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2-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 運用喜歡的識字方法,學會本課生字。

      2. 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情感。

      3.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 搜集表達離別之情的古詩,產生對古詩的喜愛之情。

    一、欣賞古詩

      配樂、配畫朗誦兩首詩,整體感悟,激發學習興趣,出示課題,簡介作者。

    二、初讀古詩,感知大意

      1. 自由練讀,用喜歡的方法識字,讀準字音。

      抽生讀、小組讀、男女生賽讀,比一比,誰讀得最正確、流利。

      結合注解或工具書,聯系上下文,試著自己感受詩意,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2. 全班交流:通過誦讀古詩,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感到疑惑?重點交流體會“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千古絕唱。

    三、感情朗讀,理解背誦

      1. 師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感悟詩中蘊涵的豐富情感。

      2. 再讀一讀,第一首詩抓“別”,第二首詩抓“送”、“深”談談體會。

      在反復揣摩中有感情地朗讀,在反復朗讀中不斷感悟,感悟詩的韻味美,體會詩的節奏美,體悟詩中濃濃的離別情、深厚的朋友情。

      3. 指導背誦(結合圖畫、結合體會、結合想象或是提示的方法均可)。

    四、課內外結合,拓展延伸

      課外搜集表達離別之情的古詩,舉行朗讀比賽。☆踏歌:古代的一種邊歌邊舞的藝術形式。舞蹈時成群結隊,連臂踏腳,配以輕微的手臂動作。現在苗、瑤、納西等族還有這種舞蹈。到這些地方參觀游覽時,一般都會有這種表演,游客也可以參與其中,現學現跳。

    參考資料

      ☆高適(702~765),字達夫,滄州(,今河北省景縣)人(曾任散騎常侍所以又稱“高常侍”),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

      ☆《別董大》原詩有兩首,本詩是其中的第二首。作者送別的朋友名叫董庭蘭。董庭蘭是玄宗時代的著名琴手,曾經得到宰相房的賞識和寵信。據說董庭蘭善古琴,當時盛行胡樂,董氏受到冷落,高適為他送行,可能也正是詩人失意的時候。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維

    渭城朝雨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古詩兩首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古詩兩首》教案

    2.古詩兩首《所見》《小池》教案

    3.古詩兩首春曉草教案

    4.古詩兩首草課文教案

    5.七年級《比較》教案西師版

    6.一棵橡樹西師版教案

    7.西師版分數除法課件

    8.《古詩兩首》的課件

    9.古詩兩首望天門山教案

    10.古詩兩首望天門山教案設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三级视频 | 亚洲第一福利天堂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 | 中文字幕欧美激情 | 夜鲁夜鲁夜鲁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夜夜一本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