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的故事(網(wǎng)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7-6-16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一、 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識

    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對世界文明進步做出的巨大貢獻。

    遠古時代沒有紙。商朝時,將字刻于龜甲、獸骨之上(既“甲古文”)。周朝時,用竹簡(即竹片)、木簡、帛寫字著書。西漢時,勞動人民發(fā)明用絲絮造紙,后來用麻纖維造紙。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采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wǎng)為原料造紙。從此,紙的產(chǎn)量大增。唐朝時,造紙術開始外傳朝鮮、日本和阿拉伯、歐洲等地。

    (二)教材特點

    這篇課文用對話的形式介紹了紙的發(fā)明經(jīng)過。全文共8個自然段。第6、7、8自然段是重點,講述的是紙的發(fā)明和造紙方法的傳播,贊頌我們祖先的創(chuàng)造業(yè)績。

    二、教學目標

    1、 知道紙是我們祖先發(fā)明的,知道外國人懂得造紙要比中國遲一千多年,感受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2、 學會本課14個生字,區(qū)別形近字,學會給生字確定部首。

    3、 會用“誰怎么樣地說什么”的句式說一句話,會用“怎么”提問。

    4、 能說出紙的發(fā)明過程。

    5、 能在學懂課文的基礎上寫一段贊嘆中國人了不起的話。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教學重點:從紙的發(fā)明過程中,感受中華民族祖先的聰明才智。

    2、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清紙的發(fā)明過程。

    四、教學時間:2--3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 讀通課文,從整體了解課文。

    2、 初步了解紙的發(fā)明過程。

    3、 初步熟悉部首查字法

    教學準備:可以用課件 讓學生帶字典

    教學過程:

    學前預習:

    1、 預習課文,讀課文、標好自然段、劃詞等

    2、 預習字詞:寫好偏旁、字典頁碼、注好拼音

    3、 布置課前查紙的資料

    一、整體把握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 了解學生

    問:“你知道紙的哪些知識?”

    A、對課文內(nèi)容了解比較少

    B、和課文差不多

    C、除了課文知識另外還知道很多

    2、 自讀課文,劃句子

    A、讀通課文,劃出課文中所講的有關紙的知識,記一記。

    B、自讀課文,劃出你不知道的知識。

    C、自讀課文,試著從課文中找到有關紙的發(fā)展的過程

    根據(jù)不同情況的學生,有選擇的請幾個反饋

    3、 再讀課文

    (1)對剛才還不熟悉的地方自己再讀讀熟

    (2)齊讀課文鞏固

    4、 了解紙的發(fā)展過程

    A、完成課后練習3

    B、在完成課后練習3的基礎上,按照這樣的順序來說一說紙的發(fā)展過程。

    C、在完成課后練習3的基礎上,結合課文加上自己的補充來介紹紙的發(fā)展過程

    *二、了解部首查字法(如時間不夠可挪后)

    1、 給生字確定部首,有困難的:豪(○亠、豕)、絮(糸)、且(○丨一)

    2、以“豪”為例講解部首查字法。老師或請會的同學示范,學生

    跟著做。要點:部首目錄--部首幾畫(部首)--檢字表-

    -部首--數(shù)除部首外幾畫--找到字--字典正文。

    對絮和且進行練習,講清獨體字的偏旁確定(起筆)

    3、口訣歸納:查上不查下,查左不查右,半包圍查外面,獨體字查起筆

    4、查自己的名字進行練習

    教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夠掌握紙的發(fā)展過程和“蔡侯紙”的特點。

    2、 理解的基礎上能寫一段贊嘆中國人了不起的話。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聽寫:竹片、笨重、絲綢、方便、價錢貴

    2、出示檢查:竹片、笨重、絲綢、方便、價錢貴(對的要說“對”)

    3、問:“同學們,像剛才你們這么多人都同時說了“對”,這種情況可以用哪個詞語來說明?”(異口同聲)寫詞檢查

    “浙江省博物館希望我們班能推薦一批小講解員,只要符合要求都能參加。我們要講解的內(nèi)容就是關于紙的歷史!

    二、 學習1--5自然段

    1、 掌握內(nèi)容

    “我們先要來講的內(nèi)容就是在紙發(fā)明以前人們是用什么來當紙的。

    先請大家讀一讀課文1--5自然段!

    用下列詞填表(竹片、笨重、絲綢、方便、價錢貴)

    紙的代替品 特點 勞動人民使用情況

    “使用情況”根據(jù)課文的理解自己填

    (竹片--笨重--不方便,很少)

    (絲綢--方便,貴--買不起)

    2、 試講

    A:古時候,紙沒有發(fā)明之前,書是用( )做的,很(   )。

    所以,后來人們就把字寫在(  。┥,這樣就(    ),可是這樣的書(             )。

    B:可以自己組織書上的語言。

    C:在自己組織語言的基礎上,可以補充知識。

    準備--指名(不同層次)--再自說--同桌互說

    三、學習6--8自然段

    “剛才對于紙發(fā)明以前的講解都能符合要求!現(xiàn)在我們要來講一講有點難度的內(nèi)容,那就是‘紙是怎么發(fā)明的’。”

    1、 掌握內(nèi)容

    讀課文,填表:

    哪個朝代 用什么做 特點 誰發(fā)明的 又稱什么紙

    反饋:校對 問:“為什么把東漢的紙叫蔡侯紙?”

    2、 試講

    “我們已經(jīng)把要講的內(nèi)容都掌握了,那么講的時候最難的地方就是你的感情怎么把握。要想把握好感情就得先有感情的朗讀好課文!

    (1)自讀7-8自然段

    問:“你讀了之后,感受到是什么感情?”(自由說)

    提示:1、哪些地方值得我們自豪?

    2、我們的祖先了不起在哪里?

    學生邊說就邊讀好這些句子。老師可以示范。

    (2)齊讀7自然段

    (3)請你說一句贊嘆我們祖先的話,并寫下來。

    (4)試講

    A、按照課文(7、8):那么紙是怎么發(fā)明的呢?--

    B、按照課文(7)加自己贊嘆的話

    C、用自己的話

    準備--指名(不同層次)--再自說--同桌互說

    *四、兩個內(nèi)容合在一起說

    教后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 鞏固字詞,完成相應練習

    2、 擴展知識

    教學過程

    一、鞏固字詞

    1、 比較組詞

    圖圓 異導 豪毫 洲州

    2、 加部件成字組詞

    糸--絮、緊、紫、累、系

    3、 聽寫

    二、鞏固朗讀

    1、 同桌分角色讀

    2、 指名讀

    對提示語進行補充:林玲( )地問

    對提示語進行替換:林玲瞪大了眼睛說--林玲( )地說

    3、 男女分讀

    4、 齊讀

    二、課外擴展

    1、 收集各種新型的紙張(課前準備)

    2、 四人小組交流

    3、 進行自我介紹

    三、寫一段號召大家節(jié)約用紙的話

    造紙需要大量的樹皮,如果大量砍伐樹木肯定會破壞環(huán)境,現(xiàn)在請你寫一段讓大家節(jié)約用紙的話。

    教后記

    [紙的故事(網(wǎng)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

    2.邵火焰學扎紙馬的故事

    3.《剪紙里的故事》教案

    4.小學生作文:折紙的故事

    5.描寫我和剪紙的故事作文

    6.立春剪紙福字紙

    7.紙花剪紙教程

    8.報紙手工制作簡易折紙紙帽教程

    9.帶紙托的紙鶴折紙教程

    10.剪紙綢紋紙花穗教程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在线看天美 | 日韩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综合来吧来吧久久精品 | 日韩最新综合一区二区 | 综合国产精品私拍国产在线 | 在线日本高清不卡免费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