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隱者不遇》《所見》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3-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詩句中的詞語,說說古詩的大概意思。

       3、憑借語言文字,想象詩歌所描寫的景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內蘊美。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古詩內容,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

       2、通過思索、想象詩中所描寫的環境、心情,并反復吟誦、回味,理解詩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體會《尋隱者不遇》這首詩采取問答體,寫出山的高大幽深和行蹤不定的隱士生活情景。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我們曾經學習過不少古詩,誰來背背?大家想想,我們以前是怎樣來學習古詩的?

       2、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又要來學習兩首古詩。

      二、學習《尋隱者不遇》

      (一)初讀感知

       1、出示古詩。

       2、初讀詩歌,學習生字。

         指名讀,齊讀,讀準生字。

       3、簡介作者。

       4、解題。

         指名說說題目的意思。

      (二)細讀理解

       1、自由朗讀課文,想想:這首詩里都寫了些什么?主要內容是什么?

       2、指導理解。

       (1)“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松下問童子”告訴我們什么?

         由“言師采藥去”可知道什么?還可以推測詩人問了些什么?

       (2)“只在此山,云深不知處。”

         這是誰說的?由此推測詩人問了些什么?

         從童子的回答中,我們可以想象到什么?(童子的語氣、神態)

         詩人聽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詩人可能會做些什么動作?心里會想些什么?

         (詩人聽后的動作、神態,看到山的幽深……)

       (3)指導朗讀。

      3、感悟詩情。

       (1)讀完全詩,你們覺得作者所抒發的感情是什么?請談談理由。

       (2)學生自主思考,小組交流。

       (3)討論交流。

         隱者沉醉于山林之中,詩人對隱者充滿了敬意,也洋溢著羨慕之情。當然,由于“不遇”,多多少少有些悵然若失,但觀賞了山中美景,忘卻了世俗的煩惱,心中更多的是興奮、開朗。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三、作業

       1、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2、試著把這首古詩改寫成一篇記敘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古詩《所見》,理解詩句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借助語言文字,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內蘊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朗讀、背誦《尋隱者不遇》。

       2、同學們,如果說中國悠悠五千年的文化是一串珍珠,那古詩就是其中的一顆美麗的明珠,古詩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現出豐富的畫面,讓有多產生無盡的想象。今天,我們用讀詩句、想畫面的方法再來學習一首古詩。

       3、解題。

         “所見”是什么意思?想知道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嗎?讀了這首詩就會明白了。

      二、初讀感知

       1、自讀古詩,讀準生字,讀通詩句。

       2、指名讀、齊讀。

       3、讀了這首詩,你知道詩人所看到的是什么了嗎?

      三、整體感悟

       1、自由讀全詩,邊讀邊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全班交流。

       2、理解一、二行詩句。

       (1)出示課文插圖:這是怎樣的一幅情景?(牧童騎黃牛)

          牧童高興的唱起了歌,他的歌聲怎么樣呢?

       (2)出示: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這可真是個快樂的小牧童,你能用哪些詞語來形容牧童此時的心情呢?

       (3)是啊,讓小牧童高興的事可多了,讓我們和小牧童一起走進樹林,大家邊讀邊想,邊讀邊看,瞧瞧小牧童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風景。

       (4)多么美的田園風光啊,讓我們也騎上小黃牛,把前兩行美美地讀一讀。

      3、理解三、四行詩句。

       (1)詩人袁牧看到牧童騎在黃牛背上,聽到那悅耳的歌聲,正欣賞著,突然,一個小插曲出現了:

         出示: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此時詩人又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2)邊讀邊想象牧童尋蟬的樣子,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3)誰能用一兩句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

       (4)誰能把這有趣的一幕讀出來呢?

      4、指導朗讀。

      四、總結

        同學們,你們能從短短二十個字想象出色彩絢麗的風景,人物可愛的表情,有趣的動作,讓整首詩都活了起來。下面再讓我們看看畫面美美地吟誦這首詩,把這如畫的詩、如詩的畫留在我們的心里吧。

      五、作業

       1、朗讀、背誦《所見》。

       2、填空。

        《所見》一詩是()代詩人()的作品,讀完詩后,在我們腦海中形成了由()、()、()、()等景物組成的動靜結合、生動有趣的畫面。

     

      

     

    [《尋隱者不遇》《所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所見》教學課件設計

    2.中班尋隱者不遇教案

    3.夜書所見賞析

    4.尋隱者不遇讀后感

    5.尋隱者不遇古詩原文及翻譯

    6.《尋隱者不遇》原文及翻譯

    7.古詩尋隱者不遇的教案

    8.古詩兩首《所見》《小池》教案

    9.古詩夜書所見原文及翻譯

    10.古詩夜書所見的詩句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中 | 日韩专区一区国产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中文字幕组 | 亚洲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无遮挡 | 久久久夜夜嗨免费视频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高清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