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玉蘭教案(蘇教版六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4-1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一板塊: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課前談話:看老師寫課題:廣玉蘭 讀題。

    2.你見過廣玉蘭嗎?給大家說說。1.齊讀課題。

    2.學生結合有關資料介紹自己見過的廣玉蘭。由學習者熟知的生活經驗出發,有利于激發學習的熱情。

    第二板塊:讀通感知,識字質疑

    1.文章是怎樣具體描繪廣玉蘭的呢?自己讀課文。

    要求:把文章讀正確。

    什么叫讀正確?

    不錯字、不添字、不漏字。

    怎樣做到讀正確?有兩個秘訣:(1)精神集中,眼到、口到、心到。(2)讀錯的地方反復讀,不放棄。

    2.交流自學情況。

    (1)出示幾個重要的生字詞:嬰兒 呈現 彈性 圓莖 孕育 花蕊 概括 襯托

    (2)你認為哪些字的讀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3)出示“數世同堂”,這里的“數”是多音字。讀第三聲時可以組哪些詞?這里讀第四聲,表示什么?

    小結:一個字,讀音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樣了。

    在一個大家族中,“數世同堂”是什么意思?課文里的“數世同堂”又表示什么?讀課文的時候我們再細細體會。

    (4)出示練一練。

    (5)寫時要注意哪些字?

    “孕”上面字,小又寬,子字頭小插里面。范寫。學生描紅,強調姿勢。

    3.讀通課文。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結合讀中的難點,重點指導讀通順:

    (1)我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說它純白吧,又似乎有一種淡淡的青綠色滲透出來;我也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那花瓣的質感,說它玉琢冰雕吧,它又顯得那樣柔韌而有彈性。

    (2)圓莖上面綴滿了像細珠似的紫紅色的小顆粒,這就是孕育著新生命的種子。

    4.瀏覽課文,理清脈絡。

    (1)通過幾遍讀課文,廣玉蘭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文中具體描繪廣玉蘭的是哪幾個自然段?這樣,文章就可以分為幾部分?

    5.質疑:讀課文的過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煉重點問題。

    6.小結過渡: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我們就跟作者一起走進課文,走近廣玉蘭,用心去感受。

    問題集中在第三自然段,一起來讀課文體會。

    1.按照要求認真讀課文,努力做到讀正確。

    2.借助拼音,自讀生字。開火車讀。齊讀。

    3.提示容易錯的字音:“嬰、呈、性、莖”是后鼻音。“襯”不要讀成“寸”。“括”不要讀成“刮”。)

    4.迅速查字典,確定“數世同堂”中“數”的意思,看誰查得快。

    5.聯系生活經驗說說“數世同堂”的意思。

    6.存疑:在學習課文中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7.練習:

    (1)選擇正確的讀音:

    嬰兒( )

    圓莖( )

    柔韌( )

    襯托( )

    (2)核對,齊讀,讀準后鼻音。

    8.打開習字冊,描紅,將最難寫的寫一遍。注意姿勢。

    9.讀自己喜歡的課文。在老師指導下讀好兩句話。

    個別讀。練讀,讀好句子中的停頓。個別讀。齊讀。

    10.說出對于廣玉蘭的整體印象,理清文章脈絡。

    11.質疑:

    (1)為什么說廣玉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2)為什么說一棵廣玉蘭就像一個數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要求明確,注重方法的指導。實踐證明,教學的“三維目標”中,掌握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比學會知識更重要。

    抓住文眼精心設計問題,培養查字典的習慣與能力,設置思維發展的坡度,激發學習愿望,為學生學習探究活動的層層深入留有空間。

    重視字詞的教學。高年級的生字教學,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但在課堂上一定要認真檢查學生自主學習的結果,從音、形、義多角度全面考查,扎實訓練。檢查的方式要有變化,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由學生的難讀的部分入手,抓住關注點,引導多次練習,讀好重點語句,突破難點,將讀通課文的指導落到實處,不走過場,因為讀通課文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重要基礎。

    新課堂應該是充滿問題探索的課堂

    “學問,學問”,應該是在學中問,問中學。扣住前文“數世同堂”進一步提問,使問題層層深入。提出問題,是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第三板塊:閱讀品味,感悟語言

    1、2分鐘時間認真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用心思考剛才的問題。

    2.“數世同堂”是幾代人住在一起。對于一株廣玉蘭來說,這里的“幾代”是指什么?(板書:含羞待放、剛剛綻放、盛開著的、開過的)

    小結:這就是廣玉蘭的不同形態。

    3.在同一棵樹上,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不同形態?

    (板書:“有早有遲”、“各種形態”)

    4.中間的2--6句具體地描繪了花開的各種形態,好好讀讀課文,把你最喜愛的一種介紹給大家。

    5.學生匯報,相機出示不同形態廣玉蘭的圖片,指導品味語言文字,有感情地朗讀,用心感受這旺盛的生命力。

    6.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說--(引讀)。(出示圖:各種形態的花)你看,這些在不同時間開放的不同形態的花朵,多像一個大家族里的幾代人生活在一起,其樂融融,美滿幸福呀!

    形成板書:(見后面)

    7、對照板書總結:扣住關鍵的提示性詞句引讀:在這個自然段中,作者先總的概括了--,接著2-6句近距離描繪了花的各種美好姿態--。最后一句和開頭一句正好互相照應,寫遠觀廣玉蘭而產生的奇妙聯想:遠遠看上去--

    8.讓我們用朗讀再次展現玉蘭花的美。1.學生認真讀第三自然段,思考問題。

    2.找出描寫廣玉蘭的各種形態的詞語畫下來,再匯報。

    3.找出句子回答:開頭第一句是個總起句,告訴我們廣玉蘭因為開花--所以--

    4.學生讀書找相關內容。

    5.交流匯報,說出喜歡的原因。讀出自己感受到的美:

    (1)含羞待放:抓住“碧綠”“鮮嫩可愛”體會花苞的充滿期待、充滿活力。指名反復讀,讀出對花苞的喜愛。

    (2)剛剛綻放:抓住“迫不及待”體會花朵的香味誘人。反復讀,讀出蜜蜂的急切心情。

    (3)盛開著的:聯系生活實際談體會到的廣玉蘭盛開時的嬌嫩以及蓬勃的生命力:你見過的嬰兒是什么樣的?你看了有什么想法?讀出喜愛。

    (4)開過的:通過“挺立”“綴滿”體會花蕊的堅強,種子的多,感受到開過的花朵成熟的美、無私奉獻的美。因為有了它,廣玉蘭才會生生不息。

    6.齊讀最后一句,感受“數世同堂”的旺盛生命力。

    7.學生對照板書朗讀或者說出第三自然段的內容,掌握“總--分--總”的語言結構。

    8.有感情地讀出對廣玉蘭的喜愛。

    邊讀書邊思考,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重要方式。只有“讀思結合”,學生才能真正走進文本,品味語言,體驗情感,感悟哲理。

    語文課標里對閱讀的闡述效應:“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我們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與思考,并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其一,給足閱讀時間。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讀書機會,不吝嗇時間。其二,注重情感熏陶。在孩子們的讀書實踐中,積極鼓勵他們讀出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讀出字里行間洋溢著的綿綿情感。

    師生圍繞這兩個問題和文本對話,在讀中悟、讀中議、讀中思、讀中練。學生學得興致盎然,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努力讓學生展現蓬勃的生命力和智慧風采。

    學生主宰課堂后,教師的作用如何發揮?陸志平先生說得好:“把點撥、啟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閱讀、理解、領會、體味、品味、感悟留給學生。”課堂力求充滿濃濃的激勵氛圍,通過教師畫龍點睛的點撥,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有意義的接受學習相輔相成。

    第四板塊:練習背誦,積累語言

    1.想不想讓這幽香與純潔的廣玉蘭花開在你心里呢?那么就讓我們看著板書,自己試著背一背。

    2.我們一起背。

    3.誰想背給大家聽?

    1.學生對照板書練習背誦。不會背的時候可以看看書。

    2.集體對著板書試背。

    3.個人試背。

    將指導背誦的方法與過程在課堂中體現出來。第三自然段是總分總的段落結構,首尾呼應,扣住關鍵的提示性詞句,結合板書引導背誦。讓學生能夠當堂在老師的指導下經歷“讀通--讀懂--熟讀--試背”的過程,允許背不會,可邊讀邊背,這也是一種背書的過程訓練,進而達到背會、背得非常流利的程度。

    第五板塊:拓展延伸,運用語言

    1.廣玉蘭的確美,不僅花朵純潔甜美,它的花香、花瓣、葉子也美得超凡脫俗,洋溢著旺盛的生命力,讓人情不自禁地愛上它。下節課,我們將繼續閱讀課文,進一步感受廣玉蘭的幽香與純潔,以及無比旺盛的生命力。

    2.布置“做一做”。

    1、將《習字帖》上的生字詞描紅、仿寫。

    2、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花,抓住花的特點,和你的好伙伴說說它的樣子。張慶老師說“語文學習就像薰鍋底”,他特別強調語言的積累。蘇教版教材的課后練習很重視語言積累。教學中,不僅要把讀通、讀懂課文作為目標,還必須把課后練習1(朗讀背誦課文)與練習5的訓練有機地滲透于教學過程之中,第五題體現了蘇教版教材“長短線”讀寫結合的特點,要以第三自然段為例,讓學生內化文本語言,指導觀察方法,先說后寫,有效進行讀寫遷移。

    板書

    含羞待放

    剛剛綻放

    有早有遲 盛開著的 花瓣 遠遠看

    各種形態 開過的 花蕊

    圓莖

    以上板書可以在師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中,逐步出現。它的作用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1、“板書”讓學生在與文本的反復對話中循序漸進地感悟到作者對“廣玉蘭花朵”的贊頌。2、“板書”全部出現了,可供學生“熟讀課文”時用來幫助領悟課文“總--分--總”的語言結構,從而掌握組織語言的方法。3、“板書”還為學生“背誦課文”提供了記憶的支撐點,憑借“記憶支撐點”來記憶,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記憶方法”。

    簡要評析:

    《廣玉蘭》的教學設計,主要有這樣三個特點:

    1. 書不讀通不開講,強化初讀環節。

    讀通課文的指導落到實處。不是讓孩子一讀了之,也不是讀后簡單地糾正幾個字的讀音,而是重點指導學生讀通重點句子、難讀的句子,這是有新意的一種設計。將讀通課文落到實處,使初讀環節真正成為方法學習及體驗成果的過程。

    2. 媒體運用求有度,重與文本對話。

    多媒體課件安排在學生多次閱讀課文后,初步理解語言后出示的這一“相機”的安排,滿足了學生對廣玉蘭婀娜多姿的“美”的欣賞,避免了由于課件出現而影響學生通過閱讀和思考來解讀文本。

    3. 教學過程求扎實,注重方法訓練。

    “背誦指導”的設計凸現了“過程”。板書設計為學生熟讀成誦提供了記憶的支撐點,并且安排了“讀通--讀懂--熟讀--試背”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克服死記硬背的弊端,調動了學生“愛讀書、會背書”的積極性。在朗朗書聲中,學生充分感受到廣玉蘭的幽香與純潔,以及無比旺盛的生命力,不僅愛上廣玉蘭的美麗,也培養了審美的情趣,提升了語文素養,進而受到了熱愛生命的教育。

    [廣玉蘭教案(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蘇教版《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2.蘇教版船長課文原文及教案

    3.初中文言特殊句式教案蘇教版

    4.蘇教版6的乘法口訣教案

    5.蘇教版師恩難忘教案

    6.廣玉蘭教學課件

    7.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認識比例尺》課件

    8.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精選

    9.六年級下冊科學課教案

    10.六年級下冊《一夜的工作》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本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日韩中文高清在线 |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麻豆亚洲福利电影 | 亚洲无马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