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是創新的源泉
四川省儀隴縣復興小學龍俊
誦讀組是語文興趣活動的一個分支。擔任語文興趣活動組長近兩年,從事誦讀組輔導老師近兩年。本誦讀組共有學生45名。其中二年級三個班各項工13名,三年級每班2人。語文興趣活動,重點中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積淀中國悠久的文化遺產.但真正要達到這一目的,沒有教材,沒有既定的活動內容,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剛承擔這一任務時,一片茫然,但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摸索出了一條培養學生誦讀興趣的道路,得到了“實踐是創新的源泉”的啟示。現將受到啟示的過程陳述于后:
一、既定計劃實施階段
從語音入手,引導學生分清易錯聲母、韻母的發音方法及發音部位,讀準字音。指導他們讀記邊音“l”和鼻音“n”,平舌“z、c、s”和翹舌音“zh、ch、sh、r”,以及韻母“ie-ei ui-iu ang-an eng-en in-ing"讓他們分清異同。然后,指導他們讀準易錯的音節、字詞,記住容易讀錯的常用字。
從語氣入手,引導學生讀好不同語氣的句子。如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等。引導學生在讀句子時注意讀出節奏感,教給他們詞語要連讀,中心詞要適當加重語氣,表示強調的詞也要與其他的有所不同。
從情感入手,引導學生練習喜怒哀樂等不同感情的不同的調和情緒,引導他們入情入境地練習朗誦。
二、反思后的活動過程
盡管教師覺得面面具到了,但是學生卻提不起勁頭來,并且這樣的興趣課與平常的語文課也沒有多大區別。如何讓興趣課真正讓學生感受興趣,又像活動課的樣子?這一問題強烈地沖擊著我的既定計劃。于是我作了如下嘗試:
1、詩歌朗誦的活動
為了將這誦讀活動像個活動的樣子,我決定改進方法,把詩歌誦讀活動變成像少兒活動一樣。先選出主持人兩名,交給他們主持節目的方法。再分成幾個小組,然后小組商量確定要朗誦的詩題。最后將每一個小組所要朗誦的詩歌,寫成一個節目單,主持人拿假想話筒,按照節目順序組織活動過程。這是同學們興趣盎然,表演的演員,節目主持人儼然真的一樣;顒咏Y束了,不少學生還親自給我說,第二天有這樣做,我點點頭,他們有歡呼雀躍起來。
2、《三字經》似的快板兒
快板兒快板兒是曲藝的一種,詞兒合轍押韻,說時用個板打拍,節奏較快。在詩歌朗誦的過程中,有同學不由自主地打著節拍助興。還有同學拿來了快板,我們都感到新奇,于是我也拿來試試,可是不熟練。學生們目不轉睛地盯著我,我不好意思的向那同學學習。不一會兒就有電視中快板表演的感覺了,讓后表演了一首詩。這時,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老師教我們說快板吧。于是決定下次就訓練他們。
開始以故事為載體,按照五言詩和七言詩的節律,讓學生練習后,以活動的形式分組表演。
接著,結合學校的德育內容及其目標,在網上找些與內容相符的兒歌,讓學生讀來朗朗上口,又容易理解。在誦讀活動的基礎上,進行了講文明、懂禮貌、愛清潔、講衛生級學生在校的一日行為規范等教育,特別是《校園美》、《我神州》、《你文明,我禮貌》等三字經式的兒歌,尤其讓學生喜聞樂見。
于是我又找來《三字經》、《弟子規》中對學生一生會產生教育的部分讓學生記背,后以活動形式呈現給大家。其中“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钡染渥铀坪醢褜W生與父母、老師拉到一個等次上來,不少學生讀到這些句子后,領會其中的寓意后,有的在心中暗樂,有的瞠目結舌,有的把它當作用來衡量老師、父母的尺度。這些也許就是我國悠久文化歷史對后世的促進作用吧!我想教育呼喚平等,人民向往公平。不少仁人志士,為了平等,拋頭顱,灑熱血。我們教師是否也改用教育的方式或手段來喚醒學生們的公平意識,促進社會和諧?
由上可見,預設的目標,往往會掛一漏萬,我們必須關注實踐過程中的生存狀態,解決時間中遇到的新問題。過程中探索、創新。因此,實踐是創新源泉,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也就是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而今不少學生不愿實踐,不愿做事。當然,也就成了書蟲,成了紙老虎了。
[實踐是創新的源泉(人教新課標四年級教學總結)]相關文章:
1.新課標教學計劃
8.教學計劃個人教學
10.人教版四年級數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