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教學設計 (人教新課標六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8-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精致、蘊含、奧秘、俠客、德高望重、津津樂道、別有深意”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重點、難點:

    1.抓住重點詞語,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2.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寫景狀物的技巧(細心觀察、用心領悟、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學習運用。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預習本課字詞,熟讀課文。

    2.古橋的圖片,錄有風聲、雨聲、鳥叫聲、溪流聲等聲響的磁帶。

    3.制作教學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一、預習探究:

    (一) 導入:

    1.導語:同學們,春風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報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聲有色,有情有意。我們這學期學習的第一組課文,將帶領我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領略大自然的風姿,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與大自然互訴心聲、交流感受。

    2.揭題:今天,我們首先跟著一位作家,走進山林,去拜訪他的朋友。請同學們一起讀課題。

    3.看課題猜猜,作者拜訪的會是怎樣一位朋友?

    (學生可根據課題自由發揮,只要合乎情理、語言流暢、完整即可)

    師:讓我們帶著豐富的想象,跟隨李漢榮先生走進山林,去拜訪作者“山中眾朋友”。

    (二)整體感知全文: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要求:(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看誰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

    (2)讀完后回答:作者去山中拜訪的朋友到底是誰?

    2.讀后交流:

     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依次找出來)

    (明確圖示)依次是:古橋-鳥兒-露珠-樹-山泉-溪流-瀑布-懸崖-白云-云雀-落花-落葉-石頭-陣雨

    (1)在依次找朋友的時候,對照相應的段落要求學生朗讀課文內容,在讀時糾正字音,將重點字詞讀正確并理解詞語意思。

    梔(zhī)子        湛(zhàn)藍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聲望卓著) 

    津津樂道(形容饒有興味地談論)     

    幽徑:隱蔽、僻靜的小路。

    波光明滅:水波忽明忽暗的樣子。

    唱和:一個人做了詩或詞,別的人相應作答。

    吟詠:“詠”的基本意思是指有節奏地誦讀詩文。“吟”往往跟“詠”連在一起,含義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古人有一說,動聲叫吟,長言叫詠。

    二、合作交流:

    (一)李漢榮先生為什么把進山看景說成“山中訪友”?

    學生討論后明確:把進山看景說成“山中訪友”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默讀讀文,找出描寫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感情的有關語句,讀一讀,組織交流。

    老橋──“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樹──“是我的知己”,“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樹”;山泉──“要我重新梳妝”;溪流──邀我“唱和”;瀑布──“雄渾的男高音多么有氣勢”;懸崖──“挺拔的身軀”,“高高的額頭上仿佛刻滿了智慧”;白云──“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云雀──談“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小結: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這一花一樹,一鳥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們能跟我們說話,能跟我們交流,它們成了我們的朋友。作者進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訪友”。

    三、品讀體驗:

     師:李漢榮先生是那么地熱愛大自然,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象,和他一起會晤我們的好朋友。請你快速瀏覽課文,去找找你最喜歡的山中朋友,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用“我喜歡,是因為”的句式說一句話。

    (要求學生先將有關的段落有感情的讀一遍,然后再回答問題。)

    (一)結合學生的回答,逐一品讀精彩句段,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精讀段落:

    1.古橋:一進山,一眼就看到這座古橋(課件:課文插圖古橋),老朋友相見,作者是怎樣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對他訴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再默讀課文,在書上畫一畫。(抓住“德高望重”一詞)

    (默讀畫句,讀后交流自己意見。)

    師:對古橋,作者在敘述時人稱有無變化?如果有,請揣摩一下變化的原因,并思考變化時應注意的問題。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

    師小結:在作者心中,古橋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橋當做人來寫,由第三人稱轉為第二人稱,把自己對老橋的深厚感情,生動地傳達給了我們。我們在讀課文時,要用心地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2.樹林里:作者不僅把林中的一切當做自己的朋友,當他進入樹林,看到一棵棵樹的時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樹,生根長枝。請同學們讀一讀有關的句子,體會當時作者是怎樣的一種感受?

    (生自由讀句體會)(抓住:“知己”“人樹相融”來理解)

    師小結:樹為人友,人為樹友,人和樹已融為了一體。這是多么美妙的一種情境啊!從這種奇特的想象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種“知己”情誼。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受,一起再來讀一讀。

    3.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1)上面這句話中指的是哪些朋友呢?請熟讀第五自然段。

    (2)“哪個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體的朋友替換掉“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說?(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這山中的瀑布、懸崖、溪流,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①作者將山中的景物都聯想成什么了?

    ②通過朗讀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歡快、瀑布的雄渾、懸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潔白和寧靜、云雀的欣喜和歡樂。(播放磁帶,通過聲響帶給學生最真切的感受,促進學生的朗讀感悟。)

     ③面對這我們熱情的招呼,我們這些朋友可能會怎樣回答呢?請選擇一位朋友,將他的回答寫下來。

    如: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隨意讀某一位朋友的話,指學生作答。

    ④有感情地朗讀整段話。 

    (二)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圖文結合,欣賞品文:

    1.指導看圖。

    2.動筆畫一畫你想像中的山雨圖。

    3.交流欣賞,說說你畫的是文中的哪一部分內容。

    五、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著背誦你喜歡的句子:

    1.同桌對讀。

    2.師生輪讀。

    3.指名讀。

    六、相關鏈接:

    李漢榮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名詩人、散文家。多年來寫作詩歌約3 000首,散文隨筆1 000多篇,中短篇小說30余篇,在海內外100多家報刊雜志發表詩歌、散文、隨筆、雜文、小說約2 000多篇(首)。

    七、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摘抄好句。 解決問題最佳方案:

    第2課時

    一、導課引言:

    上節課,我們跟隨李漢榮先生拜訪了山中的眾多好朋友,他們都是誰呢?(學生回顧課文內容)

    師:大自然是人類的家園,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無不是人類的朋友,愿我們每一個人都熱愛大自然。請你帶著自己的體會將課文朗讀一遍。

    二、拓展延伸:

    (一)仿寫

    1.從稱呼角度看,文章在寫作上最明顯的一個特點是什么?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討論明確:(圖示)運用第二人稱的寫法,如同和人對話,顯得親切自然。

    2.讀5節,找出起最有特點的句子形式,試仿寫

    討論明確:“你好!---------”典型的第二人稱。注意稱呼的選擇。示例:

    A、你好!高大的樹木,你撐著一把巨傘,是讓我停留腳步休憩嗎? B、你好!翩翩起舞的蝴蝶,你跟隨自然的音樂,跳起生命的舞蹈。(指幾名同學讀出自己的句子,評析。) 

    (二)、體驗與反思(圖示)

    1.體驗:學生活動:

    ⑴講述自己一次與自然美景親密接觸的經歷。

    ⑵回想自己以前閱讀過的有關親近自然、從自然中獲得人生靈感的文章,并與同學分享。

    (預設:農村同學大多數都會有類似的經歷,老師只要作適當的引導就可以,把時間讓給學生。)

    2.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珍視我們自然界的朋友? 

    問題: 

    ⑴文章體現了人與自然一種怎樣的關系? 

    ⑵生活中人與自然有哪些不和諧的現象? 

    ⑶假如你是自然中的一員,你想對破壞自然的人們說些什么? 

    ⑷學生自由發言。

    ⑸師總結:(圖示)我們應該愛護自然、保護環境,共同維護我們的家園,讓人和自然協調發展,形成和諧的朋友關系。我相信,這也是本文作者的心聲。 

    三、作業布置:

       1.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到三個部分,背誦下來。(必做)

    2.利用課余時間來一次“田野訪友”,試著與田野中景物交朋友。

    3.以“田野訪友”為題,寫一個片斷,表達你對自然的熱愛和由景物而引發的對人生的思考。(2,3兩題選做)

    四、板書設計

                                  山中訪友

                               山中觀景(事)

                               山中訪友  擬人手法(手法)

                               熱愛自然(情)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 (人教新課標六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散文《山中訪友》教學設計

    2.人教版山中訪友教案

    3.人教版《山中訪友》教案設計

    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山中訪友教案

    5.山中訪友課件

    6.《山中訪友》課件

    7.《山中訪友》的課件

    8.六年級上冊山中訪友教案

    9.六年級上冊《山中訪友》教案

    10.山中訪友的教學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伊人亚洲综合网色aⅴ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亚洲 |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免费 | 真实国产乱子伦激情对白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