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青松》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1-1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在誦讀中領悟詩人情感;

      第一課時

      一、舊知導入

      1、小朋友們一起背誦我們學過的識字5,誰能說一說,你對青松的了解?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詩(相機板書)《青松》。

      3、知道是誰寫的嗎?我們在一年級的時候學過《陳毅探母》,知道陳毅元帥對母親十分孝順,但是你們可能還不知道,他還是一位文學修養特別高的詩人呢?今天,讓我們從這首詩中了解他吧!

      二、初讀求正確、流利

      1、小朋友們先聽一聽老師的朗讀。教師范讀。

      聽了老師的朗讀,再看看插圖,你猜一猜這首詩寫了什么?

      2、你們想要讀得好,那就從讀準字音開始吧!

      3、常規自讀,圈畫生字,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4、指名讀文,檢查字音是否準確。

      5、多種形式朗讀,強化字音,評價是否注意了詩的節奏。

      三、學習生字

      1、本課6個生字,“挺“字要具體指導,注意第四筆是撇,不是橫,右邊部分是“建字底”。其它字可采取學生自學的方式,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記住字形的。

      2、學生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一、一讀理解詩意

      1、上節課,我們能把這首詩讀得正確、流利,這節課,我們再來讀一讀,看看這首詩怎樣寫我們熟悉的青松的?請小朋友自己認真讀一讀,相信你有很多地方自己能讀懂,實在不懂的一會兒你提出來大家幫你解決?

      2、學習第一二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引導學生看圖釋疑。

      學生可能對“挺且直”不理解,可做如下引導:

      請你先看看課文中的插圖,厚厚的雪聚集在松枝上,這時的松樹,是個什么樣子?(松樹筆直的站立著)

      你能做個挺且直的姿勢嗎?

      你的身上壓著厚厚的雪,但是你卻傲然挺立,你能讀出這樣的感覺嗎?找生讀,同桌間讀。

      聽了你的讀書,老師知道你讀懂了這兩句詩,加上你的想象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嗎?

      3、學習第三四句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1)過渡:上面的兩句詩,我們知道了大雪重壓下的青松,寧折不彎,多么可敬啊!我們接著讀后兩句,看看陳毅元帥又想到了什么?

      (2)按前兩句學法,學生提出問題,組織討論釋疑,

      這兩詩中的“高潔”一詞學生有的可能理解,可讓他發表自己的意見再集體補充。

      (3)如果學生不理解,可以再次引導:冬天到了,許多樹木都落光了葉子,松樹怎么樣呢?(樹干筆直,樹葉蒼翠,這就是~高尚。)

      看圖:想想雪化之后松針的顏色會怎么樣呢?(更加蒼翠、碧綠,這就叫純潔)

      你就是大雪重壓反而更加蒼翠碧綠的松針,你現在帶上這種感覺再讀一讀這兩句詩吧!

      你能用青松的口氣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嗎?(你想知道我們松樹的高尚純潔嗎?冰雪馬上就要融化,那時你再來看吧!)

      5、討論怎樣停頓才能讀出詩中的意思。

      讀一讀,在什么地方停頓更能表現青松的“挺且直”和“高潔”呢?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

      找生讀,再相互評價,然后男女生賽讀。

      二、再讀體會詩人情感

      1、小朋友知道這是陳毅元帥什么時候寫的這首詩嗎?請你們讀讀《練習與測試》中“小資料”中的這段話。說說這里大雪指的是什么?(經濟困難)青松指的是什么?(中國人民)

      2、你現在就是面對困難威武不屈的中國人民,你可以加上動作,再來讀一讀。

      3、請小朋友看一看127頁的讀讀背背,圖中是為了建立新中國,在敵人的屠刀下威武不屈,大義凜然的烈士們,他們就像腳下的寧折不彎的青松,你還可以加上動作,再來讀一讀。

      三、背誦再升華

      陳毅的一首詩,我們反復讀竟然有這么多的意思,讓我們先來記住它吧!相信這首詩會激勵你的一生。

      四、作業

      背誦《紅梅》和《秋菊》。

      教材簡析

      《青松》描寫了大雪重壓之下的青松堅挺勁直的形象,贊頌了堅強高潔的品格。

      全詩共兩行,前兩行描繪了一幅“青松斗雪”的圖畫。漫天飛雪,氣勢洶洶,不但沒有使青松屈服淫威,反而愈挫愈奮,挺而且直。插圖中有一小株頑強生長在峭壁石縫中的橫生松,厚雪戲謔,毫不畏懼。寧折不彎的氣勢怎不叫人素然起敬。三四行則言志抒情,艷陽高照之日,大雪勢必消融于無形,青松則更加蒼翠欲滴。

      時代背景:

      《青松》這首詩是陳毅元帥1960年冬天吟成的。當時,我國經濟發生嚴重困難,在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很快渡過了難關。陳毅元帥通過寫青松傲霜斗雪的品格,歌頌了在困難面前不屈服的中國人民。(摘自《小學語文練習與測試》60頁中的“小資料”)

      這段簡介通俗易懂,適合二年級孩子的閱讀水平。事實上,1960年是我國人民經受嚴重考驗的一年。在國內,農業遭受特大自然災害,加上黨的工作失誤,使國民經濟面臨暫時困難。在國際上,又遭受帝修反華勢力的聯合圍攻。赫魯曉夫修正主義集團妄圖控制中國的陰謀破滅后,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掀起了反華逆流。他們背信棄義地大搞突然襲擊,單方撕毀協定,撤走全部專家,使我們陷于嚴峻的局勢之中,這首詩的出現,是多么鼓舞士氣。陳毅元帥是在鼓舞人們要相信困難是暫時的,惡勢力是要被戰勝的,斷言高潔的品性是絕對經得起時間檢驗的。

      學情分析:

      北方的學生對雪壓青松這種自然現象十分熟悉,有背誦古詩和學習《登顴雀樓》的基礎,通過誦讀,能夠完成對詩的初步感知。但是,對詩中的重點詞語如:“挺且直、高潔”可能理解起來有難度。對詩人的志與情的領悟更需要教師進一步的引導。

      設計思考:

      這首詩包含兩層意義,一是贊頌自然意義的青松、二是贊頌精神意義上的青松。本課的教學如果能達到疏通詩意,結合生活實際與插圖,通過誦讀體會到青松的純潔高尚這一層次,可以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考慮到教學是一種課程開發,高林生老師曾經在《水鄉歌》的研討貼中提到:在他們的已知上起步,盡可能引導他們最大限度地走向未知;所以在設計時,做了適度的整合,充分利用練習冊中提供的時代背景,讀讀背背中的情境圖及教師的導語,激發、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力求達到與作者共鳴的效果,從而深入挖掘詩意,使學生的誦讀積累變得更加有意義。

    [蘇教:《青松》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蘇教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2.蘇教變色龍課件

    3.蘇教版bpmf教學課件

    4.蘇教版祁黃羊課件

    5.有關蘇教版認識方向課件

    6.蘇教版識字教學課件

    7.蘇教版開天辟地課件

    8.蘇教版掌聲課件

    9.蘇教版變色龍課件

    10.蘇教板《石頭書》教案設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嫩草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综合一区 | 亚洲A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 日韩激情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