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三首、桂林山水、走進麗江、五彩池 (S版四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1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5、古詩三首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邊讀邊看插圖和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會認“畔、御、侯”等3個字,會寫“畔、鶯、啼、御、暮、侯、隔”等7個字。

    教學重點:

    邊讀邊看插圖和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江畔獨步尋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啟發談話: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誰來背一首,指名學生背誦。本課我們學習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師板出課題,學生擠讀。

    2、釋題;題目什么意思,你能說說嗎?不行的話,請看詩后注釋⑴,指名學生說說詩題意思。

    二、學習《江畔獨步尋花》

    1、學生自讀古詩,然后指名說說讀懂了什么?

    2、精讀第一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⑴指名讀這一句

    ⑵問:讀了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寫出了黃回娘家花的多?

    ⑶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3、精讀第二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⑴指名讀這一句

    ⑵問:黃四娘家的花很多了,這些花怎么樣,你如何知道的?

    (3)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4、品味、賞析;你最喜歡詩中的哪句或哪詞? 

    5、感情朗讀古詩

    (三)遷移、應用

    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寫出了春天草長鶯飛,生機勃勃的景象,寫得妙極了,同學們,看看窗外的植物園,想想我們美麗的校園,你能將本詩換何字變成你的嗎?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寒食》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二、學習《寒食》一詩

    1、自讀,讀準字音

    2、指導學習第一句

    出示:春城天處不飛花

    (1)把詩句劃分成詞語

    春城/天處/不/飛花

    (2)想想每個詞的意思,不會的怎么辦?(查字典、看注釋)

    (3)把詞語連成句子,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3、照樣子自學后三句

    4、檢查出示(斜……御柳……漢宮……)5、指導朗讀

    (1)想象一下,春天滿城飄柳絮什么樣?

    (2)舉國上下都在過寒食節而皇宮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長安的百姓看到這些你會有什么感受?

    6、有感情地朗讀。

    三、小結

    今天我們是怎樣學習古詩的?

    四、布置作業

    背誦《寒食》。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泊船瓜洲》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學前談話

    1、板書課題:泊船瓜洲

    同學們,一提起家鄉,我們都會感到特別親切,詩人王安石也是如此,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齊讀課題。

    2、簡介王安石。

    二、理解題目。(出示全詩)

    (1)“泊船”是什么意思?(停船靠岸。)“瓜洲”是在什么地方,(出示掛圖,指名找出瓜洲所在地。)

    (2)“泊船瓜洲”這個題目是什么意思?

    三、檢查預習。

    1、指名朗讀。(可多請幾位學生個別讀。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

    注意以下多音字的讀音: 

    數重:讀chóng,不讀zhòng(重量)。

    還:讀huán,不讀hái(還好)。

    四、理解詩句意思。

    1、小組合作學習

    (1)先自己對照注釋默讀,思考,再小組互相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2)小組合作畫一幅簡圖,圖上要標有京口、瓜洲、鐘山。

    2、討論、交流。

    五、體會古詩思想感情

    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里,詩人駕船來到了江邊,望著對岸,想到了家鄉就在離對岸不遠的地方,現在你就是畫中哪位詩人,此時此景,你在想些什么呢?

    六、指導朗讀。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朗讀。

    (3)指名朗讀(多請幾個人讀,注意讀出詩的節奏。讀出感情,讀后評價。)

    (4)試著背誦《泊船瓜洲》。

    七、拓展練習。

    我們學習了很多表達思鄉之情的詩句,誰愿意起來背給大家聽的。

    八、布置作業

    背誦《泊船瓜洲》,默寫這首詩。

              6、桂林山水

    教學目的:

    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及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⒈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們乘著木船,蕩舟漓江,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⒉“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

    ⒊下面,我們要隨著作者的視線,一起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在“山”和“水”下作重點記號)

    二、自學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1、出示自學要求:

    ⑴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⑵你覺得課文是按什么結構來寫的?思考怎樣給課文分段;

    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點?請用小圈圈出。

    ⒊檢查自學

    ⑴指名四人朗讀

    ⑵你覺得課文是按什么結構來寫的?給文章分成四段。

    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點?板書:水:靜、清、綠  山:奇、秀、險

    請你用文中引用的一句古詩來總結文章。板書: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三、導學第二節

    ⒈分小組自學課文第二節,從以下幾個方面把課文讀懂:

    詞義,修辭手法,語言文字,朗讀語氣等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談談學習的體會,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在大組交流時提出。

    ⒉交流學習情況:

    (1)詞義:波瀾壯闊、無瑕等

    (2)修辭手法:引讀第一句用“波瀾壯闊的大海”和“水平如鏡的西湖”跟漓江作比較,強調漓江的水有獨特的美。第二句具體寫漓江水“靜”、“清”、“綠”三個特點。其中的“真”,是的確、實在的意思。

    最后一句寫出江水之靜。 

    (3)描寫角度:引讀

    “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動態的角度寫;

    “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透明度的角度寫;

    “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從色彩的角度寫。

    ⑷引讀,說說你怎樣讀出語氣,交流并指導朗讀。

    四、布置作業

    ⒈抄寫詞語;

    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繼續學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⒈指名朗讀課文。

    ⒉過渡:桂林的水是美的,桂林的山更有與眾不同之處。

    二、導學第三節

    ⒈用學習第二節的方法來自學第三節,把課文讀懂:

    ⒉交流學習情況.

    3.小結:有形態的描摹,有聯想比喻,有親身感受,把山的形、色、勢寫得非常生動逼真。引讀。

    4.有感情地朗讀。

    三、略讀第三段

    ⒈師引讀:第三段從整體上寫桂林山水之美。山水一體,交相輝映,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受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⒉最后這句古詩是什么含義?

    ⒊這句詩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是對全文的總結,與第一段的內容相呼應。。

    三、總結

    ⒈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了桂林美麗的山水,寫下了自己觀賞桂林山水的真切感受,抒發了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讓我們齊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⒈背誦課文。

    ⒉默寫課文。

    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                                  

    總      桂林山水甲天下

             水:靜  清  綠

    分      

    山:奇  秀  險

    總       連綿不斷的畫卷

    7.走進麗江

    教學目的: 

    1、體會麗江的“神奇而美麗”,從而產生愛國的情感。

    2、體會過渡句在文中承上啟下的作用。

    3、認識11個生字。

    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麗江古城的特點和麗江神奇的自然景觀。

    教學難點:

    體會過渡句在文中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初步體會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圖片),今天我們一起去游覽美麗的漓江。

    二、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2、字形分析。

    3、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4、檢查朗讀(指名分段讀)

    三、初讀課文。

    自己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些麗江的景點?)

    四、練習朗讀

    1、邊讀邊畫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2、同組互讀。

    3、小組內交流,試著解決不懂的問題。

    五、布置作業

    1、抄寫優美的詞句。

    2、收集有關麗江的圖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深入學習課文

    1、讀全文,說說麗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默讀課文思考:

    我們都到達了哪些地方?

    板書:地點

    誰能用書上的句子把這些景點連起來說說。

    3、自讀自悟。

    (1)自由讀,用一句話概括出麗江的特點。(神奇而美麗)

    (2)默讀課文。把體現麗江神奇而美麗的句段畫出來。

    (3)練習朗讀。

    4、指導朗讀

    第一自然段:

    (1)用一句話概括地說說,你讀這段的感受。

    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圖片,引導學生體會麗江的神奇而美麗。

    (2)帶著贊賞的感情讀。

    第五、六自然段:

    (1)想象讀。

    (2)集體交流,評讀。你認為他哪兒讀得好,為什么?

    (3)出示圖片,看到這么美的玉龍雪山你想說什么

    5、揭示中心

    文中最后一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三、課堂小結

    四、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街道--色彩斑斕

    古城--城依水存

                 神奇、美麗

    雪山--昂然屹立

    景觀--文明遐邇

    8、五彩池

    教學目的:

    1、了解五彩池這一奇特景觀,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五彩池的特點以及池水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

    教學難點:

    理解五彩池池水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2、板書:五彩池

    二、學生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本文寫的是什么?(五彩池的奇特景色。)

    三、講讀課文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思考:

    (1)小時候,奶奶給我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奶奶講的這個故事對“我”有什么影響? 

    (3)神奇的五彩池在什么地方? 

    四、學習課文第二段。

    1.齊讀第二段。思考:這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2.按照給出的層意給第二段分層。

    第一層:寫的是五彩池的數量、顏色、大小、深淺、形狀。

    第二層:寫五彩池池水的特點。

    第三層:寫五彩池里的水會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

    3.學習第一層(課文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讀,思考:

    ①五彩池水池的數量怎樣?(多)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來? 

    ②五彩池水池是什么形狀的? 

    ③找出描寫水池大小、深淺的句子,讀一讀。

    (作者運用了對比、比喻的方法,非常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水池形狀的奇異。)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4.學習第二層(課文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讀,思考:

    ①五彩池池水有什么特點? 

    這是本文描述的一個重點,讓學生多讀來加深理解。

    (2)池水都有哪些顏色?

    (3)默讀第3自然段,體會五彩池池水的神奇。

    5.學習第三層(課文第4自然段)。

    (1)齊讀,思考:五彩池里的水為什么會顯出不同的顏色來呢?

    (2)講解原因之一:地質結構特點。

    ①出示句子。

    池底長著許多石筍,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險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寶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3)講解原因之二:陽光照射。

    作者是在夏季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來游覽五彩池的。陽光透過池水射到池底,石筍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鏡,把陽光折射成各種不同的色彩。

    (4)講解原因之三:

    水池周圍的樹木花草長得很茂盛,五光十色的倒影使池水更加瑰麗。

    (5)提問:課文哪幾句話是講池水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的?找出來讀一讀,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名朗讀,思考:

    ①這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2.齊讀本段。

    五、齊讀全文思考:

    1.五彩池有什么神奇之處? 

    2.為什么說“五彩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 

    六、作業。

    1.摘錄課文中出現的表示顏色的詞語。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紫的、金黃色、咖啡色、檸檬黃、天藍色、橄欖綠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形狀:各異 大小不一 多    五彩池

    顏色:豐富多彩 變化多端   在人間

                               

    語文百花園二

    教學目的:

    1、 語海暢游-----復習同音字以及帶“千”“萬”的成語,并學習擬人句。

    2、 積少成多---《漁歌子》和我的采集本。

    3、 閱讀平臺---《春的消息》

    4、 能說會道----我心中的校園風景線。

    教學重、難點:

    能說會道--我心中的校園風景線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語海暢游”,完成“積少成多”。

    教學過程:

    一、 語海暢游

    1、 出示同音字。

    2、 認真讀字,你發現了什么?

    3、 小組內討論,交流。

    你能舉些例子嗎?學生舉例,教師巡視。

    4、 出示成語。

    (1) 全班一起朗讀成語。

    (2) 說說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3) 反饋:出示泡泡里的話,全班齊讀。

    (4) 你還能舉出這樣的成語嗎?

    (5) 學生做練習,老師巡查。

    二、讀讀背背          

    1、出示文中的古詩。

    2、你知道這首古詩的意思嗎?

    3、交流詩句的意思。

    4、學生互相交流詩句的意思,教師巡視,指導。

    5、全班齊讀。

    6、進行背誦《漁歌子》比賽,教師適當指導、評價。

    7、展示個人采集本,比一比,看誰收集的名勝最多。

    8、有選擇地介紹一些風景。

    三、布置作業

    背誦《漁歌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閱讀平臺和能說會道。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背誦并默寫《漁歌子》

    2、同桌互相修改,教師反饋學生默寫情況。

    二、閱讀平臺

    1、指名分段朗讀詩歌《春的消息》,要求讀得通順、連貫。

    2、作者在這首詩歌里告訴我們什么?

    3、自讀詩歌想一想,每個自然段都講些什么?

    4、你喜歡春天奧妙?你是從哪里感受到春天的到來?

    5、說說你喜歡的原因是什么?

    6、讀了這首詩歌,你有什么話要對大家說的嗎?

    三、能說會道

    1、 教師讀題目要求。

    2、本次練習對我們有什么要求呢?

    3、展示學生收集到的資料,在小組內進行歸類,分組,推選出發言代表。

    4、各個小組派出代表進行發言,各個小組進行評比是否講清晰了,是否語句通順,是否達到本次練習的要求。

    5、具體要求如下:

    (1)校園在我們心中是美麗的。讓我們組成小組,在校園中尋找自己喜愛的一道風景線,認真觀賞、贊美和評價他。

    (2)可以設計他的未來,然后在全班進行交流。

       

    [古詩三首、桂林山水、走進麗江、五彩池 (S版四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走進麗江課件

    2.s版搭石課件

    3.三首描寫雪的古詩的教案

    4.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考試題

    5.語文s版開天辟地教案

    6.語文S版窮人課件

    7.語文s版搭石課件

    8.語文S版《神鳥》教學課件

    9.語文s版下冊教學計劃

    10.s版程門立雪教學課件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资源 | 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免费 | 伊久线香蕉观新综合在线动漫 | 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一页 |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蜜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