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山的燈籠火把、樹葉都是綠色的嗎、成長、球王貝勒、語文百花園三(S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發布時間:2017-1-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走進“語文大課堂”;用好“指南針”。

    教學過程:

    一. 走進“語文大課堂”

    1.啟發談話,明確要求。

    2.小組討論,為推廣普通話可做些什么活動,有哪些形式,商定計劃。

    3.師生交流活動的內容及形式,小結。

    4.小組交流“推普”的做法。

    5.學生模擬“推普”的情景。

    6.老師引導學生在班內交流感受或收獲。

    7.指導寫周記。

    8.總結。

    二. 用好“指南針”

    1.明確題目要求。

    2.小組交流:如何與別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3.總結這種學習方法。

    4.用這種學習交流的方法,就題目提出的問題小組交流自己的看法。

    5.小組推薦代表發言,其他同學可作補充。

    6.拓展,師生交流,總結。

    7.作業。

    9 滿山的燈籠火把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語。

    2、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課文中哪些情景讓你感動,跟同學交流。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講讀課文第一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師生共同評價學生朗讀情況

    三、學習生字

    1、出示本課生字。

    2指名認讀生字,并口頭組詞。

    3、指定小組進行“開火車”讀生字、新詞比賽。

    四、再讀課文,理清文中的脈絡

    1、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小組討論交流,并推薦代表準備發言。

    五、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

    2、你讀懂了什么?(主要介紹了我的家庭情況和我的成長地是在四川農村)

    3、你知道“我”的父母當時為什么把“我”送到鄉下嗎?(因為“我”的父母常年在野外工作,他們無法照顧“我”。)

    六、小結

    七、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講讀課文第二至八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二、學習第2、3自然段

    1、當時的環境怎樣?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2、從這兩段中找出人們關心我的語句?(第三句)

    3、我是怎么掉入那口土井的?當時的情形怎樣?找出具體的語句。(慌亂。我哭著、喊著、掙扎著,兩手摳著井沿上的泥土和雜草,希望能爬上來。)

    三、學習第4、5自然段

    1、我為什么不再掙扎了?又為什么不再哭喊了?(不能再這樣盲目地胡亂掙扎了,結果只能更壞,我應該保存體力;因為我要用全力拽住井邊的雜草,不讓自己再往下掉。)

    2、請用一些詞語來形容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3、讀了這段,你認為我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呢?(我知道親人們一定會很快就來救我的。)

    4、齊讀本段,讀出神氣、獨特的感覺。

    三、學習第6、7、8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結果怎樣呢?親人們是否像我堅信的那樣一起來救我呢?

    2、“淚如泉涌”是什么意思?我為什么會淚如泉涌呢?聯系課文內容,談一談。(淚水像泉水一樣地涌出來;因為當時,在我最無助的時候,我聽到了遠處傳來了焦急、親切而又悠長的呼喚,我還看到了滿山的燈籠火把,越來越近,越來越亮,所以我淚如泉涌。)

    2、你是怎么理解“……只有眼淚在流著,是熱的”這一句話的?(因為當時時間太長了,又下著雨,很冷,我都凍僵了,所以只有淚水是熱的;另一方面,是說我太感動了,有那么多的人們來救我,我流出了激動的熱淚。)

    四、總結全文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體會?

    2、你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親情是偉大的,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我們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我們的周圍,我們的身邊,將處處充滿溫情,充滿陽光!)

    五、作業

    有感情朗讀課文,完成課后練習3。

    10 樹葉都是綠色的嗎

    教學目標:

    1、學會本科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中重點詞語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體會文章重點句子的意思。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講讀課文第一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板書課題,讀題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認讀生字,并口頭組詞。

    3、出示文中的詞語。

    興味盎然   經久不忘   異口同聲   千奇百怪   人云亦云   不折不扣   

    4、指定小組進行“開火車”讀生字、新詞比賽。

    五、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小組討論交流,并推薦代表準備發言。

    六、學習第一段

    1、你知道什么是婦產科嗎?

    2、你是怎樣理解“著名”這個詞語的?從哪里可以看出她的成績很顯著?(她當婦產科醫生五十年,接生了無數的嬰兒,救治了無數的母親。)

    3、小結

    七、作業

    有感情朗讀課文,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講讀課文第二、三部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你知道林巧稚為什么總要稱贊他的老師嗎?(因為林巧稚的老師講授知識的時候總是注意聯系實際,并且讓同學們邊玩邊做,寓教于樂中學到知識,讓同學們對所學的知識經久不忘。)

    2、什么是“異口同聲”?當同學們整齊的回答是錯誤的時候,老師是怎么做的呢?(老師并沒有馬上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論,而是把他們帶上山去,采集各種樹葉標本,將樹葉放在課桌上。老師讓大家重新回答問題,這樣,學生的答案就是自己在實際中尋找的,記憶就十分深刻。)

    3、那你知道什么是“經久不忘”了嗎?

    4、林巧稚從這堂生物課學到了什么?(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體會到了一種人生的哲理。)

    5、小結

    三、學習第三部分

    1、這堂生物課對林巧稚有什么樣的影響?今后她又是怎么做的?

    2、你知道“不折不扣”是什么意思嗎?聯系課文內容說一說。(她說到做到,每件事情都是自己在醫療第一線上積累寶貴的經驗,并且將中學時代形成的思維方法運用到實踐中去,她還在醫療工作上創造了許多奇跡。)

    3、學到這里,你想對林巧稚說什么呢?

    4、小結

    四、總結全文,明白道理

    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理論聯系實際,不能憑自己的感覺,也不能聽別人的意見,必須通過自己的實踐去證明,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這樣才能取得進步,才會記憶深刻。

    五、作業

    有感情朗讀課文,寫一寫你學了這篇課文后的感受。

    板書設計:

    顏色        五顏六色

                        樹葉                              理論聯系實際  創造奇跡

    形狀        千奇百怪

    11 成長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重難點:

    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閱讀,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運用自己學過的識字方法學習生字。

    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義,還不能理解的在交流中提出來。

    3、自由讀課文,你能知道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嗎?哪些地方讓你產生了疑問?你想讓老師、同學幫助你解決什么問題?

    (三)檢測識字情況,指導易錯字的寫法。

    (1)、用“開火車”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聽寫生字。

    (2)、當時反饋比賽情況,將寫錯的字正確的寫法展示在黑板上,請同學介紹你是如何記住這些字的。

    (3)、區分形近字:你能給這些生字找個伙伴嗎?再分別組個詞

    (4)、重點指導“駛、酬、誕”這3個字的寫法,教師板書指導

    (四)集體交流,把握課文大意,質疑

    1、《成長》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一件什么故事?

    2、讀過課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嗎?

    3、你有哪些問題需要大家幫助你解決?(學生邊說,教師邊分類歸納板書)

    (五)作業:

    朗讀課文,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從上一節課學生的質疑引入

    (二)抓住重點段落深入體會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1)默讀課文1-6自然段,畫出小男孩的表現(包括他的語言和動作)

    (2)看到小男孩當時的表現,你會想些什么?

    2、集體交流,抓住重點句體會,教師適時點撥

    (1)“自言自語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許裝兩塊錢。”

    (2)當“我”表示要多給他一根香腸時,他用手推讓說:“不要。兩塊錢買一根,還可以喝一瓶可樂。”如果你是他,此時你會怎樣做呢?

    (3)從小男孩的態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讀表現出來。

    (4)齊讀第六自然段,我們和作者一樣,會產生很多疑問,你當時會想些什么呢?

    語言訓練:聽了他的話,我琢磨:也許他的父母不太喜歡他,也許他的家庭經濟情況不太好,也許----,還也許----。

    (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對自己愛吃的香腸,卻又不舍得買呢?

    3、體會第7-13自然段

    (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

    (2)此時,你心中又有怎樣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

    ①約翰是個很有責任感的孩子,冒著大雪堅持送報紙。

    ②約翰家不是沒有錢,是他自己這樣做的,他這樣有計劃地支配自己的所得。

    ③約翰的媽媽其實很愛約翰,在大雪天陪他送報,還用這種方式鼓勵他做事要堅持不懈。

    (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對小約翰或他的媽媽說些什么呢?

    4、齊讀第14自然段,為什么說“因為這樣更利于他的成長”?你覺得是這樣嗎?你有沒有相類似的經歷,結合生活實際和大家談一談你的看法。

    (三)作業

    1、把《成長》的故事講給父母聽,請他們也談談聽后的感受,與家長進行交流。

    2、把描寫約翰外貌的句子讀一讀,再抄下來。

    12﹡球王貝勒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抓住重點部分理解課文內容,并懂得“愛好出勤奮,勤奮出人才”的道理。

    2、引導學生自學生字。

    教學重難點:

    從球王貝利的成長經歷中,受到啟迪。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學生字。

    2、以小組為單位每人輪流讀一個自然段,檢查讀音是否正確。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課文寫了貝利的什么事?(送足球→參加訓練→捧回金杯)

    (三)默讀課文,思考:

    1、教練為什么送給小貝利一個足球?后來又為什么讓小貝利到他的訓練場去?

    2、在文章中劃出相關的句子,來說明理由。

    (四)結合思考題進行集體交流

    1、教練送給小貝利一個足球的原因(用“因為……所以……”句式,結合課文的內容說):

    2、教練為什么讓貝利到他的訓練場上來?(用“之所以…是因為…句式,結合課文回答)

    (五)總結全文

    你從“一代球王”貝利的成長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啟示?(結合課文從不同角度談看法)

    (1)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勤奮苦練,才能取得成功。

    (2)愛好+天賦+勤奮=成功

    (3)成功需要“伯樂”的發現與幫助,但自己首先應該是“千里馬”。

    (4)我們應該對幫助過自己的人有一顆感恩的心。

    (六)作業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繼續查找貝利或其他名人的成長故事,從中受到更多的啟迪。

    板書設計:             貧民         喜歡足球

                              教練         主動送球

                              祈禱         為樹挖坑

                              捧回         球賽金杯

    語文百花園三

    教學目標:

    1、語海暢游,引導學生注意“一”字在不同聲調前會發生變化。

    2、積少成多,使學生養成勤奮好學、將來勤奮工作的良好品質。

    3、閱讀平臺,結合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4、能說會道、筆下生輝,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注意觀察,提高認識能力,學會贊美別人。

    教學重難點:

    能說會道、筆下生輝。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語海暢游;積少成多。

    教學過程:

    一、語海暢游

    1、“一”字的聲調

    (1)自己讀一讀,注意“一”字的讀音。

    (2)你發現“一”字讀音變化的規律了嗎?

    (3)我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例:

    一目十行、一念之差、一貧如洗、一竅不通、一事無成、一絲不茍、一塌糊涂、一言為定、一字千金、一視同仁……

    2、漢字真有趣。

    (1)自己讀一讀,你從這段話中了解到了什么?

    (2)你會分辨“析”和“折”了嗎?

    3、讀句子,查字典,想想帶點詞語的意思。

    (1)在字典中分別查出“保險”和“精神”的意思。

    (2)自己試著進行選擇,把所選的意思帶到句子中讀一讀,看是否合理。

    二、積少成多

    (1)自讀,注意讀正確、流利。

    (2)說一說自己的理解,大體了解格言的意思。

    (3)試著背一背。

    三、作業

    抄寫“語海暢游”中的詞語、格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閱讀平臺;能說會道,筆下生輝。

    教學過程:

    一、閱讀平臺

    1.讀題目,了解題意。(“聯”指對聯,“改聯”改寫對聯。)

    2.帶著問題讀一讀,說一說。

    3.讀了短文你有什么想法?

    二、能說會道、筆下生輝--收集身邊的閃光點

    (一)在我們班,你最想夸獎的同學是誰呢?寫好后把答案舉起來,給周圍的同學看看。

    1、我要進一步采訪了:為什么你要夸他呢?

    2、指名2-3名同學回答,在介紹的時候,其他要仔細聽,看看他夸的人物有什么閃光點?

    3、教師小結:看來介紹人物特點可以從很多方面表現,而且要想讓別人記住自己介紹的人物,就要抓住他與眾不同特點,而且用自己熟悉的、印象深刻的事例來介紹。

    (二)我們發現了不少有閃光點的人,也回憶了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例,如果讓咱們把這個同學寫下來行嗎? 

    題目:夸夸我的同學

    要求:1、通過一件或幾件事寫出同學的閃光點。

    2、注意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

    三、課后延伸

    那么我們怎樣把收集到的這些材料記錄下來呢?老師為同學推薦下面這張記錄表。

    人物 閃光點 事例 動作、神態、語言

           

    [滿山的燈籠火把、樹葉都是綠色的嗎、成長、球王貝勒、語文百花園三(S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相關文章:

    1.語文s版開天辟地教案

    2.語文s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3.三年級語文s版上冊教學計劃

    4.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5.四年級語文上冊的教案

    6.語文S版窮人課件

    7.語文s版搭石課件

    8.語文S版《神鳥》教學課件

    9.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z、c、s》教案設計

    10.一年級語文上冊《藍色的樹葉》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不卡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午夜 | 欧美一区二区狠狠 | 中文字幕人妖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