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之五(西師版二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的要求:

       1.觀察圖畫、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培養觀察、理解能力。

       2.結合自然課所學知識,理解重點詞句,懂得本課所講道理,知道植物的葉子與果實的關系。

       3.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在語言環境中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正確、流利、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突出說話、寫話訓練。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重點詞句,懂得道理。

       2.運用識字方法自學生字,培養獨立識字能力。

       3.分析事物之間關系,懂得植物的葉子與果實之間的關系。

      教學思路:

      這篇看圖學文由四幅圖和四段文組成,課文的第一、二、三、四段都分別與第一、二、三幅圖相對應。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從圖入手,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指導觀察圖畫要對照相應的課文。

       2.圖文對照,分段理解課文內容。注意引導學生劃出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加深理解。

       3.通過討論總結,突破課文難點。

      教學準備:

       抽拉投影片、生字生詞卡片。

      教學時間:

       四課時。(說話寫話訓練占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談話。

      (出示小葫蘆實物)這是一個小葫蘆,這頭圓,這頭長,多可愛啊!喜歡嗎?有個人也很喜歡葫蘆,他種了一棵葫蘆,常對別人說:“我要的是葫蘆。”(板書課題)

      二、指導看圖。

      1.看書上四幅圖:這個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誰?(指出)怎么知道?(三幅圖上都有他)他就是題目上的哪個詞?(我)

      2.逐圖說“我”在干什么。

      三、初讀。

      1.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哪段講哪幅圖的意思?

      2.指名輪讀,評議。

      四、圖文結合,理解第一自然段。

      1.圖上這個人是什么時候的人,從哪知道?(衣著及“從前”這個詞)“從前”是什么意思?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課后第一題第一問。

      (1)葫蘆開始長得怎樣?(畫、讀句子)(出示投影)一架葫蘆,葉不多。

      (2)這是那個人種的葫蘆嗎?(不是,因為書上說“長滿了綠葉,而這棵葫蘆葉子不多,也沒有雪白的小花和葫蘆)

      (3)(覆蓋一投影片上去)是這棵葫蘆嗎?(對)“花謝”的“謝”是什么意思?(板書:綠葉、開花、葫蘆)

      (4)(抽拉投影片,使“我”出現在投影上)種葫蘆的人看了心情怎樣?從哪兩句知道?(板書“可愛”)讀出高興語氣。

      3.小結:這自然段講什么?

                    第二課時

      一、讀第一自然段,主要講什么?

      二、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葫蘆開始長得好,后來有什么變化?

      1.(答上問)(老師在投影片的葉片上點上黃點)蚜蟲是怎樣的蟲?哪課學過?(在《莊稼的好朋友》學過)

      2.那個人怎樣想,怎樣說?

      (1)“有幾個蟲子怕什么”用換一個說法的方法理解這句話。(有幾個蟲子不怕什么。有幾個蟲子不要緊!)

      (2)觀察書上圖2,那個人的表情怎樣?自言自語是什么意思?讀出這樣語氣。

      3.這自然段講什么?后來又怎樣了呢?

      三、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思考:鄰居讓他治蟲,他是怎么說的?

      1.指名兩人分角色讀,評議(重音盯、快、奇怪,及奇怪的語氣是否讀出來)。

      2.“葉子上的蟲還用治?”用換說法的方法說說你的理解。(葉子上的蟲是不用治的)這句與上面哪句有聯系?

      3.看圖,那個人表情怎樣(滿不在乎)讀出語氣。

      4.這一自然段講什么?

      四、結果怎樣?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1.回答(演示:抽拉投影:小葫蘆落了)(板書:黃、落)

      2.讀到這里,你心里有什么感覺?(可惜)指導讀出婉惜的語氣。

      五、總結課文

      1.老師不明白,葫蘆葉子上生了蟲子,蟲子吸了葉子上的汁,和葫蘆有什么關系呢?它怎么會掉呢?請學生回答。(在回答過程中教師提示自然課所學關于植物的知識)

      2.在討論的基礎上總結(畫出表示事物聯系的線段)。(板書:造養料、不能造養料)

      六、作業:自學“葫、每、言”

                    第三課時

      一、讀課文思考:種葫蘆的人錯在哪里?

      1.在口答的基礎上寫下來。

      2.指名讀所寫的,評議、修改。

      二、學習生字

      1.讀生字詞卡片。

      2.檢查所寫自學的三個生字,訂正時從寫得對不對,寫得好不好兩方面看。

      3.重點指導字教學:

      線上,第一丿在豎中線上起筆。書空,學生寫字。

      (2)教“謝”,同上。

      4.課堂自學“蘆、治、慢、變”

      (1)學生自讀、說記字方法,按田字格寫字。

      (2)匯報。注意不同識字方法的運用。

      5.利用生字,進行語言訓練。

      三、完成課后二、三題,做完讀一讀,自改。

      四、總結:學完這課,我們懂得了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有聯系的,注意它們之間的聯系,才能把事情做好。學習這課,我們用了換一種說法和聯系上文的辦法來理解句子,在后面的課文學習時,大家還可以用這個方法。

      五、作業:讀《自讀課本》第15課《長不大的紅杉樹》,把課后題的答案在課文中畫出來。

      附:板書設計

               

                                                   (陳明錦)

                    第四課時(說話寫話訓練)

      一、指導學生分析理解說話寫話要求。

        要求中共有四句話,邊讀邊理解:第一、二句話指明了這次說話寫話的范圍和主要內容。范圍:《我要的是葫蘆》這篇課文。內容:找出課文中哪個地方能說明種葫蘆的人有錯誤。第三句要求先說一說,然后用筆寫在紙上。

      二、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第二、三段的內容和講讀課中的理解,說一說種葫蘆的人錯在哪里?

       1.復習課文二、三段,明確要點。

        (1)他不懂得葉子和果實的關系,所以葉子長了蟲子,他認為沒有必要去治。

        (2)葫蘆葉子已經長蟲了,鄰居勸他治蟲,他不聽,因為他要的是葫蘆,不是葉子。

       2.指導學生抓住要點,先一句句說,然后連成一段連貫完整的話。

        (1)通過提問,揭示要點,指名回答。

        (2)歸納要點,連起來說一說種葫蘆的人錯在哪里,注意說的語氣。(同桌說,分組說,指名說)

        (3)教師及時點撥,糾正學生的發音和語病。

      三、指導學生把說過的話寫下來。

       1.提出書寫要求:格式正確,語句連貫,字跡工整。

       2.學生書寫,教師巡回指導。

       3.展示所寫的內容,師生評議。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之五(西師版二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二年級上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2.《我要的是葫蘆》課堂教案

    3.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課件

    4.我要的是葫蘆讀后感怎么了寫

    5.西師版一年級上冊11減幾教案

    6.西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題

    7.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8.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題

    9.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假如》教案

    10.西師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日产乱码乱偷在线 | 亚洲第一天堂久久 |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 伊香蕉大片视频观看 | 色多多视频在线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