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能快速閱讀課文并了解課文大意。
2. 初步知道生態農業的好處。
教學重點
快速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感知生態農業的好處和重要性。
教學難點
了解植物“神奇的音箱”的基本原理和作用,知道它帶給植物的好處。
教學準備
1. 教學課件。
2. 學生搜集有關農業現代科技的信息。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1.播放音樂,你知道音樂從哪兒傳出來的嗎?能簡單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音箱的知識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談話。
2.有一種音箱,它能播放出一種特殊的音樂,使植物長得又快又好,你們想了解這種音箱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神奇的音箱》一課。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呢?自己快速閱讀課文吧。
2.匯報自己從課文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識。
3.你在課文中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的,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教師適時出示課件內容,幫助學生理解“生態農業”、“植物經絡學說”、“草木知音”等。
三、再讀課文,了解“神奇”
1.神奇的音箱還有一個科學名字,你能從文中找出來嗎?(植物聲頻發生器)
2.再讀課文,在課文中找一找“神奇的音箱”神奇在哪里。作上記號,讀一讀再交流。
“這些聲波聽起來像長短不一、高低不同的風笛聲,它可以擴張植物葉面的氣孔,增強植物的光合作用,從而刺激植物快速生長。”
“要是定期給植物‘聽音樂’,植物就能隨著音樂茁壯成長。”
“在棉田里,棉花聽了音箱里的聲音特別高興,苗躥得高,葉子更綠,結出的棉桃比以前多了一半……”
3.播放課件,幫助理解“神奇”之處。
4.默讀課文,體會說明方法。
在本單元的說明文中,我們已學到了不少說明方法,你看看本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勾畫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1) “關于聲音和植物的關系,古人早就有所發現。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里記載……”(舉例子)
“在棉田里,棉花聽了音箱里的聲音特別高興,苗躥得高,葉子更綠……”(舉例子)
(2)“它跟我們家里的音箱差不多大小,四面都有揚聲器,可以放在地里向四周發射聲波。”(作比較)
(3)“這些聲波聽起來像長短不一、高低不同的風笛聲,它可以擴張植物葉面的氣孔……”(打比方)
四、了解農業科技,拓展延伸
1.生態農業保護環境,利于健康,已成為現代農業科技發展的主潮流。交流你搜集的有關農業科技的新成果。
2.播放課件:現代農業科技的一些知識短片。
五、聯系生活,展開想象
1.生態農業真好!發揮想象,你希望還有哪些成果出現?
2.教師小結:讓我們共同去關注生態農業,也希望科學家們將來推出更多、更新的農業科技成果,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附:板書設計
16鄙衿嫻囊糲--植物聲頻發生器
(保護環境,利于健康)擴張葉面氣孔
增強光合作用
刺激植物快速生長
[神奇的音箱溫建霞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六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5.西師版認識人民幣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