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罡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屬于一篇自讀課文,字詞比較復雜。重難點在于通過了解修筑青藏鐵路過程中工人們遇到的困難及克服困難的過程,體會成功的不易。由于同學們對青藏鐵路的歷史和意義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在課前布置了學生查找有關青藏高原、青藏鐵路及拉薩等方面資料的作業,并事先預習課文。
從教學過程來看,思路是比較清楚的。從歌曲《天路》引入,扣住一個可以突破上述重難點的句子“風火山,這只巨大的攔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來讀,理論上可以較好地突破上述目標。然后,由此引入建筑工人“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的決心和信念,在品讀這句話四次出現的過程中深入了解工人們的堅毅、勇敢、智慧。同時把本課與詹天佑一課相比較,說說兩篇課文的異同。最后,拓展延伸,要求學生根據對課文和思想的理解,來給鐵路取名,為課文插圖寫解說詞。在教學時可以說較好地把握了“讀”的原則。
遺憾之處也有,一是在板書中寫課題時丟了一個字,找板擦又沒有找到,最后只能用一個修改符號,二是在一個課時中安排的教學內容過多,在教學時前松后緊,使得教學任務沒有完成。三是沒有深挖教材,比如課文中“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在文中反復出現了四次,每次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每次出現具有什么含義。由于時間關系就沒有解決。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反思4]相關文章:
3.美術教學反思論文
4.教學反思與評語
5.教學反思或隨筆
6.論文的教學反思
7.語言故事教學反思
8.成語教學的反思
9.成語教學反思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