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
課堂要走用教材教的新路子,從大語文觀出發, 借助課文和教學媒體,努力把握新課標三維度, 實施多層面教學。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和學習交流等方面的優勢,突出其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
《三個和尚》這則故事塑造了小學生看似陌生實則熟悉的人物形象--小和尚、瘦和尚、胖和尚。因為在生活中,相互推卸責任的現象很多。本文揭示的“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把事情辦好”道理,不宜早早全盤端出,要體現在新課標三維度的過程與方法中,讓學生有一個“悟”的歷程,以加深印象。
【教學目標】
1.比鮮6個生字。
尚 潑 瓶 瘦 愿 商
2. 會寫8個生字,學會積累詞語。
與 場 但 掉 撲 爭 凈 喝
3.蹦苷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4.倍得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把事情辦好的道理,逐步學會與人合作。
【教學重、難點 】
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懂得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把事情辦好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生字詞卡片、孟凡增《歌訣識字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審題質疑
1.激趣導入 故事王國是小朋友的樂園,請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說說你最喜歡的故事名稱(討論并指名發言)。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走進童話的世界,學習《三個和尚》的故事。
2.指導讀課題。
(1)認讀生字“尚”。
(2)全班齊讀課題。
(3)讀了題目,你最想知道哪些問題?(學生自主質疑,教師梳理問題)
預設:
三個和尚分別叫什么名字?
三個和尚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毖生自由地、大聲地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它頭上的拼音小帽,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再讀通課文。實在讀不通的地方標上“?”。
2 舉手質疑、師生釋疑。
3 劃出紅拼音的詞。
三、自主識字,情景識字。
(1)現在,咱們認識的字越來越多。有好多老師沒教過的字有的小朋友都認識-
這篇課文的生字中,你覺得哪些字自己讀得最準,就當小老師教教大家吧!
(2)屏幕顯示需要認識的生字和詞語,指名認讀,并給生字找朋友(組詞)。
識字六兄弟
尚 潑 瓶 瘦 愿 商
(和尚) (活潑) (水瓶) (胖瘦) (愿意) (商量)
(高尚) (潑水) (一瓶) (瘦小) (自愿) (商場)
寫字八姐妹
與 場 但 掉 撲 爭 凈 喝
(我與你)(一場)(但是)(掉牙)(撲火)(爭吵)(干凈)(喝水)
(3.) 歌訣法集中情景識字。學生互讀、互評,看是否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爭字歌 小和尚放紙鷹
商朝和尚,臉蛋洗凈,春風撲面,放飛風箏。
廣場之上,參與競爭,瘦小老鷹,眼睛圓睜。
靜心細聽,響聲錚錚,忽然掙線,跑掉紙鷹。
失掉諍友,但愿還行,喝瓶凈水,活潑升空。
圖文結合,朗讀課文。
引導激趣:我們又結交了十來個漢字朋友,在它們的幫助下大家一定會讀得更通順。
1 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 定時默讀課文,注意劃出的生字。
3 教師范讀(注意找出老師讀課文的優缺點)。
4 全班和老師一起齊讀課文。
5 引導學生交流。
通過初讀課文,你知道三個和尚分別是誰嗎?廟里住一個小和尚的時候,缸里的水怎樣?瘦和尚來了之后,小和尚還勤快的挑水嗎?胖和尚來了之后,還有水嗎? 為什么? 用自己的語言簡要說一說,同桌交流。
欣賞并教唱
《三個和尚沒水喝》
課堂小結
1 齊讀生字和組詞。
2 拓展復習歌訣游戲,加強識字。
3 交替讀課文(與商量讀法)
六、課后延伸
1 熟讀課文,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或朋友聽。
2 同桌合作給三個和尚編一個新故事(玩耍的故事、學習的故事……)。
3 積累紅拼音詞語。
[二年級上冊《三個和尚》教學設計(西師版二年級教案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