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宇 縣實驗小學 王云
《藏戲》一課是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二組教材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組課文的教學目標,一是讓學生了解一些傳統的民風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這些獨具魅力的民俗風情中包涵的名族文明和傳統美德,二是了解文章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怎樣謀篇布局,準確用詞,生動表達,并在習作中加以運用。那么賈廣喆老師是如何將這些多維目標融為一體,有效落實在本課教學之中的呢?
片段一
師:誰來讀讀文章的前三段?(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戴著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在演出時是沒有舞臺的呢?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還沒有結束的呢?)
(學生較平淡地讀句子)
師:讀后你們有什么發現?
生:運用了排比、反問的修辭手法。
師:能把這三個反問句改為陳述句嗎?
(學生紛紛舉手能進行正確的句式變換。)
師:我們應該怎樣讀這三句話?為什么?
生:應該重讀 “還有”、“幾個”,說明這樣的劇種很少。應重讀“戴著面具演出”、“在演出時是沒有舞臺”、“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還沒有結束”,這些語句突出了藏戲的特點。
師:你能把“藏戲”這獨具魅力的特點讀出來嗎?
(學生很有感情地朗讀)
師:同學們,短短的幾句話,不但點明了藏戲的特點,表達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更為我們提供了行文的線索,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請同學們自由讀下文,自我感悟。
(略)
片段二
師:同學們,你們了解我們家鄉東北地區的戲劇嗎?
生:二人轉、吉劇。
師:吉劇有哪些獨特之處呢?
生:只需兩人表演;道具是手絹和扇子;在邊唱邊跳的同時,還可插入笑話,令人捧腹;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為了看二人轉不吃飯……
師:(順勢引發)那你能用以上內容來仿寫嗎?
生: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只需要兩個人就可以表演的呢?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演出時只需要扇子和手絹兩樣道具就可以讓觀眾眼花繚亂呢?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的精彩表演會讓觀眾忘記吃飯呢?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能把我們家鄉吉劇的主要特色概括地這么具體、生動,想不想以這樣的開頭接著寫下去呢?課后,我們就以我們東北地區的吉劇--二人轉為內容來完成本單元的習作訓練。可以嗎?(學生情緒高昂,很有信心)
【點評】
首尾相互照應式的問題設計,使得本節課教學環節緊湊,教學內容渾然一體,突出了語文知識的整體性,語文課的完整性。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是課堂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及歸宿點。賈廣喆老師在教學中,緊緊圍繞《藏戲》一課中的三句話巧設問題,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內化為一體,有效地落實在教學中。這其中,不僅使學生感受到了修辭手法--排比、反問句式的作用,以及對藏戲內容特點的了解;同時在反問句與陳述句的變換中和感情朗讀的過程中,使學生領悟到本段的三句話在本文中所起到的提綱挈領的作用及在字里行間所品悟到的那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而且在最后的拓展--對吉劇--二人轉這一劇種的了解和仿寫中對學生進行了一種無痕的單元習作指導,真是水到渠成,讀寫結合,授之以漁。同時也是一種情感目標的升華--對家鄉文化藝術的贊美與喜愛,真是一舉多得。教者以睿智的看似簡單的問題設計,使多維目標有效達成。
[《藏戲》教學片段評析]相關文章:
1.《藏戲》教學課件
2.關于藏戲教學課件
3.藏戲教學課件
4.藏戲的教學計劃
6.藏戲閱讀答案
7.藏戲讀后感
10.美文片段50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