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的維吾爾》教學設計及反思

    發布時間:2017-7-1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

    1、 學習并積累“驚恐、惡劣、深邃、迎風迎吭、肅然起敬、形態各異、酷熱、鋪天蓋地、美不勝收、載歌載舞、豁達開朗、隨風搖曳”等詞語和生動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和田維吾爾族的特點,感受維吾爾人豁達樂觀的民族精神。

    3、積累語言,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的描述相結合的特點,另外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感受和田的地域風情和維吾爾人以苦為樂的民族風情

    教學難點: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動漫歌曲《我們新疆好地方》、圖片、學生搜集有關維吾爾族及其他少數民族的習慣風俗。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 回顧引入:

    1、回憶:同學們,第二單元課文圍繞“中華民風民俗”這個專題,從不同角度介紹了各具特色的民俗風情.請大家回顧一下,通過前三篇課文的學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小結導入:是啊,“面是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這些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令我們耳目一新.現在,我們一起走進最能代表維吾爾族風俗特點的和田維吾爾.

    3、欣賞動漫歌曲《我們新疆好地方》:看后說說維吾爾人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4、剛才我們通過風光片對維吾爾風情有所了解.下面我們來學習課文,通過文字來更多的了解維吾爾族.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文:做到正確、流利,說說你從文中了解到了維吾爾族哪些風俗習慣?

    2、快速瀏覽:這些習慣表現了維吾爾人的哪些特點?畫出能夠反映和田維吾爾人性格特點的語句.

    課件出示:讀一讀:

    ▲ 六年前的一個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維吾爾人特有的豪氣與樂觀。

    ▲ 和田維吾爾人熱愛土地的程度令人驚嘆。

    ▲ 和田地處大漠邊緣,那惡劣的自然環境并 沒有扼殺維吾爾人愛美的天性。

    ▲ 沒有歌舞,維吾爾人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成了他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豁達樂觀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

    3、討論:最能集中反映和田維吾爾人性格的是哪一句?

    三、重點探究,品味賞析:

    1、出示結尾句:齊讀“豁達樂觀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

    2、默讀課文:結合所畫句子與課文中的具體描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隨機引導.

    (一)豪氣與樂觀:

    (1)在鋪天蓋地的沙塵暴襲擊的黑夜,一個漢子迎風印吭,熱烈激昂的歌聲飽含著對黑暗與沙塵暴的蔑視,表現了和田維吾爾人的豪氣與樂觀.

    (2)作者是怎樣使我們體會到這一點的? (對比)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酷愛土地

    (1)“民以食為天”,和田維吾爾人吃幾乎都離不開土地。

    (課件出示:飲食圖片)

    (2)把衣服鋪在沙漠上晾曬.

    (3)有感情的朗讀:和田維吾爾族人的吃穿都離不土地,他們對土地愛地多么深沉啊!

    (三)愛美

    (1)讀一讀:為什么說手愛美是他們的“天性”?

    (2)畫出打比方的句子,體會“美不勝收”。

    (3)小結:維吾爾人愛花、種花、雕花、繡花、衣著如花,他們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依然愛花、愛美、美好的生活著,這是多么堅強的民族呀!

    (四)能歌善舞:

    (1)不受任何限制,想跳就跳

    (2)聚餐目的不在于吃,而在于載歌載舞。

    (課件出示:載歌載舞的圖片)

    (3)學生表演(新疆小姑娘才藝展示)

    四、提升認識,體會寫法:

    1、齊讀最后一句

    2、瀏覽全文:作者是怎樣向我們介紹地域風情和民族風俗的?

    (1)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結構嚴謹。

    (2)前后照應,總結強調維吾爾人豁達樂觀的性格特征: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

    (3)描寫生動形象,語言優美。

    五、拓展延伸:

    1、小結:除了這些,對于和田維吾爾族,你還有哪些了解?

    (課件出示:有關和田維吾爾的圖片)

    2、這樣的民族你想用什么形式來表達你的敬佩和贊美之情?

    3、對于其他少數民族的民俗風情,你了解多少呢?

    作業超市:

    1、摘抄自己喜歡的語句。

    2、“小導游”:為和田維吾爾編寫導游詞。

    3、設計廣告:為和田維吾爾設計一條廣告語。

    4、手抄小報:辦一份小報展示各少數民族的民風習俗。

    板書設計:

    9 和田的維吾爾

    毫氣樂觀

    苦-樂 熱愛土地 熱愛生活

    愛 美

    能歌善舞

    案例評價:

    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真實、樸實、扎實。顧老師在《和田的維吾爾》一課教學設計中,把握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遵循語文教學規律,反樸歸真,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上下功夫。

    教師把學生主動學習與教師指導有機結合起來。在教學中,以課文中心句“豁達開朗的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為主線,總領其他各段,像一跟紅線把每個自然段的內容串聯起來,同時又重點抓住每個自然段的中心句(第一句)來理解,使教學主線明確內容集中、重點突出、整體性強,設計實現了“整體-部分-整體”的理想結構特點。采用以學生為主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潛心會文、自悟、自得,與老師的相機點撥、適時指導,和諧而又統一。這樣的教學,學生獲得了知識,發展了能力,達到了“順學而導,教學相長”的境界。

    教師利用音樂渲染情境引入課文,欣賞歌曲〈〈我們新疆好地方〉〉風光動畫,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迅速激起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從而迫不及待的潛心讀文,投入學習。

    特別是拓展延伸、交流資料:“有關維吾爾、其他少數民族的風俗,你有哪些了解?”學生通過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資料,既拓展了文本空間,加大了課時容量,又使學生對少數民族風俗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加熱愛少數民族,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學反思

    《和田的維吾爾》是一篇閱讀課文,我把充足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潛心讀文、邊讀邊畫、用心體會,學生讀得很投入,在讀中真正感悟到了維吾爾族的特點。課堂上,學生們積極交流自己通過各種途徑搜集到的資料,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增強了對維吾爾族的認識;更調動了大家的學習積極性,有的歌、有的舞、有的吟誦小詩……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因此,教師應積極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對我們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大有益處。

    不足之處是:教學中學生沒有進行個性表達的練筆訓練,沒有達到“讀寫結合”,有待于改進。

    [《和田的維吾爾》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1.和田的維吾爾閱讀答案

    2.教學設計與反思互評語

    3.可愛的維吾爾人手抄報

    4.教學設計評語

    5.語言故事教學反思

    6.成語教學的反思

    7.成語教學反思高中

    8.aieiui教案及教學反思

    9.教學反思與隨筆

    10.認識6的教案與反思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先锋资源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黑人在线 |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看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1页 | 亚洲成年网在线观看黄 | 综合国产激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