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我 和 企 鵝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了解“我”隨南極考察隊赴南極看到企鵝的情況,培養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2.繼續練習借助漢語拼音進行閱讀,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學習閱讀方法,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具準備:
企鵝掛圖或有關錄像資料,有條件的準備地球儀。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介紹南極與企鵝。
談話:“同學們,你能從地圖上找著南極大陸嗎?”
(出示地球儀,分別指明東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南半球的位置,并講解)地球南北頂端就是南極和北極,今天我們要去的是南極(指明位置)。因為這里離太陽遠,照到的時間很少,所以天氣十分嚴寒,終年白雪覆蓋。不過在這天寒地凍的地方,還有動物活動著,其中就有企鵝。(出示企鵝的掛圖)
在我們這兒看不到企鵝,你們一定很想了解有關企鵝的新鮮事兒,現在就學習《我和企鵝》。
二、自讀課文,糾正字音,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讀準字音。
2、思考問題:
1、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內容?
2、你對哪個內容更感興趣?為什么?
3、記下你不懂的問題。
三、自學課文。
1、讀課文交流
①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內容?
(到達南極、企鵝的大小、毛皮、小企鵝吃食的情況和換毛情況。)
②你對哪個內容最感興趣?為什么?
引導學生理解企鵝外形的獨特,種類的繁多,生活習性的有趣。
外形:黑白相間(結合看圖理解)
金企鵝:嘴是金紅色的、頭部有兩塊白毛(抓住顏色變化來寫)
帽帶企鵝:頸部有一圈黑毛,好像系帽子的帶兒(抓住特殊部位的顏色來寫)
2、進行朗讀課文的訓練,引導學生用心去體驗,用心去表達。
3、質疑
把讀文時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師生梳理歸納后小組交流。全班評議。
①為什么南半球正是夏天時,南極大陸上仍覆蓋著厚厚的白雪?
(結合地圖理解此問題)
②“領地”和“出境”為什么帶引號?
(通過理解“領地”和“出境”的本義和文中的意思,來幫助學生理解。)
③文章題目為什么叫“我和企鵝”?
(結合文章內容,引導學生弄清:本文介紹了我第一次去南極看到企鵝的情景,全文字里行間流露出我對企鵝的喜愛。)
4、讀了本篇課文,你在寫作上有哪些收獲?結合具體內容談一談。
①介紹動物要抓住其特點,如外形、種類、生活習性等。
②要想寫好作文,必須要細致觀察。
如本文作者觀察企鵝細致入微,包括皮毛顏色、企鵝動作等。
③寫作要帶著感情,注意細膩描寫。
如小企鵝吃食的情景,作者寫得活靈活現,抓住了其可愛的動作,使讀者與作者產生共鳴。
四、作業
仿照本文寫法,介紹一種你最喜愛的動物,抓住它的外形、生活習性等特點。
五、板書設計
[我和企鵝(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小企鵝的教案
2.如何剪紙企鵝
3.企鵝的折紙教程
4.愛心企鵝讀后感
5.小企鵝的剪紙教程
7.
10.企鵝手工折紙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