一人稱,相當于現代漢語的“我、我們”。“吾、我”多用于對話,“余(予)”多見于自敘。“我、余(予)”可以作主語、賓語,“吾”一般不作賓語。如:

      ①吾知子之所以距(拒)我。(《墨子·公輸》)

      ——我知道您抵擋我的辦法。“吾”作主語,“我”作“距”的賓語,二者不能調換位置。“吾、我”用于對話。

      ②天之亡我,我何渡為?(《史記·項羽本紀》)

      一一天讓我亡,我為什么還渡江逃走呢?前“我”是“亡”的賓語,后“我”作主語。這是項羽答烏江亭長的話。

      ③李氏子蟠……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韓愈:《師說》)

      ——李家孩子叫“蟠”的,跟我學習,我贊許他能實行古人從師的道理。前“余”是介詞“于”的`賓語,后“余”作主語。“余”用于自敘。

      在對話或書信里,為了表示尊敬對方,文言里自稱常不用“吾、我、余(予)”,而使用謙稱。謙稱代替第一人稱,但它不是代詞,而是名詞(或形容詞用作名詞)。謙稱通常是借用一種表示卑下的稱呼,如“臣、愚、仆、下走、孤、寡人、不谷”等。其中,“孤、寡人、不谷”是君王專用的謙稱。例如:

      ④臣明先生之言矣。(《韓非子·問田》)

      ——我明白您的話了。“臣”是韓子自稱。

      ⑤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諸葛亮:《前出師表》)

      ——我以為宮廷里的大小事,都應該和他們商量。“愚”本是形容詞,是諸葛亮自稱,這里用作名詞。

      ⑥仆又薄從上雍。(司馬遷:《報任安書》)

      ——我又快要跟從皇上到雍(地名)去了。“仆”是司馬遷自稱。

      ⑦今而預知斯舉,下走之大過矣。(柳宗元:《答元饒州論政理書》)

      ——現在我預先知道您這個行動,并把它說出來,我的過錯就大了。“下走”是柳宗元自稱。

      8.君言當擊,甚與孤合。(《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您說應當給他(曹操)迎頭痛擊,很合我的心意。“孤”專用于君王,這里是孫權自稱。

      9.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我聽說趙王愛好音樂,請彈彈瑟吧。“寡人”也專用君王,這里是秦王自稱。

      此外,直呼己名也是一種謙稱。如:

      10.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觀瑜破之。”(《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周瑜對劉備說:“這些人馬就足夠用,您只管看我打敗曹操了。”“瑜”是說話人周瑜的名。

      11.每辭官,必曰:“將士效力,飛何功之有?(《續資治通鑒·岳飛》)

      ——(岳飛)每次辭謝加官,一定說“都是官兵眾人效力,我有什么功勞?”“飛”是說話人岳飛自稱。

    【盤點文言文中的那些第一人稱】相關文章:

    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0-12

    茍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0-12

    焉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0-12

    那些古詩文中的豁達初中作文07-28

    文言文中常見固定結構15例12-06

    初中課文醉翁亭記文言文中考復習要點11-16

    那些年那些事作文01-01

    成長作文中的事例11-16

    作文中的好句摘抄09-22

    徐志摩散文中的落葉10-1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一区跳转 |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三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中文字字幕在线综合亚洲 | 五月天丁香开心婷婷 | 天天爱天天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