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課堂教學實錄與點評

    發布時間:2017-10-1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大連海事大學附校 閻偉

    師:上課,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今天這堂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天上的街市》。(大屏幕出現課題及作者)。這首詩的作者是郭沫若,同學們聽沒聽說過這位作者?

    師:哪位同學能簡單介紹一下這位作者?

    生:他是一位大詩人,歷史學家,寫過詩集《女神》。

    師:你是從哪里了解到的?

    生:我讀過他的《女神》,看完就記住了。

    師:這位同學讀書很用心,應該向他學習。(評:鼓勵學生多讀書。)我們來進一步了解作者情況。(大屏幕顯示:作者簡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詩人,學者。代表詩集有《女神》,《星空》等。)

    師: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首《天上的街市》就出自他的詩集《星空》,同學們,這首詩的題目是《天上的街市》,你們說天上真的有街市嗎?

    生:沒有。

    師:是的,可是在詩中,作者卻以美妙的聯想與想象為我們編織出一幅天上美景。這究竟是怎樣一幅景象呢?我們先不看原詩,大家來猜想一下,大家可以自由想象,跟大詩人比比想象力。(評:激發想象的策略。),為了便于大家猜想,我從詩中找出了五個詞語。(投影,漸次出現:街燈、明星、銀河、牛郎、織女),詩中的聯想與想象是?街燈"這一事物引發的。大家想想,這五樣事物之間有什么聯系?把這些事物聯系起來,你的頭腦中會出現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呢?(略頓)你頭腦中出現的畫面應該是清晰的,生動的,飽滿的,就像電影一樣。這樣,同桌之間把自己想象的畫面說出來,(評:應該是先自己想,再交流;交流是必要的,是對學生進行說的訓練。)看誰的想象更生動,更豐富。

    師:好!哪位同學能說說自己頭腦中想象的畫面?

    生:夜幕降臨了,街燈亮了,天上的星星也亮了,天上有一條銀河,想到了銀河就想到了牛郎織女在喜鵲搭成的天橋上相會,這幅景象是和諧美好的。

    師:說的不錯,誰愿意繼續發言。

    生:看到了街燈,就想到了天上的明星,明星就像街燈,天上的街市兩旁是街燈,牛郎織女手挽手在天街散步。

    師:想象很生動,畫面感也很強。我不一一請大家描述了。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第92頁,朗讀這首詩,看大詩人郭沫若是怎樣想象的。(評:激發閱讀欲望。)

    (生朗讀)

    師:讀完了吧?

    生:讀完了。

    師:剛才同學們頭腦中想象的畫面有沒有跟郭沫若詩中的想象一樣或相似的?(評:照應前面的"比",又是激勵。)

    (生有幾人舉手。)

    師:你們的想象力事以跟大詩人相媲美,很了不起,我想請一名同學朗讀這首詩,誰來試試?

    (生紛紛舉手)

    師:這么多人舉手,我讓誰來讀好呢?這樣吧,誰特別想讀就自己站起來讀好不好?

    (生一下子站起來四五個人。)

    師:這位同學第一個站起來,請你讀。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讀得很好,剛才同學們讀過了這首詩,剛才又聽讀了一遍。同學們你們說這首詩寫得好不好?

    生:好!

    師:哪里寫得好呢?是用詞準確?語句優美?想象豐富呢?還是別的……下面,請同學們再讀一遍課文,把自己喜歡的部分找出來,反復讀一讀,品一品,然后把自己喜歡的理由說給同桌聽一聽,再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生品讀,圈畫,討論。)

    師:你們覺得這首詩哪里寫得好呢?誰來談論自己的看法?

    生:我認為倒數第一段,"不信,請看那朵流星,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其中'朵'字用得非常好,用'朵'修飾流星,使人感覺非常美,就像天上的一朵奇花一樣。"

    師:嗯,分析得很準確,也很有美感。老師沒想到同學們會分析得這么好!"像天上的一朵花",好極了!

    生:整首詩形象逼真,把讀者引入了仙境,第一節把燈比作星,又把星星比作街燈,把讀者引入了幻想境界。

    師:是這樣,那么你能不能通過自己的朗讀把我們也帶入你把說的境界呢?試試吧!

    (生:繪聲繪色地朗讀,語調舒緩優美。)

    [評:品味和朗讀相結合。]

    師:他是不是把我們帶入了他所說的境界了呢?

    生:是。

    師:好,接著說。

    生:我最欣賞的是"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中這個"點"字,由"點"就想到了有一個點燈人,想到了點燈人就能想到天上有一個美麗的街市。

    師:太好了,他抓住了一個動詞"點"從而引發了聯想,把握住了用詞的準確性。

    生:二到四段中有"我想","請看","你看"這些詞語,這樣就使讀者進入了作者寫這首詩的情境,一幅美麗的畫面就展現在我們面前。

    師:好,他把握住了作者所有的想象引導詞,變換角度,想象畫面。把握得很準確。

    (評:不僅對學生的發言給予充分肯定,而且順勢進行深入分析。)

    生:二到四節都有一個詞語"定然",定然是一定的意思,表明作者相信天上一定有一個美麗的街市。同時,表明了作者對自由自在,幸福美滿生活的向往。

    師:更是表現一種對幸福美滿生活必將來臨的信念。

    生:我認為詩中第二段最后兩句話"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不僅想到了天上的街市,還想到了街市上的物品,在我們頭腦中展現了一副十分熱鬧的場面。

    師:好極了,他根據詩句,再次想到了天上街市的畫面,很好,剛才,同學們主要根據詩中的用詞,談了自己對詩中精華的理解,?點"字,"朵"字,"定然"等詞巧妙運用。同時也談到了詩中豐富的想象和優美的意境。顯示了較高的鑒賞水平。(評:此處為小結,主要是從肯定的角度從幾方面小結,這十分必要;但對學生未賞析到的,如"現"等,應做補充。)

    師:同學們在品讀過程中,還有沒有什么問題呢?關于語言,關于詩的寫法。(評:過渡到下一個教學內容)(無人提問)。

    師:這樣,我想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在冰島舉行的第29屆國際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中國選手全部奪得金牌,總分第一,這是很了不起的成績?墒,在隨后舉行的參賽選手與世界權威物理學家的交流中,外國選手紛紛提問,而中國五位選手一個問題也提不出來,所以,有人說,中國的學生只會解題,不會提問,而實際上,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對于這首詩只要琢磨,我想大家一定也能發現問題。(評:讀書無疑是思維相對靜止的表現。有時用問題引導提問,有時?意義"激發提問,教師用的是后者。)

    師:請你提問。

    生:我的問題是:"第二節詩中,'我想那縹緲的空中'為什么要用'縹緲'一詞?"

    師:好,她對詩中的用詞提出疑問,誰說說"縹緲"是什么意思呢?

    生: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師:那么,你自己說說為什么用這個詞呢?(評:學生既然提出問題便會對此問題有所考慮,讓提出問題的學生說一說想法,也是教學該用的一招。)

    生:嗯,我覺得"縹緲"這個詞給人一種夢幻的感覺,使人覺得非常神奇,從而寫天上街市的優美。

    師:嗯,好,她自己解決了問題,我們繼續。

    生:第二節詩中說"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作者為什么不詳寫是什么物品。寫出來不是更好嗎?

    師:這個問題問得好。是啊,寫出來不是更好嗎?誰能回答這個問題?

    生:我覺得不應該寫出來,因為是"世上沒有的珍奇"寫不出來,這樣寫,可以留給讀者想象的空間,讓讀者自己去想象。

    師: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這名同學回答得太好了。確實,寫得太實了,就限制了讀者的想象。這名同學很懂得藝術創作的規律。很了不起。繼續提問。(評:對此問題教育引導得如行云流水,補充得也拾到好處。)

    生:我覺得第一段中,把街燈或明星去掉一個,換一個事物更好。

    師:怎么換呢?

    生:比如換成"月亮"。

    師:(深情地朗讀)"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閃著一個月亮"。

    (生哄堂大笑)

    師:哪個更好一些?

    生:星星。

    師:還有問題嗎?

    生:無人舉手。

    師:老師有一個問題。牛郎織女的故事你們聽沒聽過。

    生:有的點頭,有的說聽過。

    師:你們聽這個故事的時候是什么感受?

    生:(有的)悲傷,痛苦,難受。

    師:讀了詩中牛郎織女的故事,你又是什么感受?

    生:(有的)幸福、美滿、溫馨。

    師:好,郭沫若為什么要把一個悲劇故事寫得如此美好呢?

    我提示大家一下,這首詩寫于1921年,當時作者從日本留學回到國內,國內正是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作者的內心十分悲傷。(評:教師的提問是為了將教學引向深入。此處提問一步一步地搭橋,橋搭得恰到好處,這就是教學藝術。)

    生:是為了表明他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師:對,同學們你們學過《桃花源記》嗎?

    生:學過。

    師:當現實中美好的生活不可得,人們就寄希望于想象,本詩也是這樣。(評:此處的聯系《桃花源記》如果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對培養學生比較、分析、綜合的能力是極有意義的。)

    同學們,老師非常喜歡一句話:"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我希望同學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創造更好的明天。還有問題嗎?

    生:老師,天上的街市是虛的,這首詩里有沒有實寫?

    師:你說有沒有?

    生:有,第一節中寫明星和街燈是實寫。

    師:我同意,我想接著這個同學的問題問,那么虛寫的有哪事物呢?

    生:(齊說)街市。

    師:還有街燈,是天上的街燈,是吧?(板書)

    生:是。

    師:還有……

    生:天上的街市,牛郎織女。(紛紛地說)

    師:對。

    街燈是實有的,明星也是實有的,天上的街燈,街市,牛郎織女天街閑游是虛的。由實物想到實物叫……

    生:聯想。

    師:由實到虛呢?(邊說邊板書)

    生:想象。

    師:對。詩中由聯想到想象,先實后虛。

    (板書)街燈→明星→街燈→街市→牛郎織天街閑游

    聯想(實) 想象(虛)

    (評:此處順勢結合板書講授相關知識,言簡意明。)大家還有什么問題?

    生:無人提問。

    師:剛才同學們的提問有些很有價值。比如,第二段為什么不實寫。為什么用"縹緲"一詞等。其實詩中還有一些地方值得大家研究,比如"淺淺的天河"中為什么用"淺淺"一詞?等等。大家可以自己體會。同學們既然沒有其他問題了,我們來做一個練習,同學們,你們平時看不看電視?

    生:看。

    師:有沒有看過中央電視臺第三套節目中《電視散文》、《電視詩歌》這個欄目?

    (有的說看過,有的說沒看過。)

    師:這個節目是把散文或詩歌配收音樂和畫面播放供人欣賞。老師已經做好了,這樣,老師先把自己制作的畫面給大家播放一下,字幕出現的時候,大家一起輕聲讀。(老師放教學動畫,學生伴隨音樂,輕聲朗讀,神情專注。)

    (動畫放完后,同學們,按百分計算,老師的設計能得多少分?)

    (聲音此起彼伏90分,80分……)

    師:由于各種原因,老師自己也認為這個"電視詩歌"設計得不是盡善盡美,我想請同學幫幫老師的忙,幫老師修改一下這個"電視詩歌"。(評:此環節的設計是為了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這首詩。)

    師:音樂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師:好。我們先來看第一幅畫面。(老師播放畫面,當第一節詩完整呈現在屏幕上時,畫面停。畫面上街燈由隱到現,天空中明星也由隱到現。)

    這幅畫面需不需要改?

    生:老師,我覺得街燈不應該一下全亮了,應該一個一個地亮。

    師:有道理,有的人家六點點燈,有的七點點燈。是吧。[評:教師結合課文的"現"指導學生分析。]

    (生會意地笑了)

    生:我覺得天上的星星應該再多一點。

    師:可以。還有嗎?

    生:沒有了。

    師:好,這個通過。再來看我根據第二節詩設計的畫面。(播放,畫面上是星空,星云。)

    誰來談自己的看法。

    生:老師,那些模模糊糊的是什么?

    師:你說是什么?

    生:不知道。

    師:那些都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生:齊笑。

    師:還有哪里需要修改?

    生:沒有了。

    師:好,看第三幅。(播放,畫面上以星空為背景,一條淺淺的銀河)。修改一下這幅畫面。

    生:我覺得銀河應該寬一些,深一些。

    師:是這樣么?

    生:不對,詩中是"淺淺的天河。"所以不能改。

    生:老師,你應該畫一頭金牛在天上走。

    師:金牛是什么樣子?

    生:與世上的牛不一樣,閃閃發光的牛。(眾生笑)

    師:在畫面上把牛,牛郎織女都表現出來,還是只表現星空,確實存在這兩種設計爭論,同學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一下,看看效果如何。[評:此處可就實與虛的問題引導學生再討論,加深對聯想與想象的理解。]

    生:我覺得銀河里的小星星應該多一些。

    師:有沒有道理?

    生:有。

    師:還有嗎?

    生:搖頭。

    師:來看第四幅。(播放,畫面上的星空為背景,一顆流星從天際劃過。)誰來改一改這幅畫面。

    生:老師,流星落得太快了,應該慢一點。

    師:為什么?

    生:書上說是"提著燈籠在走"所以應該慢一點。

    師:很好。

    生:畫面應該動起來。

    師:怎樣動呢?

    生:星空應該交替,旋轉。

    師:(面向全體)這樣改效果是不是好一些?

    生:是。(有的)點頭。

    師:剛才同學的意見只要言之有理都可取。這樣吧,老師布置一項作業:同學們下課之后,根據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配上自己喜歡的音樂。設計幾幅畫面。有條件的同學在電腦上做出來,沒條件的同學用語言把畫面描寫下來。以后有機會也把它做出來。下面,我們完整地朗讀這首詩,進一步品味詩中優美的語言,美妙的意境,豐富的想象。哪位同學朗讀這首詩?

    生:幾名學生舉手。

    師:這位同學第一個舉手。我們請這位同學朗讀。(師放教學動畫)

    (生根據字幕出現的速度和音樂的節奏滿含感情地朗讀)。

    師:好不好?

    (生鼓掌。)

    師:哪位同學再來讀,要爭取超越這位同學。

    生:紛紛舉手。

    師:請最想讀的同學自己站起來讀。

    (一男生站起來就讀)

    師:好,就你讀,伴隨音樂和畫面讀。(放教學動畫)(生以舒緩的語調,充滿感情地朗讀)

    師:讀得美極了,這樣美的詩,要求我們能背下來。人通常1分鐘能背20字,這首詩約130字,正常情況下五、六分鐘能背下來。這樣,我給大家2分鐘時間,看誰背得快。

    (生,緊張地背。)

    師:(兩分鐘后),誰背下來了。

    (生,三個人舉手。)

    師:請這位同學背。

    (生,基本背下來了,有兩處錯誤。)

    師:背得不錯,而且很有創造性。

    (生會心地笑。)

    師:誰再來背?你來背。

    生:較流暢地背。

    師:好,我們一起背一遍。天上的街市--郭沫若,一、二:

    生:(齊背誦)[評:熟讀成誦,水到渠成。]

    師:好,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注:在普蘭店和莊河上這一課時,限于條件沒有課件。評改教師設計"電視詩歌"這一環節改為讓學生講述自己的設計,并說明這么設計的理由。效果也相當不錯。)

      總評:

      閻偉老師這節課在哈爾濱上的時候,受到較高的評價。后來又在大連北三市上了三次,也受到好評。

    這節課的主要特點是,較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在一種探究的狀態中主動地學習。例如開頭與作者比想象力的激發,讓學生說這首詩好在何處,還有什么疑問以及對教師制作的"電視詩歌"的評價,無一不是學生的思考與議論。結論是學生探究的結果,而不是教師的奉送。學生的思維一直是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中。這是極佳的教學狀態。沒有這樣的狀態,能力的培養,智力的開發,全是空話。

      在教學中教師沒宣布教學目標是什么,但教學目標始終在教師的心中,在學生的思考和發言中。教師的情境的設計,學生發問及答問的機會的獲得,使學生的智力得到開發,能力得到訓練。學生對知識(聯想、想象)獲得與鞏固是在一種探究的狀態中完成的。教師商量的口氣,幽默、激勵的語言,融洽了師生關系,溝通了師生情感,再加上那么多的朗讀,使學生獲得了多好的情感的熏陶。

      有人問,這樣課的效果是什么?請看學生的欣賞,請看學生的提問,請看學生的評價,請看學生的朗讀和背誦。這就是效果!

    [《天上的街市》課堂教學實錄與點評]相關文章:

    1.《日記兩則》課堂教學實錄

    2.《木蘭詩》課堂教學實錄

    3.漢語拼音課堂教學實錄

    4.天上的街市優秀教案

    5.日記教學實錄

    6.天上的街市教案

    7.天上的街市教案課件

    8.天上的街市免費課件

    9.《天上的街市》課件

    10.天上的街市課件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欧美亚洲一中文字暮精品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韩 | 制服丝袜国产中文高清 |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6动漫 |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