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草原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六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9-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16  草原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動地描寫了草原上如詩如畫的美麗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寫草原的樂趣。第二部分(第二至第第五自然段),寫訪問陳巴爾虎旗時受到蒙古族主人的熱情歡迎與款待。這部分又可分為三層。第一層(第二自然段),寫蒙古族主人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第二層(第三四自然段),具體寫蒙古人民的熱情好客。第三層(第五自然段),寫活動結束,大家依依惜別。

    二、學情分析

    本課語言通俗易懂,對場面的描寫富有激情,細膩貼切,把民族互助的真情融入其中,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受,令人回味無窮。

    三、教學要求: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草原的自然風光。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大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四、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大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五、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草原的自然風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你到過草原嗎?在電視、電影中見過草原嗎?誰愿意把你的親身經歷向我們大家介紹一下?(我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有寬廣無邊的草原,景色優美,牛羊成群。這篇課文記敘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

    2.觀看《草原》電視教材,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和意境。3.學生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二、初讀

    1.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朗讀課文,把你喜歡的段落好好地讀一讀,想一想,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

    三、布置預習

    1.學習生字新詞,注意生字的音形義。

    2.讀讀課文,想想作者筆下的草原是怎樣的景象。

    3.畫出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和含義深刻的句子,試著體會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四、檢查自學,質疑問難

    1.讀生字組詞,并讀讀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組詞:

      駿(    )  俊(    )  竣(    )  限(    )  馳(    )

      峻(    )  唆(    )  梭(    )  垠(    )  弛(    )

      蹄(    )  茶(    )  貌(    )  杯(    )  跤(    )

      締(    )  荼(    )  藐(    )  懷(    )  膠(    )

    2.理解詞語。

    3.質疑問難,現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五、理清課文的線索

    1.自由讀課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時,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樣的?

    2.默讀思考:本文是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后的經歷事情的順序來敘述的。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寫了幾個意思?

    3.交流、整理:

    (1)草原美景(2)歡迎遠客(3)親切相見(4)熱情款待(5)聯歡話別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和詞語。

    2.熟讀課文。

    教學后記

    作者把空間位置、事情發展、思想感情三條線交融在一起,隨著空間的轉移、事情發展,思想感情也在逐步加深,把這三者關系列出簡圖,可以聯系課文進一步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2、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大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前聽《天堂》這首歌。

    2.師:剛才,我們欣賞了一首動聽的歌曲,歌中所唱的“藍藍的天空,奔馳的駿馬,潔白的羊群”是指什么地方?這是西部歌王騰格爾用歌聲唱出了草原的美,下面再讓我們跟隨作者老舍先生一塊兒領略一下內蒙古草原的美麗風光。(板書課題)

    二、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課文第1段寫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課文分兩層寫。先寫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寫產生的感想。)

    2.再讀,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樣?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來寫的?為什么抓住這些景物寫?(讀后討論。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麗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氣、小丘、平地、羊群這些景物來寫的。因為這些景物顯示了草原的特色。)

    3.細讀、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這些景物的?(從天空到地面,按從上到下的順序寫。)

    (2)作者是怎樣從天空到地面,抓住這些景物的特點,運用生動的語言來描繪草原的美麗景色的?(讓學生邊讀邊畫出重點語句。)

    (3)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讓學生自己出聲讀第1段第1層,要求學生細心體會,認真想象。重點說說下面三個句子: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③“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4.默讀、思考、朗讀:在這種境界里,作者產生了什么樣的感情?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受?(說一說“境界”一詞的意思。讀時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關系;可用“美麗”或“壯麗”與“奇麗”作比較,理解“奇麗”一詞用得恰到好處。指導學生有表情地朗讀表達作者感受的兩個句子。)

    5.指導學生背誦第1段課文。(讓學生按課文描寫順序和景物特點,邊讀邊想象,把這段課文熟讀成誦。)

    小結:祖國的草原這么美。這段課文思路清晰,從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從上到下的觀察順序描寫景物。作者第一次見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點來 

    寫,把景物和感受聯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寫初見草原的景物時主要運用了靜態描寫,為我們展示一幅草原靜態美的圖畫,但靜中又有動,例如寫羊群。

    三、學習第二段。引導學生感悟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

    1.(教師提示:學習課文第2段,我們要學習作者如何按照地點的轉換,抓住事物與環境的聯系、變化的特點,運用動態的描寫方法,把文章寫得又形象又生動。)

    2.閱讀、思考:寫作者訪問陳巴爾虎旗牧業公社途中,這段課文可分為幾層?

    (可分為兩層:①初入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②快到公社,主人到幾十里外迎接客人。)

    3.講讀第1層課文。作者乘汽車進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覺?(草原十分遼闊。)從課文哪些語句看出草原十分遼闊?(“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     

    4.講讀3、4、5自然段。

    A、讓三名學生各朗讀一段課文,要求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

    (1)這三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內容?

    (2)主人熱情好客表現在哪些地方?畫出表現蒙族人民熱情好客的詞句。

    B、讀后討論交流。

    (1)主客是怎樣見面的?作者運用哪幾個動詞來表現激情洋溢的氣氛?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說的?這些表現什么?你體會到主客見面時大家的心情怎么樣?用歡樂、熱情的感情朗讀這一節課文。

    (2)好客的主人是怎樣招待客人的?從這節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漢兩族人民情誼很深?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3)客人告別時的情景怎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詩句中的“何忍別”是什么意思?第1句怎么講?(蒙漢兩族人民的情誼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別呢?)第2句中的“話”是什么意思?這句話怎么講?(“話”是互相攀談,送別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遙遠的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直到夕陽西下,人們還在互相攀談,依依不舍地告別。)用在詩句結尾的作用是什么?(這兩句詩表達了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4)哪些地方體現了蒙族人民的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表現了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①穿著各色的民族服裝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②用手抓羊肉和奶酒招待客人,席間姑娘們還要唱民歌;③飯后表演套馬、摔跤和民族舞蹈。以上這三方面

    表現了蒙古人民的風俗習慣。)

    1.小結:同學們,學到這兒,你領略到草原的大和美了嗎?你體會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了嗎?本文通過寫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樣的呢?你能想一想,說一說嗎?

    教學后記

    扎扎實實讀書,讓學生從語言環境中領悟重點難點,在語言環境中展開合理想象,產生意境,從而獲得和作者一樣的感受。只有這樣,才會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16草原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六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六年級上冊語文蘇教版教案

    2.草原散章教案

    3.《草原》優秀教案

    4.蘇教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5.論文:談蘇教版國標本“單元練習”中的成語積累

    6.蘇教板《石頭書》教案設計

    7.蘇教小數乘除法教案

    8.蘇教版《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9.北師版保修教案

    10.公司愛國標語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特黄高清免费大片 | 日韩一区二区欧美一区 | 亚洲日韩在线a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成Aⅴ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女人 | 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蔓延 | 一级国产片一区二区三区 |