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漫的點地梅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六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6-2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本課的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美詞句。

    3.能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理解點地梅與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處,從而體會作者對平凡而偉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贊美之情。

    4.學習文章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懂課文內容,理解點地梅與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處,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學習作者贊點地梅就是贊高原筑路兵的這種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歌曲《青藏高原》及點地梅、青藏鐵路建設的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 媒體展示青藏高原的美景(可配《青藏高原》的歌曲),激發學生的情感。

    2. 同學們,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青藏高原,去認識生長在那里的一種奇特的植物,請齊讀課題--《爛漫的點地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教師檢查學生認讀生字、新詞情況。

    3. 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點地梅高原筑路兵)

    4. 文章中的哪一句話最能表達作者的感情?(抽生答,課件展示。)

    三、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一)體會點地梅的頑強和美麗

    請同學們默讀描寫點地梅的段落,(3~13段)看看點地梅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把你的閱讀感受批寫在旁邊。(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頑強 美麗)

    1.精讀感悟點地梅的頑強。

    你從課文的哪些句子體會到點地梅的頑強?

    (1)“……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卻細小而矮,一叢一叢地幾乎貼著地皮,一團團地擁抱著土地。”

    ① 點地梅到底擁抱的是一片什么樣的土地呢?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知道的?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的第一段。

    ② 同學們,我們再來關注一下這個句子中的幾個表示動作的詞語,請大家勾畫出來。(扎、貼、擁抱)

    ③ 點地梅的根為什么要扎得很深,枝蔓為什么要貼著地皮,還要一團團地擁抱土地呢?

    ④ 激情導讀:是啊!因為青藏高原常年天寒缺氧,四季凍土封固,所以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卻細小而矮,一叢一叢地幾乎貼著地皮,一團團地擁抱著土地。

    因為點地梅要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頑強地活下去,所以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卻細小而矮,一叢一叢地幾乎貼著地皮,一團團地擁抱著土地。

    (2) “啊!那棵植物居然活了,長出了一片片泛綠帶黃的葉子。”

    “居然”是什么意思?從“居然”這個詞語可以體會到什么?咱們一起來讀出作者的驚訝和出乎意料的欣喜。

    同學們,剛才我們抓住 “扎”“貼”“擁抱”“居然”這幾個詞語體會到了點地梅生命力的頑強。你們又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點地梅的美麗?我們繼續交流。(你們還體會到點地梅的哪些特點?)

    2.體會點地梅的美麗(以讀代講)。

    “點地梅開花了,怒放的點地梅十分美麗……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藍,云有多白,點地梅就有多美!”

    ①孩子們,這段話寫得很美,請你們自由地讀一讀,試著讀出自己的感受。

    ②在天寒缺氧、凍土封固的冰天雪野,點地梅居然能如此艷麗地開放,這種獨特的美,不得不讓我們驚嘆!帶著這樣的感受,再來讀這段話,相信你們會讀得更好。(學生配樂齊讀這一段。)

    ③ 點地梅既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也沒有桂花的香氣襲人,但它卻把自己的美麗和芳香留在了遙遠的青藏高原。再讀--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藍,云有多白,點地梅就有多美!

    (二)體會高原筑路兵的平凡與偉大

    1.點地梅的頑強與美麗讓我們驚嘆,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筑路兵又會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動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15段,邊讀邊勾畫出最讓你感動的語句。

    2.學生交流,說出自己的感受。

    ①“如果我在青藏鐵路工地上光榮犧牲……我要親眼目睹列車在自己筑起的鐵路上呼嘯飛馳……”學生交流到這句,教師可相機介紹:要修一條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長的鐵路,難度可想而知,已經有55個戰士因修路而長眠在了青藏高原上。他們是怎樣說的,又是怎樣做的呢?

    ②“媽媽去世了,作為長子卻不能盡孝送終,他的心里該是多么難過啊!”學生交流到這句,教師:是啊,雖然母子連心,但自古忠孝不能兩全!

    ③“作為父親,一定希望第一個見到自己的孩子,也是因為要修路,他卻未能守在臨產的妻子身旁,只能通過電話安慰妻子。”--生說到這句,師:老師也被這個故事感動著。出示課件。

    (1)請同學們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地讀讀這一段,看看哪些詞語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心急如焚)這個詞語你們是如何理解的?丈夫為什么會心急如焚?(因妻子難產)難產會有些什么嚴重的后果?可能是孩子死亡,可能是妻子死亡,也可能是母子雙亡。最親最愛的人在生死邊緣掙扎,每一分,每一秒對他來說都是煎熬,而這種煎熬整整持續了一夜,你們能想象出這一夜他是怎么過的嗎?

    (2)妻子難產,丈夫多么想陪在她的身旁,但他卻遠在青藏高原,這怎不令他心急如焚?一起來讀讀。此時此刻,年輕人……教師引讀。

    (3)既然他心急如焚,為什么不趕到妻子的身邊呢?

    教師相機小結:一個“心急如焚”,既讓我們感受到了丈夫對妻子的關愛,更讓我們感到了高原筑路兵舍小家為大家,舍小家為國家的崇高精神。

    (4)(師指著課件最后的省略號)在青藏高原鐵路工地上,像這樣感人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正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像這樣犧牲了家庭、青春甚至生命的高原筑路兵以及家屬的無私奉獻,才筑成了這條舉世矚目的天路。(播放課件韓紅唱的《天路》片段以及火車在鐵路上奔馳的畫面。)

    (5)如果此時,你就坐在這列開往拉薩的列車上,在天路上奔馳,你最想對高原筑路兵說的是什么?請大家提起筆把它寫在課后練習第三題的下邊。

    (6)學生相互交流。教師相機評價--這樣的戰士,怎不令人親近,怎不令人敬佩?(相機板書:平凡偉大可親可敬)

    四、體會借物喻人的寫法

    1.學生品讀自己最受感動的語段。學了課文,我們都深深地愛上了點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因此我們也發出由衷的贊嘆:我喜歡唐古拉山頑強而美麗的點地梅,更喜歡像點地梅一樣可親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2.點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到底有什么相同之處呢?抽生交流,教師相機小結他們的共同之處--頑強、平凡而偉大,都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3. 因為點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具有許多相同之處,所以作者借點地梅表達了他對高原筑路兵的熱愛和贊美之情,這種寫作方法就叫做借物喻人。(板書:借物喻人)

    五、回扣課題,升華情感

    1.因為作者喜歡點地梅,所以他寫下了這篇--《爛漫的點地梅》(齊讀課題)

    2.課題中的“爛漫”都包含了怎樣的意思呢?

    3.讓我們懷著對點地梅頑強生命力的敬佩,再讀課題--《爛漫的點地梅》;讓我們懷著對高原筑路兵的無限敬意,再讀--《爛漫的點地梅》;就讓點地梅不但盛開在青藏高原,也靜靜地盛開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再深情地讀--《爛漫的點地梅》。

    附:板書設計

    爛漫的點地梅

    點地梅借物喻人高原筑路兵

    頑強平凡、偉大

    美麗可親可敬

    [爛漫的點地梅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六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七年級《比較》教案西師版

    2.一棵橡樹西師版教案

    3.西師版分數除法課件

    4.小學西師版數學課件

    5.西師版認識人民幣課件

    6.西師版認識鐘表課件

    7.西師版除法的初步認識課件

    8.西師版一年級上冊11減幾教案

    9.西師版四年級數學教案

    10.西師版永不凋謝的玫瑰花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少妇高潮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乱码女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视频高清在线人 | 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的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丝瓜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观看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